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诊断分析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591471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168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障碍诊断分析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精神障碍诊断分析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精神障碍诊断分析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精神障碍诊断分析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精神障碍诊断分析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障碍诊断分析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障碍诊断分析讲解(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疾病诊断学精神病性障碍n是一类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对自己的异常心理表现完全丧失自知力(自我辩认能力),不承认自己有精神异常,无求治心。n这类疾病不是咨询对象。n所谓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联想障碍(思维散漫、破裂)、病理性激情、行为兴奋杂乱等。下册120页:关于重性精神病的核心症状器质性精神障碍n定义:器质性精神障碍是一组由脑部疾病(变性、血管、感染、外伤、脑瘤)或躯体疾病(感染、器管病变、内分泌、营养代谢)影响脑功能导致的精神障碍。n一、临床表现特点(症状标准):n1、有躯体、神经系统及实验室检查证据;n2、有脑病、脑损伤,或可引起脑功能障碍的躯体疾病,并至少有下列一项:A、智能损害;

2、B、遗忘征;C、人格改变;D、意识障碍;E、精神病性症状;F、情感障碍;G、解离(转换)征;H、神经症样综合征(如焦虑、情感脆弱综合征)二、严重标准:n日常生活或社会功能受损。n知识点:n社会功能受损是指:患者对家庭、社会应尽职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补充教材中关于“社会功能”的解释n社会功能:n能照常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碍者,评分1;n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会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评分2;n重度社会功能受损害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不得不休病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分3。n注:评分时需考虑近3

3、个月的情况才行。n(许又新“神经症”166-172页)n病程:不到3个月为短程,评1分;3月1年为中程,评2分;1年以上为长程,评3分。n精神痛苦程度:轻度者可自主设法摆脱,评1分;中度者借助别人帮助或改变处境能摆脱,评2分;重度者经帮助也无法摆脱,评3分。n总分3分,不够神经症诊断,大于6分可诊断神经症,45分为可疑者,需观察。n注:根据近3个月情况进行打分。三、病程标准:n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以及病程与原发器质性疾病相关。四、排除标准:n缺乏精神障碍由其它原因(如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足够依据。n五、要注意的疾病:下册122页n脑肿瘤、高血压所致精神障碍,可有类神经衰弱症状、情绪障碍、幻觉

4、、妄想等。n有些精神障碍可能是饮酒或吸毒所致,要注意询问。n应用激素或一氧化碳中毒恢复后亦可致精神障碍,表现兴奋、情绪障碍、幻觉、妄想等。n破伤风病人可以精神障碍为表现。n脑部感染、肺性脑病、肝性脑病可表现不同程度地意识障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n心脏病或心源性脑病可出现类神经衰弱、焦虑、抑郁、恐怖等症状。n肾性脑病可出现类神经衰弱、幻觉妄想、智力减退、人格改变等症状。n甲亢或甲低易致情绪障碍,兴奋或抑制。n脑垂体前叶功能障碍表现淡漠、呆滞或幻觉、妄想等。n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可表现焦虑、抑郁、妄想、情绪不稳、智力减退、人格改变等。精神分裂症n一、概述:1、本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n2、多起病

5、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二周内急性、6月内亚急性、2年内亚慢性、2年以上慢性)。n3、病前个性:孤僻少言、怕羞、敏感,沉溺于幻想等分裂样人格特点。n4、遗传因素:多基因遗传,像糖尿病家族一样,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n5、全球患病率3.8-8.4,发病率0.22。n6、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精神活动不协调,与环境脱离。n7、通常意识清楚,智能尚好,有的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n8、病程特点: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n9、预后: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部分以精神衰退为转归。n二、临床特点:n可分为特征性症状和其它症状。特征性症状,是指病人的精神活动脱离现实

6、,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以及思维、情感、意志等基本心理活动不协调。n可有思维散漫、各类妄想、逻辑障碍、情感淡漠或倒错、意向减退、行为懒散n早期可有类神经症样症状,或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幻觉等。三、症状标准:n至少下列二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障碍(单纯型另有规定):n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n2、明显的思维松弛、破裂、言语不联贯,或思维贫乏。n3、思维被插入、被夺、被播散、中断,或强制性思维;n4、被动、被控制体验,或被洞悉体验;n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n注:原发性妄想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

7、一种病态信念。n突发性妄想:突然产生,找不到心理学上的解释。妄想知觉:突然对正常知觉体验赋以妄想性意义。妄想心境:对熟悉环境突然感觉气氛不对,产生不祥预感。n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n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n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n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五、严重标准:n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六、病程标准:n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n2、若同时符合情感性障碍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符合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七、排除标准:n排除器质性精神

8、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n八、分型:n偏执型:以妄想、幻觉为主。n青春型:愚蠢、怪异行为,性色彩重。n紧张型:刻板、木僵或紧张性兴奋或抑制。n单纯型:渐进孤僻、懒散,精神衰退。n诊断标准: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从无明显的阳性症状;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趋向精神衰退;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2年,常在青少年期起病。偏执性精神病n一、概念:一组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而病因未明的精神障碍。若有幻觉则历时短暂且不突出,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无明显的其他心理方面异常,人格常保持完整,并有一定的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30岁以后起病者较多。n二、诊断要点:n1、以

