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938759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1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舷焦基于课程标 翟的教 学( 五)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栏 目主持 :李锋 张斌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近年来在山东省中小学组织开展 基于标; 隹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课程标; 隹 解析、评价促进教学、课时教 学设计等方面进行基于标准教学的案例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有 课 程标准含义的演义与解读 论教育问责报告 的构成 以美国教育 实践为例 等学术论文。 佟柠 江苏省锡 山高级 中学教师发展处主任。2 0 0 9 年以来,组织学校教 师开展基于标; 隹的教学和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实践探索。发表 我们的 教学基于标; 隹吗7 基于标; 隹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实践探索 等学术 论文和研

2、究叙事2 0 余篇。 参与专著 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 发展 , 记述 了学校探索基于课程标; 隹教学的实践历程。 李锋,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讲师,博士。2 0 1 2 - 2 0 1 3 年应邀 在美 国密苏里大学信息科 学与学 习技术学院开展 “ 基于标准的信息化 教学资源研 究” 。在核心学术期刊发表有 我国课程标准与教学实施一 致性的现状、反思及策略 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程纲要开发等学术论 文,出版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理论 、实践与案例教育专著。 = = , 、 I5 i 谈 _ _-_ _- , _ - , _ _ _ -_ _ _。 _ _ 1_ 到 。 一 _ 一 -_-_-_ r

3、L_ I 教 学设计是教师将教 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安 排 ,形成教 学方案的过程。国家课程标准制定颁 布后 ,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标准就成为教学设计的 一 个新挑战。实地观察和分析教 师的教学设计 , 其中还存在着教学目标形式化、教学活动泛化和 课 堂 宿 。 学习评价试题化的问题。 教 学 目标是课堂教 学的起点 ,也是教 学的归 它直接影响着学生 “ 学什 么” “ 怎么学” , 也 决定着教师 “ 评什 么” “ 怎 么评”。在教学实 施 中为了确保 “ 学”一“ 评”的一致性 ,教师就 需要在学情分析 的基础上将 “ 学期课程纲要 ”中 的学期 目标逐步细化为课 时教 学 目标,依此指导

4、课 堂教学和评价学生学习。然而,分析教师的课 时教案却发现 ,一些教 学 目标的叙写还存在着流 于形式的问题 。下面是一位信 息技术教师在 “ 信 息社会和我”一节课 中的学习目标: 1 了解什么是信 息、信 息技 术、信 息技 术与 计算机之间的关系; 2 发展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逐步养成正确 使用信息技术的好 习惯: 3 发展师生关系, 建立良 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分析 上述教 学 目标可 以看 出,它们 并没能 清晰地反映 出学生的学习结果 。例如 , 目标中的 “ 了解什 么是信息”,是希望学生 了解信息的定 义、特征 还是信 息现 象,教 学 目标并没有讲 清 楚 ; “ 发展 学生

5、良好信息道德”显然在一节信息 技术课 中是实现不 了的,这也不符合课 时教 学的 实际情 况; “ 发展 良好的师生关系”似乎作为任 何学科 的学习 目标都可以,但作为单独的信 息技 术课程的学习 目标就失去 了学科教 学的意义。可 见 ,如果只是将教 学 目标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组 成成分,缺少用 “ 一致性”的视角来思考教学目 标与其他教 学环节的关系,教 学 目 标也就只能成 为教案 中的一个 “ 摆设”。 教学活动是 为了 激发学生学习 动机 ,由教师依 据教 学 目标精心安排和组织的一 系列课 堂活动。 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曾明确提 出 “ 要 改 变课 程 过 于 注

