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920546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通市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通市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通市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通市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导学案(无答案)湘教版必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学习目标】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说明自然事件与自然灾害的区别;简要描述某种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现象和产生的危害。知道我国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并对长江防洪提出建议。理解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活动规律与洪涝灾害发生的相互关联性。通过对中国洪涝灾害的剖析,学会举一反三,自主分析其他自然灾害的方法。【学习重点】各种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现象和产生的危害,分析产生的原因。【学习难点】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活动规律与洪涝灾害发生的相互关联性。【学习过程】【自主先学】在20102011年,世界各地,尤其是环太平洋地区,发生了多次规模较大的地震。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

2、1月12日16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截至2010年1月26日,海地地震进入第15天,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22.25万人丧生,19.6万人受伤。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智利比奥比奥省。据报道,智利紧急事务部表示,截至3日,智利强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突破800人大关,达到了802人。据悉,余震引发的海啸造成当地至少150人失踪,摧毁了大约150万栋房屋,地震重灾区房屋、建筑、桥梁倒塌严重,造成交通中断。智利政府预计,此次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在150亿300亿美元之间。北京时

3、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截至3月31日21时,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1 533人死亡,16 441人失踪。1何谓自然灾害?发生在荒无人烟地区的灾害能称为自然灾害吗?2按成因与发生过程分,海地发生的这次地震属于哪类?这么多人伤亡体现了地震灾害的什么特征?3我国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且危害大。谈谈我们将如何应对地震灾害?【合作探究】活动一:中国的洪涝灾害材料一 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图1)图1材料二 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历史记载,从汉代至清末的2 000年间,长江曾发生大洪水214次。

4、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均发生了全流域的特大洪水,造成了众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98年与1954年相比,长江流域降水量小于1954年,但洪水水位却高于1954年。1导致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灾害严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_。2由图可以知道,除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水灾害严重外,我国的_平原、东北平原、_盆地及珠江流域也常遭受到洪水威胁。3“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_。4为了减轻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总结: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很多,但大致可以概括成自然原因(包括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和人为原因两大方面。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气候。1夏季

5、风的进退与降水图2夏季风的进退与雨带的移动时间强降水集中地区(雨带)原因4、5月份夏季风开始盛行,锋面雨带控制本区,暴雨时常发生6、7月份7、8月份8、9月份2夏季风的强弱与我国的旱涝灾害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雨带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形成_;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水少,多_。夏季风弱的年份,_;北方受单一气团控制,降水少,多_。活动二: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自然灾害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中国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除以上提到的地震、洪涝灾害,还有台风、干旱、寒潮、滑坡和泥石流

6、等,请查阅资料,了解这些灾害的分布、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防御的措施。【巩固训练】1、 单项选择题北京时间2016年2月6日凌晨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据此完成12题。1.本次地震震源最有可能位于 ()A. 软流层 B. 岩石圈 C. 上地幔 D. 地核2.此次地震造成的直接危害是 ()A. 房屋倒塌 B. 扰乱社会 C. 疫病流行 D. 工厂停工俗话说水火无情,洪水灾害往往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损失。据此完成34题。3.下列不属于洪水形成原因的是 ()A.冰雪融化B.冰凌堵塞河道C.人为因素导致垮坝D.严寒的天气4.下列人类活动会诱发或加剧洪灾的有 ()建筑物

7、占据河道流域内植被受到破坏大规模退田还湖上游山区大量陡坡开荒A.B.C.D.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图3),完成56题。图35.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先后D.用水季节变化6.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A.人口稀少B.经济落后C.平原地形D.高原和盆地二、综合题7读图4,回答下列问题。图4(1)从图A可以发现,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最大的是_,影响最小的是_。(2)在四种主要灾害中,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逐渐减弱的是_,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请试举一例说明。(3)从图B可以发现,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结合A、B两图说明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的变化特点是_;你认为导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出现该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4)为了降低我国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你认为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有(双选)()A.大量降低我国农作物的播种面积B.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减轻旱涝灾情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林,恢复植被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作物抗灾性淀粉酶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获得,生产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可释放淀粉酶分解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为了提高酶的产量,研究人员欲利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获得能产生较多淀粉酶的菌株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