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尹师鲁一书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919361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尹师鲁一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与尹师鲁一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与尹师鲁一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与尹师鲁一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与尹师鲁一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尹师鲁一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尹师鲁一书(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欧阳修 v中国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 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 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 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 郡。 一代宗师欧阳修 北宋诗文革新,是中国文学史上 继唐代古文运动以后的又一次文 风改革,欧阳修就是这场革新运 动的领袖他主张文章要切合实 用,反对空谈猎奇;文章应当反 映现实生活,为政治服务如 醉翁亭记。他的诗也开创了北 宋的诗风,特点是“以文为诗”, 诗中抒发议论,很多诗反映人民 的痛苦,有现实意义,词风也清 新 题解: 这是一封朋友之间的书信 。写于宋仁宗景禧三年 (1036)秋。这一年因上书 论救革新派人士范仲淹, 先被贬至郢州。其

2、后欧阳 修因与高司谏书获罪 ,被贬夷陵县。这封信是 到夷陵县后写的。 欧阳修与尹洙 尹诛,字师鲁,洛阳人,是欧 阳修在政治上、文学上的挚友 ,范仲淹被贬时,尹洙官馆闻 校勘,他见朝廷敕榜朝堂,戒 百官为朋党,即上疏说: “今仲淹以朋党被罪,臣 不可苟免。”因此被贬为监郢 州酒税,先于欧阳修离开开封 。他一生怀才不遇,郁郁而终 。 预习: v注音: 见绐( ) 君贶( ) 惶( )迫 沿汴( )绝淮( ) 郢( ) 柚( ) 茶舛( ) 老婢( ) 鼎镬( ) 烹( )斩 愚懦( ) 枕藉( ) di kunghung binhuiyng yu b hupng jinu chun 尹师鲁,欧阳修

3、的挚友,一生怀才不遇, 郁郁而终. 他们是好友,两人同是被贬,尹洙在欧 阳修被贬后,对欧阳修的情况有所不解,就 写信询问。于是欧阳修便写下这封信回复他 的询问。 译文: 第一段: 欧阳修叩首,师鲁书记十二兄,以前在京 城分别的时候,约定派人到河边送行,已经答 应了你,就派老仆人出城,但他返回却说没看 到你的船。那天晚上,等到收到你的信,才知 道你停船等待我,责怪我没有如约前来,我才 知道老仆人偷懒前去而我被他骗了。 第二段: 我离开京城的时候,吏役百般严厉催促 ,比不上都促你离京的人有德行有礼节,让 我惶恐不知该做什么。因此,又没有在京城 给你回信,只能嘱托王拱辰给你写信时附上 我欧阳修的意思

4、,当初我打算从陆路前往夷 陵,因为天气太热,加上无马可骑,才改为 水路舟行。顺着流汴河渡过淮河,经过大江 ,共走过五千里,经过一百一十天才到达江 陵府。在路上没有寄信的地方,不知道王拱 辰是否给你写信说明我的心意? 第三段: 等到来到这里问当地人,他们说这里距 离郢州只有两天路程,才高兴能够写封信 奉上我的问候。又见到我的家兄,说有人 见你到了襄州,估计现在回到郢州时间长 子。你是喜是忧我不问也知道,急于知道 的是你别后是否平安?以及家人在此生活 怎样不会十分埋怨吧?六郎旧病好了没有 ? 第四段: 我的行程虽然时间长,但江湖上到处都有以前 交往的朋友,常常有亲朋好友往来,又没有遇到 大风大浪,

5、老母亲借用算命先生的话,说这次行 程果然是平平安安。又听说夷陵地区出产米、面 、鱼,如同京城与洛阳,又盛产梨、栗、橘、柚 大笋、茶叶,都可供饮食,更加值得高兴庆贺。 昨天,因为参拜转运使,跪拜节度使,这才令我 感到自己就是县令了!其它的情况都和过去一样 。 第五段: 你在信中说,怀疑我有疑忌自己(是否做错的) 心思,这没有别的,害怕责备别人太过分,以博取 忠直的名声。现在回想这些,自己决定不再有怀疑 自己的(做法)。然而你又说我对朋友不了解,这 似乎不明白我的内心。当时,给高若讷写信的时候 ,已经知道他不是个君子,在极其愤怒的情况下发 作而痛切地责备他,并不是把他当朋友们来对待的 。他所伏特加

6、丑事哪里值得惊讶?一路行来,很有 人对我获罪感到意外,并加以劝慰的人,这些人都 是不了解我啊。你又说我(获罪)对不起母亲的养 育之恩,这话就不对了,获罪即使死了,也不算对 不起亲人,这种观点要见到你后才能详细地给你解 说。 思考:欧阳修在信中主要是解答尹师鲁疑问,但解 答疑问一直到哪一段才出现。 第5段 那么开头那一大段文字主要写什么? 叙家常 课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4)叙述二人别后情形; 第二部分(58)推心置腹谈自己被贬后的思想。 第六段: 宋朝五六十年来,天生这些人,明哲保身,谨小慎微,生 活在世上,互相学习形成官僚作风。突然看到我们这些人作正 直的事,下层到做饭的老妪(y),也感