6、重 知识 传授 的 倾 向 ,强调 形 成积极主动的学 习态度”。走进真 实的课堂。尽 管 “ 满堂灌”的教 学现象有所改观 ,但是学生 自 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也 只是表现为某种 固定的模式 ,如同一位教师说 :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 任务驱动、 自主探 究、合作学习”的学 习方式为越来越 多的 教师所接 受,并将此应用于课 堂教学中。但是 。 由于缺乏对教学要素相互关 系的理解,教学活动 设计也只是注重了学 习活动的外在形式 ,却 忽视 了知识技 能的合理渗透,这也就 出现 了学习过程 中学生开开心心、高高兴兴 ,学习结束后学生却 是迷迷糊糊、懵懵懂懂,并没能真正建构成 自

7、己 的知识 。 “ 转变课堂教 学角色,加强学生 自主学习” 是我 国课程改革的一个关注点。但是在具体 实施 中, 析 , 学习 出现 如果缺少了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的一致性分 知识要点不能合理地渗透到任务设计之 中, 活动也就只能停 留于简单的模仿层次,甚至 “ 为 活动 而 活动 ” 课堂评价是促进学 具 ,不同的学习 目 标 需 的问题 。 习 目标达成的一种重要工 要 有与之相对应的评价主 题、 内容和方法。因此教 师在明确具体学习 目 标 的基础上 ,就 需要依据学习 目标确 定学习评价的 核心荑 最,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合理安 排评价 活动。但是实地课 堂观察 中我们却发现 ,

8、 课 堂评 价过程还存在 着将 “ 评价 ” 简单等 同于 “ 课堂测验”的现 象。 事实上,如果在日 常教学中 教师只是照抄照搬 他人 已经设计好的现成测验题 目 。 或者简单地把统 考试题作为课堂学习评价 内 容 , 缺少了 教学目 标和学 习 评价 的一致性设计, 势必就会出现 “ 评价内容” 和 “ 学习目 标”脱 节 ,甚 至还可能会 加重学生的学 5 7 巫 习负担 ,导致 “ 为考试而教”的问题。 基于标准的教 学设 计 就是 希 望通 过课 程 标 准 与教 学实施一 致性 的 实现 ,克服“ 目标形 式 化” “ 活 动泛化 ” “ 评 价考 试化 ”的 问题 。那 么,在教

9、 学实践 中教师该如何 开展基 于标准的教 学设计 ,又该如何确保教学目标有效地贯穿于教 学之 中呢?带着这些 问题 我们访谈 了山东省教 育 科学研 究所张斌研究 员和江苏省锡 山高级 中学教 师发展 处佟柠主任 ,听一听他们 的理论分析和 实 践经验 ,从 中或许能得 出一些重要 的启示。 李锋 :张研 究员,您好 !课程标准制定颁发后 , 教学实施的一致性就成为了 课程实施的关键问题。 您有哪些建议呢? 张 斌 :课 程 标准与教学实施的一 致性 主要表现为 “ 内 容标准 、教学目标 、 课堂评价 、学习活动”的一致上。 在这 一致 性实 现过 程 中 , “ 课堂 评价 ”作为连接

10、内容标准 、教学 目 标 ( 学生的学习结果 )、学习活动 的桥梁 ,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 此 ,在基于标准教学设计的一个重 要环节就是要 “ 依据教学 目标设计 课堂评价”。 首 先 ,注 重 课堂 评价 促 进教 学的功能。当前教育评价领域正发 生着从 “ 测量学范式”至 “ 教育评 价范式 ”的变革 。在这种范式转换 中 ,最为核心的就是教学 、学习和 评价 的关系发生了明显 的变化 。评 价不再只局 限于对教师教学和学生 学习的判断上 ,更强调其作为促进 教学和学习的特征 。教 师通过课堂 学习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及时了解 如何有效 落实课程标准 ,确保课程标准与 那么在课程标准与教

