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系统建设总体规划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931807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系统建设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息化系统建设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息化系统建设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信息化系统建设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信息化系统建设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系统建设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系统建设总体规划(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安吉中信息化系统建设总体规划(两化融合建设方案)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是工业企业把信息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因素,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二者的协调、互动和一体化发展,是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发展和实现信息技术与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的全面融合,是促进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化、变革和创新。两化融合不仅涉及技术的融合,更是一个管理优化的过程,通过总结提炼,推进工业化向信息化演进的新管理规律、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形成一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有效推进企业融合和创新的理念。两化融合是须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2、趋势,充分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推动和实现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四要素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广安吉中目前信息化程度基本上为零,处于初期起步阶段,要推进两化融合,须有较长的过程。为了适应吉中公司战略发展,广安吉中必须进行创新发展,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道路,结合自身企业特色和需求,从低级到中级再到高级进行发展,以逐步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1、广安吉中信息化建设的任务信息化建设是从初级到高级逐渐发展、建设的过程,总体上分为三级任务三个阶段,即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每一项任务有三维,即产品维、企业管理维、价值链维。1.1 单项应用的建设任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办

3、公管理安全管理采购管理能源与环保质量和计量生产管理设备管理项目管理销售管理工艺管理产品设计管理价值链维产品维企业管理维单项应用旨在把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和广安吉中的单项业务的结合和融合,其建设任务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生产制造、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质量和计量、能源与环保、安全管理、项目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如下图所示:1.2 综合集成建设任务综合集成是指广安吉中跨部门、跨业务的业务综合和集成,主要任务包括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管理与控制集成、产供销集成、财务与业务集成、决策支持。决策支持财务与业务集成管理与控制集成价值链维产供销集成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产品维企业管理

4、维(1) 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 通过数据交换、产品数据定义、产品数据管理支撑产品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环节的数据集成和业务集成。 达到以下要求 基于标准产品模型的数据定义; 基于数据的管理; 产品设计、工艺与制造各环节的数据共享、传递和管理维护; 产品设计、工艺与制造的过程控制与优化。(2) 管理和控制集成 公司经营管理、生产制造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共享和业务集成等方面的管理层与控制层业务集成与融合。 达到以下要求 生产制造系统及时向经营管理系统上报信息; 经营管理系统向生产制造系统下达指令及检查执行情况; 生产制造系统向生产车间下达生产指令以及反之。(3) 产供销集成 按订单生产、优化排产和动态

5、调度、供应链一体化,产品质量全过程追溯等方面的产销业务集成融合。 达到以下要求 按订单生产、排产并自动形成物料供应计划; 进行优化排产以及动态调度; 覆盖供应链各业务环节情况和集成运作; 对用户订单进行全过程跟踪,实现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4) 财务与业务集成 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衔接,财务对采购、销售进行监控、成本核算、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管控等方面财务与业务集成与融合。 达到以下要求 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衔接,从业务系统直接获取源头数据; 财务系统通过价格和资金管理,对销售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对采购流程进行适时监控; 企业成本计划与控制,提升成本核算精度; 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实现财务管控。(5)

6、 决策支持 通过业务信息采集与分析,知识挖掘与积累,给以企业业务决策、信誉建设决策、风险控制决策的支持。 达到一下要求 采集全面、准确的业务信息,提升处理分析能力; 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积累; 提升企业决策水平和能力; 提升自身信誉建设和风险管控能力。1.3 协同和创新建设任务协同和创新是吉中集团的跨企业的业务协同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建设,反应吉中集团的管控和产业链协同,体现两化融合环境下吉中集团企业间业务协同、创新和融合业务。企业集团管控产品协同创新和绿色发展价值链维产业链协同产品维企业管理维综上所述:吉中公司的两化融合任务须分为四个方面任务,即基础建设、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拟采取应用

7、水平从初级过渡到中级,再向较高级和高级迈进。稳步提升应用能力和应用水平,达到产能提升、质量提升、顾客满意、业务效率提升、财务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供应链管理协调、创新能力提升、社会经济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提升的任务和目标,这就是两化融合的结果和效果,拟实现持续改进、稳定发展的螺旋式上升。2、 广安吉中信息化建设实施部署2.1 基本方针 信息化建设适应吉中公司的战略发展; 信息化建设遵循国家标准按GB/T 23020-2013 中拟定的原则,从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四要素互动创新和持续; 采取由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持续、阶段性推进,保持信息化人员和各级干部逐步提升信息化能力和水平。2

