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liuy****jie 文档编号:115920131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北京,祖国的首都;新疆,美丽的地方。它们都是人人向往的地方。本文用第一人称,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我”和爸爸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新疆的孩子渴望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一个北京的孩子想去遥远的新疆,爬天山看雪莲。文章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喜欢新疆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很多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和天山雪莲也许都是陌生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学建议 1.教师应鼓励学生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复习检查时,要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是否能读准字音。“诉、常、壮、宽、洁”等字比较难读。如果有的学生读错了,教师可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帮助他纠正。 2.本课有的词语,如“告诉、小路、北京、天安门、美丽、洁白”,学生见过或听过,比较容易理解。有的词语,教师稍加指导也能懂得意思。如“遥远”这个词,可以告诉学生山里的人走出大山,坐火车到北京需要几天的时间,路途非常远,因此说“遥远的北京城”。另外,让学生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录像片,他们便能从这宏大的场面中领悟“壮观”的意思。3.“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抒发了“我”向往北京、新疆的强烈的思想感情。用“我想去看看

3、”与上面反复的句子作比较,再通过朗读,学生就能有所体会。教学准备 天安门图片和升旗仪式录像片,天山图片,雪莲图片,生字词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朋友对北京和新疆的向往之情。3.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两个小朋友分别对北京和新疆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把课文中的“拦路虎”消灭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跟着两个小朋友旅游,他们最想去哪儿呢?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学生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大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

4、内容,师生交流: (1)理解“遥远”。大山里的人要到北京城,需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 2)理解“壮观”。联系看到的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北京天安门广场之大、参加升旗仪式人之多,场面之雄伟,进而体会“壮观”的含义。(指导朗读)(3)品读第三句:教师引读第一句,学生齐读第二、三句。同桌议一议,怎样读才能表达“我”的强烈愿望。 3.对比 我多想去看看!我想去看看。 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怎样读好书上的这句?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男女生赛读,配乐朗读) 5.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师生交流: (1)这段话是谁与谁的对话?(爸爸和“我”) (2)“我”想去哪儿?(新疆) (3)为什么想去? (想去看看美丽的天山,想去看看洁白的雪莲)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7.齐读全文。 三、拓展延伸,延情。 1.读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你还了解北京和新疆的什么?出示课前收集的北京、新疆风景图片及有关的资料,介绍北京、新疆美丽的风光。 3.除了北京和新疆之外,你还想去哪儿?说说你对那个地方的了解。 四、布置作业。 1.搜索赞美祖国山川的诗歌,背诵喜欢的部分。2.和同学合作,画一画美丽的天安门。板书设计我多想去看看遥远 壮观 美丽 洁白 我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