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实验安全性评价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20970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47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实验安全性评价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实验安全性评价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实验安全性评价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实验安全性评价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实验安全性评价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实验安全性评价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实验安全性评价解读(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实验 安全性评价 林小琪 2014 07 25 几个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ADR (adverse drug reaction ) 不良事件:AE (adverse event) 风险评估:RA 对药物相关风险的评估,包括性质、 频率、严重程度。 药物警戒:主要指的是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检出、评 价、认知和防范。 药品不良反应(ADR):WHO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 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要素: 药品必须合格 用药必须符合药品说明书明示的规定 出现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概念 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 ADR药品质量问题(伪劣药品

2、) ADR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 ADR药物滥用(吸毒) ADR超量误用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十分常见:1/10 常见:1/1001/10 偶见:1/10001/100 罕见:1/10000 1/1000 十分罕见:1/10000 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1995 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 WHO: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任何 意外的有害反应,但其与用药并无必然 的因果关系。 GCP:病人或临床试验受试者接受一 种药品后出现的不良医学事件,但并不一 定与治疗有因果关系。 安徽泗县的甲肝疫苗事件 安徽省泗县大庄镇进行疫苗预防接种,接受预防接种 的是当地19所学校的中小学

3、生。然而在接种疫苗之后 ,先后有120多名学生出现了头痛、胸闷、四肢麻木等 不良反映。一名6岁的小学生因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 死亡。 药品不良事件和药品不良反应含义不同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果关系已确定的反应 药品不良事件是指因果关系尚未确定的反应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第二十六条 I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 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 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II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其目的是初 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 包括为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 提供依据。此阶段的研究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

4、,采用多种形式,包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III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其目的是进一步 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 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获得批准提供充 分的依据。试验一般应为具有足够样本量的随机盲法对 照试验。 IV期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后由申请人自主进行的应用 研究阶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 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 与风险关系;改进给药剂量等。 临床试验的最低病例数(试验组)要求: 期-2030例 期-100例 期-300例 期-2000例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 ) 是指导和规范药品临床试验过程的法

5、规化文件 GCP的核心是:科学、伦理 对于受试者而言:安全、健康 本章内容 1.国际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2.上市前安全性数据库规模与风险评估 3.临床实验安全性数据的管理及评价 4.预防性疫苗临床实验的安全性评价 1.国际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FDA对药品监管的工作程序 要求生产企业、医疗卫生机构、零售药房、私人诊所 对出现的ADR,均要报告FDA药物安全办公室。 FDA对出现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进行风险评 价和利弊权衡。 当风险大于获益,采取措施有:撤销或召回、限制使 用或修改说明书、黑框警告。 当不能评价风险效益比,采取撤市方式,等待更多研 究结果。 举例 那他珠单抗(治疗多发

6、性硬化症):出现一种罕见的 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不良反应,进行性多病灶脑白质病 ,患者死亡,上市3个月即从市场撤出,停止使用。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上市后发现有 严重的肝脏毒性,引起严重感染,危及生命或死亡, FDA要求企业对其说明书进行修改和在说明书加黑框 警告。 欧盟 人用药品风险管理系统的使用指导原则2005.11颁布 2006.3 英国TCN412事件:全部6例受试者都出现严重 的多器官衰竭。 识别和降低研究用药物首次临床实验风险的策略指导 原则 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非临床评价和临床评价来控制 首次人体实验的安全性风险 国际上与ADR监测相关的几个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物监测

7、合作中心 UMC 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 CIOMS 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 ICH 药品信息学会 DIA 2.上市前安全性数据库规模与风险评估 上市前安全性数据库规模:越大越全面,发现和识别 ADR的可能性就越大。 注册法规的样本量: 以预防用生物制品为例,要求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数应 符合统计学要求和最低受试者数的要求。最低样本量 :1期 20例,2期 300例,3期 500例。 3.临床实验安全性数据的管理和评价 记录内容和报告方式的标准化 相关SOP 不良事件记录应包括:一个描述:症状描述、严重程 度及发作频度;两个时间: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三 个工作:因不良事件做的检查和治疗、研

8、究者判断是 否与实验药物相关 快速报告:报告时限:ICH要求致命的非预期的不良 反应最迟不超过7天,非致命的不超过15天。我国要求 24h内报告CFDA。 快速报告内容(一) 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快速报告的要素: 最底限度要求: 1、患者信息 2、可疑药物名称; 3、报告来源; 4、严重且非预期的事件或结果; 5、因果关系初步评价 6、报告人信息 快速报告内容(二) 详细随访资料: 1、患者详情 2、怀疑的药物 3、其他治疗 4、怀疑的药物不良反应的详情 5、事件(怀疑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人详情 6、管理和申办者或公司详情 研发阶段安全性更新报告 申请人向药监部门提供的简明安全性文件,年度总结 及

9、报告 药物警戒前瞻计划:由三部分构成 安全性说明 药物警戒计划 上市后安全性研究 安全性数据的总结和评价 用药/暴露的程度 不良事件的描述和分析 与安全性有关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生命体征和体格检 查 统计方法和分析 相关性分析和评价 临床实验中特别关注的安全性问题 药物相关的心脏QTc间期延长 药物相关的肝毒性 药物相关的肾毒性 药物相关的骨髓毒性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代谢的多态性问题 生物制品潜在的重要问题包括: 对免疫原性的评价 中和抗体形成的发生率和后果 与结合抗体有关的发生潜在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对于基因治疗的生物制品,注意转染问题。对于细胞 治疗的生物制品,注意用药部位以外的部位。

10、4.预防性疫苗临床实验的安全性评价 遵循GCP 参照疫苗临床实验技术指导原则 关注特殊性 适用人群为健康个体 多用于儿童 临床实验安全性一般考虑 目的:了解新疫苗一般和严重的不良反应,以及 发生不良反应是否可以接受。 1期临床实验: 遵循先低剂量、后中、高剂量的原则。 若该疫苗免疫接种对象为儿童或婴幼儿,必须遵 循先成人、后儿童、最后婴幼儿的顺序。 只有在一个剂量为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方可进 行下一剂量的研究 1期临床实验结果确定该疫苗的安全性范围,为2期 临床实验的免疫接种剂量和程序提供依据。 1、2期临床实验对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 3期临床实验一般进行全面的研究(通过临床流行病 学、生物统计

11、、实验室检查)。 评价时间及方式 评价时间:0、5、6、24、48、72h,7、14、30天。 评价方式 72h内:现场评价 之后:电话、问卷 观察指标 局部不良反应观察指标:红肿、硬结、疼痛、烧灼 感、瘙痒。 定量分级 按强度分为强中弱 全身不良反应 人体器官系统:神经、血液、呼吸、心血管等 变态反应性不良反应、超敏反应相应指标 疫苗不良反应的分级 临床观察分级 局部反应:疼痛 红斑 肿胀 生命体征:心动速率、血压 全身反应:恶心、呕吐、头痛 实验室检查:血糖、蛋白、胆固醇、肝功 严重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实验编 号、身份证号、不良反应类型、时间、临床特征等等 上市前风险评估和利弊权衡 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警戒计划 4期监测疫苗在大量目标人群常规使用状态下的各种情 况,发现2、3期未能发现的极少数或非预期的不良反 应。 注册申请人有责任和义务在申请注册时递交ADR监测 计划(药物警戒计划),承诺结果向CFDA报告。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