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5章自我意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24694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第5章自我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社会心理学第5章自我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社会心理学第5章自我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社会心理学第5章自我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社会心理学第5章自我意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第5章自我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第5章自我意识.(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 (一)一般的意义上的自我意识:指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 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二)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 识、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 1.自我认知: 是指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识; 2.自我情感: 是指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3.自我意向: 是指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 行为倾向,自我意向常常表现于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 动、支配、维持和定

2、向,因而又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 自我意识的内容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从如下角度进行分析(詹姆斯) (一)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1.生理(物质)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已躯体、性别、体型、容貌、年龄 、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2.社会自我。宏观上指个体对隶属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 的意识;微观上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 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 3.心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 特点的意识。 自我意识的内容 v(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 v1.现实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

3、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所表 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是现实的,真实存在的东 西) v2.理想自我:是指个体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 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是观念的,非实际存在的东西) 自我意识的内容 v(三)公我意识与私我意识 v1.公我意识:对公我(某些自我的方面是公开的、社会的, 是与他人密切相关的)的意识。 v 对群体中社会压力的敏感度低,比较注意信念、价值、 情感等个人的内在方面,较少考虑到他人的意见与期望。 v2.私我意识:对私我的(某些自我的方面是为他人不可获得 的秘密)意识。 v 避免不合群,对他人的意见非常敏感,会为其所期待的 社会交往而调整自

4、己的意见。 自我意识的内容 v(四)现在的自我与可能的自我 v可能的自我指个体觉得自己某一方面有潜力的自我构想,是 自我意识系统中有关未来取向的成分,它既是未来行为的诱 因,通过认知、情感与身体三个方面对行为产生影响,又为 现在的自我提供了一个评价和解释的情境。这一切后果都取 决于被激活的自我成分的性质,是被激活的可能的自我决定 了个体如何感受以及应该如何采取行动。 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 v1.自我觉知: v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 注意状态。 v它是自我意识的前提条件 v2.自我意识:一般指对自我存在的意识,既可将其 看做活动过程,又可将其视为活动结果产生的自我 意识内容。

5、 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 v1.影响自我觉知的因素: v环境因素:作为一种竞争信息会影响自我觉知 v 能削弱(如听收音机)或增强(如被提问)自我觉知 v个性因素:无论是否存在环境刺激,有些人总会自 然地倾向于关注自我而非环境,这种特质成为自我 意识倾向 v2.一般说来,环境因素引起的自我觉知常会使个体 产生紧张或窘迫敢,而自我意识倾向导致的自我觉 知不一定会如此。 案例分析 v许同学,女,大学三年级学生。对自己的相貌和学 习成绩都很不满意,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缺乏自信 ,敏感,多疑。十分在乎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害 怕听到别人谈论或者批评自己。不愿意与同学打交 道,怕同学们看不起自己,从来都是独来独往

6、。其 实内心羡慕那些长相好、学习好的同学,觉得自己 的人生太失败,永远不会有成功和快乐。 v请问许同学的自我意识如何? 如何调整?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v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 生 v二、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v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v(一)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v(二)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 发展 (一)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v1.物我知觉分化 v 物我感觉分化 v 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的分化 v 自己和自己动作的分化 v2.人我知觉分化 v 对人微笑 v 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 v3.有关

7、自我的词的掌握 (二)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 展 v第一,物我知觉的分化依赖于感知觉和动作的发 展以及它们的协调发展。 v第二,人我知觉分化依赖于主要的发生和发展以 及视觉表象及其记忆能力的出现。 v第三,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需要复杂的抽象、概况 能力,而这又是以大脑皮质尤其是各语言代表区以 及大脑额叶的成熟发展及其机能的更为复杂化为前 提的。 v第四,从完全缺损的极端情况分析,无脑畸形儿由 于不存在大脑皮质这一生理学前提,也就根本不可 能出现自我意识。 v综上所述,生理及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 识发生、发展的前提。 二、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v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依

8、赖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 与他人相互作用。(如狼孩没有自我意识) v库利,1902,镜中我(looking glass self) v镜中我:个体根据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而产生 的自我观念。 v米德,认为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互动中通过扮演他人 的角色,把自己置于互动对方的位置上而逐步形成 的。 v米德将自我意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v1.玩耍阶段 v2.游戏阶段 v3.博弈阶段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v(一)社会经济地位 v(二)社会文化环境 v(三)家庭 v(四)角色扮演 v(五)他人的评价 v(六)参照群体 (一)社会经济地位 v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 v一是影响有关自我隶属于某

9、一阶段、阶层的社会自 我意识 v二是影响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如自我成 就、自我实现欲求的高低等 (二)社会文化环境 v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图式不同 如东方文化造成依赖型的自我,西方文化造就独立性 的自我 (三)家庭 v家庭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场所。 v父母是“重要他人”,通过对儿童行为的奖惩来影响 其自我意识的形成。 (四)角色扮演 v1.角色扮演:指个体依据这种行为规范集合去行驶 自己的权力,履行自己的义务。 v2.角色扮演成功,易于形成自信、自尊的自我意识 ,能促使更高的成就意识的发展,使自己更能适应 社会环境。 v3.角色扮演失败,会经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角 色意识冲突

