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转换基础知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1626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工转换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热工转换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热工转换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热工转换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热工转换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工转换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工转换基础知识.(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0章 第一节 热功转换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三节 热力过程分析 第四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引言 发动机是通过燃料燃烧释放出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 来提供动力 研究发动机原理就要研究: 1.燃料在发动机内是如何燃烧的 2.热效率的影响因素 3.释放的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所遵循的规律 4.转换效率的影响因素 5.热量是如何传递的 这些都涉及热工基础知识 热工基础内容 热能的直接利用:直接利用热能加热物体,热能形 式不发生变化 热能的间接利用:热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 机械能) 热能和机械能间的转换必须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及 热力学第二定律 通过选择能量转换所凭借的物质(工质)、合理安

2、排热力过程来提高能量间接利用的经济性 一、能量与能源 世界由物质构成。一切物质都处于运动状态,能量 是物质运动的度量。 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如果没有能量,世界就会永远处于静止状 态,也就不会有生命。人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各种形式的 能量。 到目前为止,人类所认识的能量主要有机械能、热 能、电能、化学能、核能、辐射能等几种形式。 能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 第一节 热功转换的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 1.工质: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凭借的工作物质(气体) 。 2.热力系统和外界:把作为研究对象的某一宏观尺寸范围内的 工质总称为热力系统,如气缸内的气体;把热力系统以外和 热功转换

3、过程有关的其他物体统称为外界,如气缸体。 3.热力状态:把工质在某一瞬间所处的宏观状态称为工质的“ 热力状态”,简称“状态”。工质的热力状态用物理量来描 述,这些物理量称为气体的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和比体 积等。 4.热力过程:将热力系统中的工质从某一初始状态变化到另一 状态所经历的整个过程称为热力过程。 二、工质的热力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数 开口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封闭系统:与外界只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系 统。 绝热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系统。 孤立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交换,也无物质交换的 系统。 热源:与外界仅交换热量。且具有无穷大热容量的 系统。 可压缩系统:由可压缩

4、流体构成的热力系统。 热力系统分类 基本状态参数 u平衡状态: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重力场 除外),热力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 态。 u状态参数:描述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 u气体常用的状态参数有6个,其中温度(T)、 压力(p)和比体积()这三个物理量,称基 本状态参数。 u内能(U)、熵(S)、焓(H)。 温度 u温度表示气体的冷热程度。按分子运动论,气体的温度 是气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气体的温 度越高,气体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 u热力学温度:开氏温度,用符号T表示,单位为开尔文, 单位符号为“K” (基本温标)。热力学温度以水的三相点温 度为基本定点温度

5、(即水的固、液、气三态共存时的温度), 并规定其温度为273.15K。于是1K就是水的三相点温度的 1/273.15。 u工程上的温度:摄氏温度,用符号t表示,单位符号为 “”。 u摄氏温度与开氏温度的关系为: tT273.15 注意:只有开氏温度才是状态参数。 u定义:气体在单位面积容器壁上的垂直作用力,用符号p表示,单 位是帕斯卡,简称为帕(Pa)。由于帕很小,工程上常用千帕( kPa)或兆帕(MPa)为单位。 1 kPa =103Pa 1 MPa =106Pa u压力的表示方法: 1.绝对压力:指气体作用在容器壁上的真实压力,用p表示。 2.表压力:当气体的绝对压力高于大气压力时,压力表

6、指示的数值 就是表压力。表压力等于气体的绝对压力p与大气压力p0的差值, 用pg表示。其关系式为pg=p-p0 。 3.真空度:当气体的绝对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真空表测量的数值 就是真空度。真空度等于大气压力与气体绝对压力的差值,用pv表 示。其关系式为pv=p0 -p。 注意:只有绝对压力才是状态参数。 压力 比体积 u比体积:单位质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气体的比体 积。用符号v表示,单位为m3/kg。 u密度:单位体积的气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密度,以符号 表示,其单位为kg/m3。 三、状态方程式 简单可压缩系统平衡态的独立状态参数只 有2个 由气态工质组成的简单可压缩系统与外界交换的准静

7、态功 只有体积变化功(膨胀功或压缩功) 状态方程式:平衡态下温度、压力和比体 积3个基本状态参数间的函数关系 F(p,v,T)=0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u理想气体:分子不占体积、分子之间没有吸力的气体。 u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克拉贝隆方程式):温度、压力、 比体积之间关系式。 1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 式中:Vmkg理想气体的总容积,V=mv。 R气体常数,其数值取决于气体的性质,单 位为kJ/(kgK)。 状态参数坐标图:只有2个独立参数的热力 系统,可任选2个参数组成二维平面坐标图 来描述被确定的平衡态 准平衡过程 准平衡过程:过程进行的相对缓慢,工质在 平衡被破坏后自动回复平衡所需的时间很

8、 短,工质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平衡,不致 随时显著偏离平衡状态 实现条件: 1. 推动过程进行的不平衡势差(压力差、温度差等 )无限小 2. 系统有足够时间恢复平衡 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若系统完成某一过程之后,可再 沿原来的路径回复到起始状态,并使相互 作用中涉及的外界也回复到原来状态,而 不留下任何变化 1. 严格按照原来的路径返回起始状态 2. 过程中不存在任何耗散损失 可逆过程就是无耗散效应的准静态过程 可逆过程与准静态过程区别 1. 两者都是无限缓慢进行的,由无限接近平 衡态所组成 2. 区别: 准静态过程只着眼于工质的内部平衡,不涉及与 外界的能量交换 可逆过程分析工质与外界作用所产生

