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课件2016.8.16.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908548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所得税课件2016.8.16.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个人所得税课件2016.8.16.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个人所得税课件2016.8.16.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个人所得税课件2016.8.16.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个人所得税课件2016.8.16.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所得税课件2016.8.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所得税课件2016.8.16.(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纳税义务人与征税范围 v(一)纳税义务人 v 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投资者以及在 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下同)和港澳台同胞,为个 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v 【提示1】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为自然人,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 自然人性质的企业,我国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应依法缴纳个 人所得税。 v 【提示2】按照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又划分为居民纳税人和 非居民纳税人。 v 住所标准:习惯性居住地。 v 时间标准:“居住满1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月1日起至12 月31日止,下同)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 v 临时离境: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

2、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 过90日的离境。 【提示3】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需要计算确定其在实际在华逗留天 数计算: 1.个人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1天计算其在华实 际逗留天数。 2.计算其境内工作期间时,对其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 当日,均按半天计算为在华实际工作天数。 v(二)征税范围 v 1.工资、薪金所得 v (1)不予征税项目: v 独生子女补贴。 v 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 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v 托儿补助费。 v 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v (2)公司职工取得的用于购买企业国有股权的劳动分 红,按“工资

3、、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v (3)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出租车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 或承租方式运营,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营运取得的收入, 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 v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v (1)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此 税目。 v (2)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 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 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 个人投资者利润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依 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v 【提示】其他企业的个人投资者,取得上述所得依照“ 利息、股息

4、、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v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 得 v 4.劳务报酬所得 v 变相的劳务报酬:对非雇员免收差旅费 、旅游费的营销业绩奖励 v 5.稿酬所得 v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v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v (1)免税的利息(3项):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利息、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储 蓄存款利息。 v (2)除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 、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 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 所得税。企业的上述支出

5、不允许在所得税前扣除。 v 8.财产租赁所得 v 9.财产转让所得 v (1)股票转让所得:目前对股票转让所得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v (2)量化资产股份转让 v 10.偶然所得 v 结合减免税政策,即:个人取得单张有奖发票奖金所得不超过800元(含800元)的, 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取得单张有奖发票奖金所得超过800元的,应全额按照个人所 得税法规定的“偶然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v 11.其他所得 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3%)至百分之四十五( 45%)。 说明: 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月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

6、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 点3500元(外籍4800元)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 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v二、年终奖所得 v年终奖所得,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个月,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额来确定税率和速度扣除数, 年终奖所得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只是他们的计算方式不同。 说明: 1、本表平均每月收入为年终奖所得金额除以12个月后的平均值。 2、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相同。 v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说明: 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

7、以及损失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 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v四、稿酬所得 v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实际税率 为百分之十四。 v五、劳务报酬所得 说明: 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 )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v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v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

8、的,减除20%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按比例税率20%征收。 v七、财产转让所得,适用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 ,按比例税率20%征收。 v八、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20% 的比例税率。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v1.工资、薪金所得 v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 得额。 v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v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扣减税法允 许扣除的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v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v4.劳务报酬所得 v(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

9、元 v应纳税额=(每次收入800)20%; v(2)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20% v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v5.稿酬所得 v(1)计税方法:按次计征 v关于次的规定: v出版、加印算一次;再版算一次;连载算一次;分次支付合并计税。 v(2)费用扣除标准(同劳务报酬所得) v6.财产转让所得 v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 20% v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v以每次的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无任何扣除)。 v8.捐赠扣除 v对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公 益事业和遭受严重自然灾害

10、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应纳 税所得额的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v一.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减除标准 v国内人员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 所得额。 v外籍人员工资、薪金所得在减除35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1300元,共计 4800元。(包括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v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税率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v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累进税率,税率为3%至45%,共七级。应纳税额计 算公式 v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v =(每月收入额3500元或4800元)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v三、计算举例 v例1:张

11、教授12月份应发工资4500元,其中:含政府特殊津贴100元、个人缴付 的养老保险及住房公积金150元、医疗保险费50元;应发校内岗位津贴1500元。 求其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 v 应纳税所得额=12月份收入总额-税法规定的免税项目额-工资、薪金月扣除标 准=(4500+1500)-(100+150+50)-3500=2200元 v应纳税额=220010%-105=115元 v 例2:假定聘用某美籍外教(假设为非居民纳税人),10月份取得学校发给其的 工资收入为10400元人民币。求其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 v 应纳税所得额=10400-(3500+1300)=5600元 v 应纳税额=

12、560020%-555=565元 v v年终奖个税计算方法分两种情况: v 第一种: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个人工薪所得高于(或等于)费用扣除额 (3500元)的,计算公式为: v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v第二种: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个人工薪所得低于费用扣除额(3500元)的, 计算公式为: v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薪所得与费用 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上述两个计算公式中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是多少?答案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12(一年12个月)后得出的商数,再对 照工薪所得个税税率表即可确

13、定。 v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由于上述计税方法是一种优惠办法,因此,在一个纳税年度 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算纳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对于实行全年考核、分 次发放奖金的企事业单位,该办法也只能采用一次。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 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应 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v 例:韩先生2011年12月3日取得工资收入340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当月又一次 取得年终奖金24100元,其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v找税率: 24100-(3500-3400)/12=2000 v 韩先生应纳税额为:24100-(35

14、00-3400)10%-105=2295(元) v 例:如果韩先生2011年12月3日取得工资收入400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当月又 一次取得年终奖金24100元,其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v韩先生应纳税额为:24100 10%-105=2305(元) v劳务费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劳务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根据相关税法 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 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 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税率为20%。比如 说, vA销售人员当月提成1800元,要交(1800-800)20% = 200 元个税

15、;当月提成5000元,则要交5000(1-20%)20% = 800 元个税。 v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单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万的:应纳 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 ,不超过5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30%-2000。单次应纳税 所得额超过5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40%-7000。 v稿酬所得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作者去世后,财产继承人取得的遗作稿酬所得也应纳税。 v 稿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出版、发表作品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定额或定 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

16、0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稿 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v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实际缴纳税额= 应纳税额(1-30%)。 v 任职、受雇于报刊、杂志等单位的记者、编辑等专业人员,因在本 单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属于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 所得,应与其当月工资收入合并,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 得税。除上述专业人员以外,其他人员在本单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作 品取得的所得,应按“稿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v 出版社的专业作者撰写、编写或翻译的作品,由本社以图书形式出 版而取得的稿费收入,应按“稿酬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国税函 2002146号) v 例:李四一次获得稿酬收入32000元,其应纳税款应为: v 32000(1-20%)20%(1-30%)=3584(元) v内部退养与提前退休的区别: 内部退养是没有正式退休,只是提前离开工作岗位,退养期间的工资要交纳个人 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