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学及反思.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919104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晏子使楚》教学及反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晏子使楚》教学及反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晏子使楚》教学及反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晏子使楚》教学及反思.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晏子使楚 教学及反思 教学 目标 知识 与技能 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 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本 课相关成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 理清文章脉络 , 理解晏 子反驳的话 , 体会他 出使楚国 时表现出的机智勇敢 、 能言善 辩 、 懂得礼节 , 并能维护国家 利益和尊严。 4 拓展 阅读 , 理解人物语 言的精妙。 王 秀江 三、 小组交流批注 晏子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组内先 过程与方法 借助自主学习卡,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及全班 交流等方法重点体会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 机智勇敢、 能言善辩、 懂得礼节, 并能维护国家利 益和尊严。 情感态度价值

2、观 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尊严而挺身而出、 据理 力争的爱国情感和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体会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机智勇敢、 能 言善辩 、 懂得礼节, 能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 ; 读出 人物的不同语气。 教学过程 _ 、 激趣 导入 , 解题 1 创设小记者情境。 2 解释题 目。 二 、 检查预习情况 交流一下大家课前做的批注。 四、 全班交流晏子的语 言和 表情 , 体会晏子的人物形象 五 、 情感朗读 1 师生先合作。 2 生生练 习。 3 生生合作展示。 六 、 交流拓展 各位小记者还在 语文主题学 习丛书中对晏子进行了调查, 是 吗?大家有什么新的发现呢?我们 打开 语文主题

3、学 习丛书 交流一 下吧 ! 七、 总结 总结本课。推荐读 晏子春秋 。 八、 布置作业 1 把从这节课学到的成语及解释积累到采 蜜本上。 2 随笔本练笔。楚王本想侮辱晏子, 以显楚 国的威风 , 却没想到被晏子反驳得哑口无言。他 眼看着斗不过晏子 , 突然他看见你们这帮跟随在 晏子身后的小记者, 哈哈大笑起来。 接着 , 他轻蔑 地说: “ 齐国没有大记者了吗? 怎么来的尽是你们 这些乳臭未干的娃娃? ” 小记者们 , 面对楚王的侮 辱, 你们准备怎么反驳呢?拿起笔来 , 写一写吧, 看谁的语言最妙。 教 后反思 我讲授 晏子使楚 这一课, 可以说, 这是参 加小学“ 语文主题学习” 实验后

4、的又一次练兵。 一 节课下来 , 自己还是挺满意的, 虽然仍然留有遗 憾 , 但总体上感觉 自己的“ 语文主题学习” 是在 由 表面走向深入, 由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的一节精读课。单元主题是“ 妙语天下” , 顾名思 义是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 积累语言就是本单元 的 目标。 在设计这节课时, 我依据小学“ 语文主题学 习” 的理念, 即精讲多读, 借助学生自主学习卡, 把这节精读课压缩成一课时完成 , 并拓展了一篇 和文本难易程度相同、 长短相近的文章进行课上 交流, 力争创设一种高效的语文课堂。 基于以上单元 目标和“ 语文主题学习” 的理 念 ,

5、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 目标和重难点 , 即重点 体会“ 晏子语言的精妙之处” 这样一个问题, 落实 “ 一 课一得” 。反思这节课的得失, 我觉得有两点 突破 、 一点遗憾。 首先, 突破了缺少生机的课堂 , 致力于点燃 学生的兴奋点。众所周知, 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 龄的增长 , 不再愿意发表 自己的见解 , 高年级的 课堂往往缺少生机。学生稳稳当当、 举手寥寥无 几的场面在我的课堂也是常常上演。“ 如何点燃 学生的兴奋点 ,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这 个问题在我脑海中不断地徘徊。前几天的“ 语文 主题学习” 观摩学习给了我启示 , 我在笔记本的 扉页中写道: “ 设计点燃学生兴奋点的环节

6、往往 决定一节课的成败。” 于是上课伊始 , 我创设了情景, 让学生以小 记者的身份与晏子一起出使楚国。这样, 一下子 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 把学生带入到两千多 年前的春秋时期。 学生兴奋 了, 感觉 自己好像也 成了齐国的代言人,一种民族责任感油然而生, 为理解晏子维护国家尊严的高尚品格奠定了基 础。 在课堂的结束语中, 我利用图片, 把“ 晏子的 话” 带给孩子们, 这一设计不但让文本活了起来, 也把 晏子春秋 介绍给学生 , 学生的兴奋点再次 点燃 , 读书的兴趣延伸到了课外。 其次 , 教师深入挖掘文本 , 学生 自然有所收 获。 一段时间以来 , 我们的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 学生

7、在课堂上演绎他们的精彩,参与度不断提 高。但是 , 我渐渐觉得这样看似精彩的课堂往往 效率低下, 因为学生捕捉到的有价值的信息量并 不大。 如何让学生有所得, 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 这成了我考虑的问题。还是“ 潍坊市小学语文主 题学习观摩会” 的学习, 帮我理出了些头绪。 名师 课堂的精彩往往源于课堂生成的精彩, 而这种生 成的捕捉和利用往往是建立在教师深入挖掘文 本的基础上。于是, 我参考了许多和 晏子使楚 相关的资料和评论 , 并看了 晏子春秋 这本书, 对晏子其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带着这样的理 解进入课堂 , 我觉得 自己的站位高了, 学生的各 种回答都能在我的引导下深入, 对晏子的

8、理解也 不再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学生有所得, 从而实 现了课堂的真正高效。“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 功” 是对登台的演员说的, 但是我觉得, 有时它对 于任何事业都有效。 精彩的课堂来源于教师深入 的学习和不断的钻研。 当然, 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 这节课 也存在着遗憾。因为学生的思维局限, 提醒我备 课要考虑学情 ,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4 0 分钟可 以完成的教学 目标 , 这样的课堂才更从容。 其实, 致力于“ 一课一得” 不可避免要有选择和放弃。 选 择容易, 可放弃却很难 ! 总之, 语文教学改革是为了把我们的孩子培 养成语文素养高的、 可持续发展的学生。把大量 阅读带入语文课堂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 我想只要我们带着这样的信念和坚持, 就一定能 在小学“ 语文主题学习” 的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简介: 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六 小学语文教 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