7、到惊讶,互相议论。 他们不知道古人常常做这样的事,考虑说的是否恰当罢了。也 有人很是赞叹敢说真话的人,这也是少见多怪的人。慨叹当代 人看不到过去这样的事时间长了!古代的极刑,都是斩杀人的 东西,但有的人宁死也不失去正义,那么,他前去就刑,把极 刑看得与赴宴睡觉一样。有正直的君子,见到就死刑的人,明 白他应当这样,也不十分赞叹。史书上记载这些人的原因,大 概只是想警戒后代愚昧怯懦的人,让后人明白人生有应当去死 而不应逃避的事情,并不是把它当作奇特的事而让人感到惊讶 。庆幸现在用刑十分仁慈,没有这样的极刑,假如真有而且又 有一个人受刑,不知道当代的人会做出什么样惊骇的样子。那 么,我们也自然闭口不

8、会做以前直言而谏的事了。住在清闭幽 僻的地方,每天只知道提升自己的道德罢了。这些事情本不必 说,但你的信中有说我疑忌自己所做过事的话,有必要让你知 道我是怎样对待那件事的,所以,大概给你说说。 第七段: 安道与我在楚州的时候,谈及人生祸福之事十分详 细,安道也认为是这样。等到到达夷陵府写出,这之 后,他才明白我对待人生祸福的态度。又常常与安道 说,经常看到前代有名的人物,当他谈论世事的时候 ,慷慨激昂不怕牺牲,真的像明白正义的人,等到到 了发配的地方,就伤心埋怨叹息,有把忍受不了困苦 忧愁写在文章中,他们心中的欢喜悲愁与一般人没有 什么不同,即使像韩愈也不免受此影响,我用这事告 诫安道千万不要

9、写悲伤的文章。你看到我这话,我对 待被贬之事的态度就可以明白了。近代人也有因为上 书言事被贬职的,然而,有的人孤傲放荡狂放沉迷酒 中,自称以大事为自负,不拘小节。所以,和你分别 时,勉励自己更加谨慎做好本职工作,不酗(x)酒 。这事我现在还遵守诺言。咽喉疾病自从出了京城就 好了,到现在不曾饮酒。到任后勤于政事,来惩罚自 己在洛阳时的懒散。 第八段: 夷陵有一条路,只须几天就可以到达 郢州,能够靠仆人来来往往。秋天天气 寒冷,千万要保重身体。不一一说了。 欧阳修叩首。 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5段,其他同学思考:本段中作者回答尹师鲁的几个 疑问?各反映出作者什么态度?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一“疑修

10、有自疑之意者” “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 二疑欧阳修“暗于朋友” “此似未知修心” 三疑欧阳修“非忘亲” “此又非也”、“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 核心内容: 在于解释自己并非“暗于朋友”,所作所为理智冷静 ,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对于尹师鲁对作者与高若讷关系的误解 ,作者怎样予以解释的? 当与高书时,盖已知其非君子,发于极愤 而切责之,非以朋友待之也。 、对于四人被贬,而招致的众口议论,作 者怎样看待? 五六十年来,天生此辈,沉默畏慎,布在 世间,相师成风。 可引用原文来回答: 、临别前,尹鲁曾怎样嘱托作者?作者又 是怎样做的? 益慎职,无饮酒。至今不曾饮酒,到县后勤 官,以惩洛中时懒慢

11、矣。 、欧阳修是怎样看待自己被贬的? “得罪虽死,不为忘亲”,虽被贬,也须“居 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告诫他的志同道 合者不要仿效那些“被贬者”。他自己严格 要求自己,“至今不曾饮酒”,抱着既不悲 观也不放纵自己的态度,还勉励同志“慎勿 作戚戚之文”,要振作精神,充满积极向上 的气概。 欧阳修的这封信是答复尹洙询问的,把 言事得罪朝廷视为固然,不以迁谪之情萦怀 。在贬所勤官慎职,不作穷愁的文字,更凸 现了泰然的心境。全文行文朴实,如同叙家 常一般,充满着漫馨和理解,对于同遭贬谪 的朋友而言,这便是最好的鼓励和支持了。 1、写出下列加红色字词的活用情况 始谋陆赴夷陵 非以为奇而诧人 2、写出下

12、列句子中的句式特点 (1)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2)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 (3)其心欢戚无异庸人 (4)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 从陆路,名作状 使诧异 被动 介宾后置 省略 被动 3、下列加红色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约使人如河上 如:如果 B 便遣白头奴出城 遣:派遣 C 及得鲁手简 简:信 D 怪不如约 怪:责怪 4、下列各句中“因”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 B 昨日因参转运 C 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 D 因无景观,不曾至 A 到 A 因书,写信时; BCD,“因为” 5、下列加红色字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始觉身是县令矣 是:判断动词,是

13、B 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 暗:黑暗 C 以罪出不测见吊者 吊:慰问 D 俟到夷陵写去 俟:等到 6、下列加红色字的解释有误的是( ) A 非以朋友待之也 以:介词,用的身份 B 以罪出不测见吊者 以:认为 C 但问所言当否而已 但:但是 D 使有而一人就之 使:假使 B 不清楚 C 仅仅 思考探究练习二 1约使人如河上 2使人惶迫不知所为 3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 4使有而一人就之 你吩咐我派人到河上相送。 因而使得我惶恐急忙不知如何是好。 使人知道这些事应该承担而不能逃避。 假如仍有这类刑具,有一个敢于触犯。 写作练习: v假如你是尹师鲁,就信中的情况( 如临别前,尹师鲁曾怎样嘱托作者 的?作者又怎样做?)给欧阳修回 信,字数100字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