11、学实施一致性方面, 学生的学 习情况 ,适时调整教学的 重难点和 时间分 配 ,避免过 于依赖 个人经验或教学感觉盲 目地进行教 学决策 ,提高教 学的针对性和科学 性 。学生通过学习评价 ,及时检测 个人的学习效果,分析学习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 ,按照个人实际情况调 整学习方法与策略 ,促进个性化学 习。因此 ,基于标准教学设计过程 中,教 币 就要注重评价促进教学的 功能 ,实现从 “ 为甄选而测量”到 “ 为学习而评价”的理念转向 ,通 过科学的课堂评价促进课程标准在 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其次 ,理解课堂评价与其他教 学环节的关系。基于标准的课堂学 习评 价 是指 依据 学 习 目标 合理

12、 选 择 评价 方法 ,组 织评 价 内容 。在 教 学实施 过 程 中 ,有 针对 性地 对 学生 学 习成 就进 行判 断和 分析 , 即时反 馈评 价信 息 ,调 整课 堂教 学 ,促 进学 生学 习 。然 而 ,当前 实 际教学 设计 中 ,教 师更 关心 的 还 是 教学 内容 的安 排和 教学 活 动 的组 织 ,但对 这些 内容 和活 动 实 施 后 是否达 成 了教 学 目标 ,还 缺 少深 入的 思考 。因此基 于标 准 的 教学 设计 过程 中 ,教 师在 明确 学 习 目标之 后 ,就有 必要 思考 用什 么 “ 证据 ” 来证实 这些 目标 的 达 成 ,如何通 过 这

13、些 “ 评 价证 据 ” 来确定相 应的教学活动。 最后 ,有 效 应用 课 堂学 习 评 价。 “ 学习评价促进课堂教学”最 终还是要落实在评价内容设计和评 价方法的选择上 。有效应用课堂学 习评价主要表现为 : ( 1 ) 合理设计 评价内容 。不同的学习 目标体现的 学习要点也不相 同,有的以知识技 能学习为主 ,有的强调学生解决问 题 的能力 ,还有的关注学生情感态 度价值观的发展 。因此 ,设计课堂 学习评价 内容就要分析教学 目标中 蕴含的核心要 点,将其核心要点渗 透到评 价 内容之 中。 ( 2) 选 择适 合的课堂评价方式。按照评价试题 的类型 ,课堂学习评价可分为客观 测验

14、和表现性评价两种主要方式。 客观测验以客观题目对学生学习结 果进行评价 ,具有评分方便 、施测 效率高 、有效测量事实性知识的优 点 ,但是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很难进行评价 。表现性评价通常 应用于复杂性教学 目标达成度的评 价 ,其 “ 建构一 反 应 ” “ 真 实情 境” “ 关注过程” “ 评价规则”的 评价特征能更好地分析学生解决问 题的能力 ,但是在 具体评价结果上 也容易受主观认识 的影响。因此 , 在具体的课堂学习评价中 ,教师需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评价内容 的特征 、评价类型的特点 ,针对性 地进行评价设计 ,通过课堂学习评 价促进学生 的学习 ,有效落实课程 标

15、准 I 向 学习要求 。 李锋:佟主任,您好!教学设计是教师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 过程 ,是课程标准落实于课 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在具体 实施上您认 为该如何开展 基于标准的教 学设计呢? 佟 柠 :教 学 设计的本质就是要提 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 但 是 从 教 学 现 状 来 中教师关注更多的还 是教学 内容 ,认为教科书中的教学 内容讲完了 ,自己的教学任务也就 完成了 ,至于学生是不是 学会了 , 学习 目标是不是达成了 ,教师却缺 少深入的思考 。这也就导致教学 目 标 、教学活动 、学习评价的脱节 。 针对这个 问题 ,美国教育评价学专 家威金斯和迈克泰 ( G r a n t Wi g g i n s &J a y M c t i g h e ) 提出一种 “ 逆向设 计 ( b a c k w a r d d e s i g n)模式” , 建议教 师在教学设 计中: 明确教学 目标 、 细化学习问题 ; 依据教学目标 设计学习评价, 确保 “ 学”一 “ 评” 一 致性 ;针对教学 目标规划学 习活 动 , 有效开展教学。 该模式将教学目 标以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