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必备条件20130501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1906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造必备条件20130501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制造必备条件20130501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制造必备条件20130501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制造必备条件20130501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制造必备条件20130501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造必备条件20130501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必备条件20130501剖析(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必须 具备的条件 中国化工装备协会 2013年5月1日 n一、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管理办法)、锅炉压力容器制造 许可条件(以下简称许可条件)、国质检特 函2005203号、质检办特函2006144号(以下 简称144号文)、TSG Z0004特种设备制 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以下简称0004)、TSG Z0005特种设 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 (以下简称0005),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必 须具备的条件是: n1、资源条件: n(1)具有企业法人资格或已取得所在地合法注 册; n(2)具备与制造产品相适应的生产场地、加工

2、 设备、技术力量、检测手段等条件。 n2、质量保证体系: n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能有效运转。 n3、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 n 保证产品安全性能符合国家安全技术规 范的基本要求。 n二、资源条件 n 按照许可条件“第三章压力容器制造 许可资源条件”的要求,压力容器制造许 可资源条件又分为基本条件和专项条件, 企业的无损检测、热处理、理化检验可以 分包,但专项条件要求具备的内容不得分 包。 n1、基本条件 n(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营业执照,取得 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注册登记。如要有申请 书、营业执照(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颁发 的注册文件)、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证件。 n(2)质量保证工程师和质量控制系

3、统责任 人员 n 应任命质量保证工程师和设计、工艺、材 料、焊接、理化、热处理、无损检测、检 验等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以上人员应 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资历;质量保 证工程师必须是企业管理层成员。 n(一)质量保证工程师 n(二)设计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n(三)工艺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n(四)材料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n(五)焊接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n(六)理化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n(七)热处理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n(八)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n(九)检验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n(十)设备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 (3)技术人员 n 1)A1级、A2级、C级制造许可企业技 术

4、人员比例不少于本企业职工数的10 。 n 2)A3级许可证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少 于本企业职工人数的5,且不少于5人 。 (4)持证焊工 n 1)A2级、A3级和C级许可企业,具有 不少于10名持证焊工,且具备至少4项合格 项目。 n 2)A1级许可企业,具有不少于8名持证焊工, 且具备至少3项合格项目。 n 3)D级许可企业,具有不少于6名持证焊工,且 具备2项合格项目。 n(5)无损检测人员 n 1)由本企业负责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无分包): nA1级:持有RT和UT中级各2人项,无损检测责 任工程师持有RT(或UT、MT、PT)高级或同时 持有中级RT和UT 、且满4年以上含4年; nA2、

5、A3级:持有RT和UT中级至少各3人项,无 损检测责任工程师持有RT(或UT、MT、PT)高 级或同时持有中级RT和UT; nC级:持有RT和UT中级各2人项,无损检测责 任工程师持有RT(或UT)高级或同时持有中级 RT和UT 、且满4年以上含4年; nB1级许可企业,至少应具有UT或MT中级人员 各2人.项,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应具有中级资格; nD、A5级和B2级:RT和UT中级至少各2人项, 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为中级或高级人员。 nB3级许可企业需要进行无损检测的,应分别符 合B1或B2级许可企业无损检测人员数量和级别的 要求。 n2)有分包时无损检测人员要求 nA1级、C级:无损检测责

6、任工程师持有RT( 或UT、MT、PT)高级或同时持中级RT和UT 、 且满4年以上含4年; nA2、A3级: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持有RT(或 UT、MT、PT)高级或同时持中级RT和UT资格 ; nD级: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持有RT(或UT、 MT、PT)高级或持中级RT(或UT)资格; n n(6)组装人员 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 企业,应具有满足压力容器制造要求的组 装人员。 n (7)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企业应具 有存放压力容器材料的库房和专用场地, 并有有效的防护措施,合格区与不合格区 应有明显的标志。 n (8)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企业应 具有满足焊接材料存放要求的专用库房 和烘干

7、、保温设备。 n (9)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企业应 具有与所制造产品相适应的足够面积的 射线曝光室。 n (10)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企业 应具有与所制造产品相适应的焊接试验 室。 n(11)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企业应 具备适应压力容器制造需 n 要的生产场地、加工设备、成型设备、切割设 备、焊接设备、起重设备和必要的工装。 n2、专项条件 n (1)A2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企业应具有额定 能力不小于30mm的卷板机(按照144号文可以分 包)和起重能力不小于20t的吊车。 n (2)深冷(绝热)容器制造企业,应具备填 料烘干、充填、抽真空设备和检漏仪器。 n (3)A3级中制造球壳板的企

8、业应具备能力不 小于1200t的压力机和经验丰富的球壳板制造专业 操作人员。 n (4)C1级许可企业应具备铁路专用线。 n (5)C2级和C3级许可企业应具备相应 的组装能力和试验设施。 n (6)不锈钢或有色金属容器制造企业必 须具备专用的制造场地加工设备和必要的 工装,不得与碳钢混用。 n (7)同时具备几个级别许可的企业, 应分别满足相应的专项条件。 n三、质量保证体系 n1、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n(1)质量保证体系结构 n质量管理链: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 系统质量控制环节质量控制点( E/I、R、H、W)层层展开的系统管理方 法。 n(2)授权任命质量保证工程师,建立质 量体系组织、