10、,体验到焦虑、紧张,导致社会适应不 良。 (五)他人的评价 v他人评价对自我意识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v自我意识随他人评价的改变而改变 (六)参照群体 v参照群体:指目标、规范、价值被个体作为行动指 南,用以约束、调整自己行为的群体。 参照群体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个体自我观念的重要来源 参照群体的规范是社会目标、自我评价、社会评价乃 至世界观形成的基准线。(个体自我意识的基准线) 小测试 量表分四级评分:非常同意(4分),同意(3分),不同意( 2分),非常不同意(1分)。 前五题正向计分,后五题反向计分 (1)我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别人不相上下。 (2)我觉得我有许多优点 (3)我做事可以

11、做得和大多数人一样好 (4)我对自己持有一种肯定的态度 (5)整体而言,我对自己觉得很满意 v非常同意(1分),同意(2分),不同意(3分) ,非常不同意(4分) v(6)总的来说,我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v(7)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地方 v(8)我要是能更看得起自己就好了 v(9)有时我的确感到自己很没用 v(10)有时我觉得自己一无用处 v评分标准:得分在10分40分之间。如果你上述测 验分值较低,那就意味着你存在一定的自卑感了。 生活中,我们一说“某某很自卑”,总带有些贬意的 味道,听者不由自主心中总不是滋味。奥地利心理 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每个人共有的,人的自卑 使人产

12、生对优越的渴望,所以不要担忧,不要抬不 起头来。个体感到自卑,就会发奋图强,力争上游 ,取得成功。他成功以后,就会产生优越感。但是 在他人的成就面前,再会产生自卑感,再推动他去 产生更大的成就,永无止境。 第三节 自我过程 v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我意识的 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 v一、自我评价 v二、自我增强 v三、自我表现 一、自我评价 v自我评价:指个人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与否定的 判断,常发生在我们希望准确地、客观地描述自我 的时候。 决定一个人的自尊和自我表现 v通过下面两钟方式实现 v(一)社会比较 v(二)自我估价 (一)社会比较 v社会比较: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

13、比较以获得有关自 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常发生在个体对自己或环境的某些方面没有把握的时候 。 v费斯汀格提出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 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 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 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 (二)自我估价 v自我估价:指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己能力或品种 的准确信息的任务以检验自己的自我观念的过程。 v俗语:真金不怕火炼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可见:自我评价的两种方式, 社会比较向外 自我估价向内 (二)自我增强 v自我增强: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 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使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 。 v方式

14、:(一)向下的社会比较 (二)选择性遗忘 (三)有选择地接受反馈 (四)缺陷补偿 (五)自我防御性归因 (六)自我故障 (七)降低自我觉知 (一)向下的社会比较 v所谓比下有余 (二)选择性遗忘 v当回忆的事件有损于个体的自尊时,对回忆 事件的选择性遗忘。 (三)有选择地接受反馈 v人们趋向于贬低消极的、否定的反馈评价的 可靠性而夸张积极的、肯定的反馈评价的可 靠性。 (四)缺陷补偿 v将自己角色从中的某个角色的重要性抬高, 以补偿自己另一个角色的缺陷。 v缺陷补偿有助于个体度过困境,在困境中强 调自我的“优势”,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五)自我防御性归因 v归因指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论。 v自

15、我归因常常是自我防御性的,它通过强调个体对 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 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 v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因,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内因 ;把别人的成功归因于外因,失败归因于内因。 (六)自我设障 v预先设置障碍,作为后来失败的归因 (七)降低自我觉知 v如借酒消愁,因为酒精可以降低自我觉知以 及与之相关联的负面的情感状态。 三、自我表现 v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 象的过程。 v(一)自我表现的原因 v(二)自我表现对社会互动的意义 (一)自我表现的原因 v自我表现是处于策略性的考虑。个体总是处 心积虑

16、地去形成或控制他人对自己的知觉印 象。 v自我监控与自我表现具有一定的关系: 低自我监控者不善于自我表现 高自我监控者则善于自我表现 (二)自我表现对社会互动的意义 v自我表现无所谓好坏。它对社会互动的作用 是重要的。 第四节自我的认知表征 v表征,又称心理表征,它一方面是客观事物 在思维中的替代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 进一步加工的对象。 v自我的认知结构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及如 何与周围世界互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自我图式 v1.自我图式:是对自我的认知结构,它来自过去的经验并对 个体社会经验中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进行组织和指导。 v个体通过自我图式将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它是形成自我认 知和自我评价的基础。 v2.自我图式的功能: v(1)选择机制的作用,影响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输入和输出 ,决定了个体是否关注信息、如何构建信息、信息的重要性 程度以及随后对信息的处理。 v(2)为个体提供一个组织和储存相关信息的框架 (二)可能自我 v1.可能自我,是对我们认为自己可能会成为什么样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