9、固定的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n2、内容较固定,并有一定的现实性,不经了解,难辩真伪;n3、主要表现被害、嫉妒、夸大、疑病或钟情等;n4、病程至少3个月;n5、社会功能受损和自知力丧失。情感性精神障碍n一、概述:n1、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n2、病情重者可有精神病性症状。n3、首发年龄在1630岁之间,躁狂症比抑郁症早,女性比男性早,女性抑郁症患病率高,男性抑郁症自杀率高。n4、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n5、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程长短不一,忧郁症病程长,躁狂症病程短。n6、预后较好,一般不残留人

10、格缺损。n二、临床特点:n1、躁狂发作:表现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活动增多),故称“三高症状”。n情感高涨或易激惹,常表现轻松乐观、洋洋自得、兴高采烈。情感反应生动,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协调,具有感染力。n思维奔逸,联想加速,感到自己的说话跟不上思维速度。n病人活动增多,忙碌不停,爱管闲事,好打抱不平,爱热闹,兴趣广泛但无定性。行为轻率不顾后果,乐于助人但往往有始无终。n由于活动增多,可明显影响睡眠。体力消耗过多,体重减轻,性欲增强。躁狂症C-3诊断标准一、症状标准:n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n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n2

11、、语量增多;n3、思维奔逸、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n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n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n6、鲁莽行为(挥霍、不负责,或行为不计后果)n7、睡眠需要减少;n8、性欲亢进。二、严重标准:n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n(轻躁狂除外)三、病程标准:n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一周。n2、若同时符合精分症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缓解后,满足躁狂症发作标准至少一周。n2、抑郁发作: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缓慢、语言活动减少和迟缓,故称“三低症状”。n情感低落,疲劳感、无助感、厌世绝望感,甚至有强烈的自杀欲望。n思维迟缓,对问话反

12、应迟钝,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减退,自感脑子迟钝,联想困难。有自责、自罪妄想。n病人活动减少,多终日独坐一处不与他人交往,严重时不语、不食、不动,可成为抑郁性木僵。n病人可出现躯体症状,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低下。n睡眠障碍:常见早醒,占7080%。抑郁症C-3诊断标准一、症状标准:n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n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n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n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n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n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n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n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n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n9、性欲减

13、退。二、严重标准:n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n三、病程标准:n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n2、若同时符合精分症诊断,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持续性心境障碍诊断标准n一、环性心境障碍诊断标准:n1、症状标准:n反复出现心境高涨或低落,但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症状标准。n2、严重标准:n社会功能受损较轻。n3、病程标准:n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2年,但这2年中,可有数月心境正常间歇期。n二、恶劣心境的诊断标准:n(相当于原“抑郁性神经症”)n1、症状标准:持续存在心境低落(轻度),不符合任何一型抑郁的症状标准,同时无躁狂症状发作史。n2、严重

14、标准:n社会功能受损较轻,自知力完整或较完整。n3、病程标准:n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2年,在这2年中,很少有持续2个月的心境正常间歇期。其他心境障碍n一、意识障碍(可称谵妄性躁狂)(略)n二、伴躯体症状:n在抑郁发作中,有显著的躯体症状与自主神经症状,而无相应的躯体疾病可以解释,有时甚至掩盖了抑郁症状,有人称之隐匿性抑郁症(但国际上未公认)应激相关障碍n概念:由剧烈的异乎寻常的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致精神障碍。发病的决定因素:1、异乎寻常的心理、社会环境刺激;2、社会文化背景;3、人格特点、教育、智力水平等。症状与精神刺激的内容有关,其病程与预后也与及早消除精神因素有关,通常

15、在5个月内缓解。预后良好。n诊断起病形式刺激强度病程症状特点n急性应激数小时内+一周内意识模糊、最长1月兴奋、抑制创伤后应激数日数月+3-6个月惊觉水平回避、选择性遗忘适应障碍1月内+1-6个月情绪障碍、适应不良、生理功能障碍应激相关障碍一、急性应激障碍n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在受刺激后立即(1小时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表现为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可有轻度意识模糊。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月内完全缓解。预后良好。创伤后应激障碍(1)n遭受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如天灾人祸)或处境,

16、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n临床表现:n1、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或梦境,或因面临与创伤性事件相似的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和不自主反复回想;n2、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表现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易激惹;注意不能集中;过分地担惊受怕。n3、持续的与刺激相关情境的回避,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不去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能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n4、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创伤后应激障碍(2)n社会功能受损。n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即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n排除情感性障碍、其它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等。创伤后应激障碍(3)适应障碍(1)n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病程往往较长,但一般不超过6个月。n通常在应激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1个月内起病。随着事过境迁,刺激的消除或者经过调整形成了新的适应,精神障碍随之缓解。n症状标准:n1、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