9、协调、监督、检查的质量管 理中心机构(质管办、质保部) n(3)授权任命设计、工艺、材料、焊接、 理化、热处理、无损检测、检验等质控系 统责任人员(各单位可按压力容器制造具 体情况增设,但不得少于八名),在质量 保证工程师的领导下有充分明确对本系统 、环节、控制点负责的职责。 n(4)按照TSG Z0004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文 件,编制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管理 制度)、作业(工艺)文件和质量记录等 ,做到有章可循,统一思想,统一方法, 统一步调,规范人们的质量行为和活动。 n (5)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是压力容器质 量处于受控状态的保证,从机构设置、体系 文件、人力资源以及技术装备等方面都必

10、须 健全,确保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转 。 n 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1)符合法规标准要求; (2)对产品的安全性能能够有效控制; (3)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符合企业实际; (4)质量保证体系要素设置合理、齐全; n (5)质量保证体系组织能够独立行使职责 ; (6)各级人员职责、权限、工作接口明确 ; (7)体系文件规范、系统、齐全; (8)满足许可制度要求。 n2、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 n(1)全员宣传、教育、培训、指导、考 核、贯彻实施、监督检查。 n(2)定期质量分析、质量审核、管理评 审、纠正/预防措施、持续改进。 n四、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 n 按照许可条件第五

11、章的第二节压 力容器安全质量基本要求,压力容器产品 安全性能应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安全技 术规范、现行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n 压力容器制造的主要过程有:设计、 材料、焊接、无损检测、热处理、压力试 验、理化、检验等,一台压力容器产品的 的制造涉及到众多的法规、国家标准和行 业标准。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是始于法规 标准,终于法规标准,并要符合法规、安 全技术规范、标准要求。 n五、压力容器试制产品的数量 序 号 申请 产品 级别 试制成品 数量 试制在制品数量 备注 1 A11台/试制产品、 在制品未进 行油漆、保 温和包装 2 A21台1台 3 C11台/ 4 C21台/ 5 C31台/ 6

12、 D11台1台 7 D21台1台 序 号 申请 产品 级 别 试制成品数量试制在制品数量备注 8A3 (1)在建球罐1台,完成耐压试验 ;(2 )球壳板制造,应有4块完成压制的球 壳板(与人孔、接管组焊的极板1块, 赤道板1块,与支柱上段组焊的赤道板 1块,温带板1块); (3)封头制造,成品1个(如制造旋 压、热压封头,成品各1个,封头直径 大于或等于1800mm的申请单位应提 供自购材料有拼接焊缝且直径大于或 等于1800mm的封头1个) 试制 产品 、在 制品 未进 行油 漆、 保温 和包 装 注:关于移动式压力容器品种范围 对各类承压罐车的罐体,根据其结构型 式,在制造许可证中应当注明

13、是否包含“ 低温绝热罐体”,具备低温绝热罐体制造 资格的,同时具备单层结构的罐车罐体制 造资格。对采用真空绝热结构的各类罐车 罐体,制造单位应当按照相关产品标准要 求,约请总局特种设备局委托的低温压力 容器型式试验机构对受检产品进行型式试 验。 n六、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级别划分 n1、一、二、三类压力容器的划分按照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确定; n2、超高压容器:设计压力大于及等于 100MPa的压力容器; n 高压容器:设计压力大于及等于 10MPa且小于100MPa的压力容器; n 中压容器:设计压力大于及等于 1.6MPa且小于10MPa的压力容器; n 低压容器:设计压力大于及等于 0

14、.1MPa且小于1.6MPa的压力容器; n3、按分析设计标准设计的压力容器,其 制造企业应持有A或C级许可证; n4、球壳板制造项目含直径大于及等于 1800mm的各类型封头制造; n5、已取得相应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 的单位,不需另取封头制造许可证; n6、对A1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中的高压容 器,只需注明单层高压或多层高压容器; n7、对A3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不加注 明的为球形容器现场组焊资格;只压制球 壳板或封头的,分别注明“仅限球壳板压 制” n或“仅限封头压制”;如既具备球形容器现 场组焊资格,又具备球壳板或封头压制资 格的,则注明“含球壳板压制”或“封头压 制”。 n8、对A

15、4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分别注 明“仅限石墨容器”、“仅限纤维缠绕容器” 或“仅限塑料容器”。 n9、组装总容积大于或等于1立方米的气瓶 集装箱的单位应取得C3级(限组装气瓶集 装箱)制造许可证。关于组装气瓶集装箱 单位的具体要求見国质检特函2005203号 文。 级 别 制造压力容器范围 A (A1)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A2)第三类 低、中压容器;(A3)球形储罐现场组焊 或球壳 板制造;(A4)非金属压力容器(A5)医用氧舱 ; B(B1)无缝气瓶;(B2)焊接气瓶;(B3)特种 气瓶; C(C1)铁路罐车;(C2)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 ;(C3)罐式集装箱; D(D1)第一类压力容器;(D2)第二类低、中压 容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