8、.2 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 加强领导,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实施; 统一规划,建立总体方案,阶段实施; 需求主导,推进融合 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融合; 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融合; 标准先行包括编码标准、流程标准、数据结构标准、报表标准; 着力集成包括数据集成、系统集成、业务集成、软件集成,在集成基础上建立一个综合应用管理平台,力图达到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可扩展性。2.3 基础建设 组织和规则 A、组织信息化建设推进小组 组长:罗积玉 副组长:朱孔芝 成员:赵俊杰、夏钰汶、罗成、罗燕飞、杨素玲、彭呈军、张玉琳 B、信息化推进小组职能进行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方案设计;组织信息化项目的

9、建设和实施,以及信息化建设任务的提升,逐渐由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标准化推进;组织人员培训; 设备、网络、机房的配置服务器、计算机、网络环境的配置;工业设备(如电脑裁床)的信息化、网络化配置;计算机机房建设; 标准制定编码标准,配置管理;流程标准;报表标准; 信息资源集中管理建立信息资源采集的规则;信息资源的积累、整合、集中管理; 信息安全信息安全等级规划;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保护措施;信息资源的备份和防灾;安全管理防范机制和规程; 资金投入 信息化设备,软件、维护、购买资金保证(第一期建设任务资金主要采用由政府下达的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研发投入(包括技术研发),研发用软件、硬件的资金收入;智能

10、化设备、自动化(数控)设备、设施的资金投入。2.4 实施阶段部署广安吉中信息化建设拟分为三个阶段实施。2.4.1 第一阶段任务(拟确定2017年6月-2018年6月)(1) 任务要点如下: 标准化确定(编码、报表、流程标准); 数据准备和录入; 网络、机房、设备建设; 单项应用:从部门级业务出发进行信息化建设。单项应用的范围有财务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仓储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共八项任务; 仓储管理拟在ERP建设以RFID为中心的数字仓库物理系统; 综合集成:在单项应用基础上进行综合集成,集成范围有:财务与业务集成,管理与控制集成,产、供、销、库存控制集成共三大

11、集成任务。(2) 目的和意义第一阶段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初级试点阶段,该阶段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如下目的: 初步完成基础建设和单项应用和三项集成任务; 第一阶段建设任务完成,信息化建设大道中级应用水平; 试点总结经验、问题,为第二阶段做准备; 培训IT人才和IT应用人才; 建立信息化维护、管理的标准。(3) 软件的配置拟确定购买金蝶K/3 WISE V14.2 版本(据知V14.3版本最近推出,拟将购置V14.3版本)。供 应 链 管 理生产任务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设备管理物料需求计划仓储管理生产数据管理质量管理财 务管 理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现金流量表现金管理总 账工资管理应付款管理存货管理报表H

12、 R人事管理薪酬管理(4) 单项应用建设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会计账务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财务预算管理、财务分析等。应用包括:会计账务与资金的信息化管理的业务覆盖;财务报表与财务分析的信息化管理;成本信息化管理的精细化;财务预算的信息化管理。 采购管理采购管理主要包括采购信息化,原材料库存信息化,供应商管理信息化等。应用包括:采购业务范围和业务内容信息化;入库物流与原材料库存信息化;供应商信息管理业务覆盖。 仓储管理目标的任务:构建一个统一的物料信息库和成品信息库;建设RFID电子标签管理系统;建设一个电子看板系统;建设一个仓库的作业系统。实现物料、成品仓库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可视

13、化,提升仓库管理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可靠性为库存控制三个目标的实现提供决策依据。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主要包括生产计划与调度,物料需求计划等信息化管理应用包括:生产计划与调度的信息化管理;物料需求计划的管理。 生产制造生产制造主要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生产状态,生产制造过程,生产效率、以及生产制造过程中品质状态(利用目前现已有的产量和品质的电子看板系统);在第二阶段,拟在生产现场建立“紧急应对系统”处理紧急事故(包括品质停线、设备停线、物流停线、特殊事故、安全事故等)。 品质管理品质管理主要包括质量检测与控制,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包括:计量、实验管理的信息技术应用;质量检测和控制的信息化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质量体系的信息化;质量的在线采集。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状态,设备稼动率,设备维修、保养,设备配件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应用水平包括:设备档案的建立和设备状态分析;设备稼动率的统计与分析;设备维护、保养、维修的统计和信息化;设备配件管理信息化。 销售管理销售管理主要包括销售信息化管理、成品库存、物流配送、售后服务信息化管理、客户信息管理等方面内容。应用包括:销售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产成品库存、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客户信息管理业务覆盖。 人力资源重点在人事档案建立、人员培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