9、的总效果, 不仅要求工质内部平衡,且要求工质与外界的作 用可以无条件地逆复,过程中不存在任何能量耗 散 四、工质的比热容 (一)比热容与物质单位的关系 因为工质的计量单位可用、3,所以工质 的比热容有如下三种: 比质量热容:() 比摩尔热容:() 比容积热容:(3 ) (二)比定压热容和比定容热容 气体在压力不变或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被加热时的 比热容,分别叫比定压热容和比定容热容,通常用 脚标 和V来标注。 (三)真实比热容和平均比热容 根据大量精确的试验数据和量子力学理论,理想 气体的比热容与压力无关,而应是温度的函数。 (四)定比热容 表- 理想气体的定值比摩尔热容和比热容比 一、功、热量和

10、内能 u1功(力与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 当气体的压力和容积发生变化时,气体与外界之间相互传递的 机械能称之为功,用W表示。单位为焦耳,单位符号为“J” 或“kJ”, 1kJ=103J。 1kg气体容积(即比体积)的微小变化量为: dv = Adx 1kg气体对外界所作的微元功为: w= Fdx =pAdx = pdv 1kg气体对外界所作的功为: 若汽缸内的气体为mkg,其总容积V=mv, 则mkg气体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对外所作 的功为: 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规定:系统对外做功时取正值, 外界对系统做功时取负值 一、功、热量和内能 u2热量 热量是由于温度的不同,系统和外界之间穿越边界

11、而传递的能量 。 热量的国际单位与功一样为焦耳,单位符号为“J”或“kJ”。 热量通常用比热来计算。比热是指单位量的物质温度每变化1K时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用符号c表示,即 式中:dq单位量的物质在温度变化dT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 1kg气体的温度变化dT 时,吸收或放出的微元热量dq为:dq=cdT 1kg气体的温度从T1 T2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为: mkg气体的温度从T1 T2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为: 规定: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为正,向外界放出热量为负。 注意:功和热量都不是状态参数。 一、功、热量和内能 u3内能 气体的内能是指气体内部所具有的各种能量的总和,由气体分 子运动的动

12、能和分子间位能组成。 u内能是气体的状态参数。 u对于理想气体,因假设其分子间没有引力,其位能为零,所 以其内能仅指其内部动能,它是温度T 的单值函数。 1kg气体的内能用符号u 表示,单位为J/kg或kJ/kg,则 u = f(T) 1kg气体的温度从T1变化到T2时,其内能的变化量u为: u = u2u1 = f(T2)f(T1) mkg气体的内能用符号U表示,单位为J或kJ,温度从T1变化到 T2时,其内能的变化量U为: U = U 2U 1 =mf(T2)f(T1) Fu1/1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 u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和功可以相互转换,为了要获得一定量的 功,必须消耗一定量的热;反之,

13、消耗一定量的功,必会产生一 定量的热。 u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被成功地制造的。在热能与其他能量的 相互转换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遵循能量守恒原则。 u1kg气体由状态1变化到状态2所经历的过程中,如果气体与外 界交换的热量为q1-2,机械功为w1-2,内能的变化量为u2u1, 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可用能量平衡方程表示为: q1-2= u2u1+ w1-2 mkg气体由状态1变化到状态2所经历的过程中,则有 Q1-2= U2U1+ W1-2 u气体状态发生变化时,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到于其内能的增加 量与对外所作的机械功之和。 che1/1 三、开口系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与焓(略) 图-4 开口

14、系统示意图 四、熵及温熵图 )熵是一状态参数,如已知两个独立的状态参数,即可求出熵的值。 )只有在平衡状态下,熵才有确定值。 )与内能和焓一样,通常只需求熵的变化量,而不必求熵的绝对值。 )熵是可加性的量,工质的熵是工质的熵的倍, 。 )在可逆过程中,从熵的变化过程中可判断热量的传递方向: 系统吸热;系统绝热;系统放热。 )熵可以判断自然界一切自发过程的熵变。 pv图 u循环中工质所作的净功为:w0 u循环中工质从外界吸收的净热量 为: q1q2 u由于u=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 律则可得出:q1q2= w0 u结论:循环中工质从高温热源吸 收热量q1,只将其中的一部分转换 成机械功w0,而另一

15、部分热量q2传 递给低温热源。 umkg:Q1 Q2=W0 图-5 可逆过程的图和图 )图 )图 一、定容过程 ()过程方程:定值 ()基本状态参数间关系式: ()功量与热量分析计算 第三节 热力过程分析 定容过程,故定容过程膨胀功 定容过程的技术功为 () 根据比定容热容定义,定容过程吸收的热量为 或由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 Che1/1 图-6 定容过程 ()图和图 根据过程方程可知,在p图上定容线是一条与横坐标垂直的 直线,如图-所示。 二、定压过程 ()过程方程:定值 ()基本状态参数间关系式: ()功量和热量分析计算 定压过程,则膨胀功和技术功为 () 类似于定容过程分析,定压过程吸热量 图-7 定压过程 ()图和图 根据过程方程知,在图上定压线为一条与纵坐标垂直 的直线,如图-所示。 三、定温过程 ()过程方程:由定义知,定温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即 定值。 ()基本状态参数间关系: ()功量和热量的分析计算 根据过程方程,过程的膨胀功为 / / 根据理想气体热力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