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系列之四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898925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设计”系列之四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设计”系列之四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设计”系列之四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设计”系列之四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设计”系列之四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设计”系列之四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pdf(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 A 06/2016 短消息 4 月 26 日,教育蓝 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 告(2016) 正式发布。 数据显示,北京、上海 等重点大城市的义务教 育均衡发展总体满意度 基本处于中等偏上状态。 此外,报告还显示,不 同区域之间教育均衡发 展满意度存在差异,基 本呈现“东高西低”的 态势。 赤峰市敖汉旗教师进修学校 王 丛 依 学习目标分类的认知心理学认为,不 同的学习目标有不同的学习规律,因 而也就有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 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就成了教学设 计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教学策略及其作用 (一)教学策略 什么是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好像与教学 方式、教学方法很相似,它们

2、之间有什么区 别? 依有关论著的解释,教学策略是教师为 达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或谋略,它以一 定的过程或步骤体现在实施教学目标的教学 活动中。这里的关键词是“过程” “步骤” , 从这个角度说,教学策略与传统备课的“教 学过程” “教学环节”类似,区别在于, “教 学过程” “教学环节”指向的是课堂结构, 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的顺畅,教学策略指向的 是教学目标,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方式是在实施教学目标的过程中, 教学内容的传递或呈现的方式,有以教为主、 以学为主、学教并重三种。 教学方法是教师学生为达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借助适当 的教学手段而进行师生交互活动的做

3、法。又 可分为以语言传递为主的、以直接感知为主 的、以体验为主的三大类。我们所熟知的讲 解法、问答法、讨论法,就都属于以语言传 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如此看来,教学策略与教学方式、教学 方法的区别,还是清楚的。 (二)教学策略的作用 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 用它体现着不同的教学目标具有不同的 教学规律,它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 是连接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桥梁、纽带。 我们先看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教学设计的过程或说流程是 : 设计教学 目标设计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内容选择 教学方式和方法选择教学媒体撰写教学 过程和结构方案。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策略紧跟在 教学目标后面,设计完教学

4、目标,紧接着要 “课堂教学设计”系列之四 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 25 A 06/2016 视点 动态名师论教 教育箴言 教任何功课,最终 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 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 一种境界 :能够自己去 探索,自己去辨析,自 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 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 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 ? 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 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叶圣陶 进行的就是该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设计。 有了教学策略,教学目标的达成才有切 实的保障 ; 有了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才能始 终围绕目标推进 ; 有了教学策略,教学目标 才能与教学过程紧密衔接起来,真正成为教 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发挥教学灵魂 的作用

5、。 传统的备课恰恰缺少教学策略这一环 节。而没有教学策略,教学目标就与教学过 程失去了应有的联系,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 因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核心作用,甚至会陷 入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这一点后面的篇 章中还会涉及到) 二、言语信息的教学策略 (一)事实及整体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言语信息是教学内容的主体,因为所有 的知识,包括技能,最初都以言语信息或整 体性知识的形态呈现,它是其他所有学习结 果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的学习结果 就不会发生,尽管我们有很多时候并不能在 主观上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 而事实及整体性知识,又是言语信息的 主体。 依皮连生教授的研究成果,言语信息中 事实及整体性知识部

6、分的教学策略,分为三 段六步。 1. 习得阶段 : (1)告知目标,引起学生的注意与预期。 (2)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以使其得 到激活。 (3)呈现有组织的信息,亦即新知识, 使学生的知觉投向新知识,亦即开始学习新 知识。 (4)阐明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促进学 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使新知识进入学生原有 的知识结构。 2. 巩固阶段 : 指导学生复习记忆习得的 新知识,重建、改组认知结构。 3. 提取应用阶段 :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 行测量评价,学生根据测评的要求提取已经 习得的知识应对测评。测评可以是文字的, 也可以是口头的。 言语信息的教学策略亦即教学过程,与 传统备课的教学过程颇为相似。以

7、凯洛夫的 五环节为例,其复习导入环节,相当于习得 阶段的第(1) (2)环节,学习新课相当于 习得阶段的(3) (4)环节,课堂练习、小 结回顾的环节相当于巩固阶段,课外作业相 当于提取应用阶段。 (二)符号表征的教学策略 符号表征在言语信息中所占比重不大, 在语文教学中突出表现在认识生字上,但就 教学策略而言却有其特殊的地方,需要特别 提到。 符号表征的教学策略有两个步骤 : 连接 生成与反应检测。 以识字教学为例,其教学策略应该是 : 在连接生成阶段,要让学生把字音字形连接 起来 ; 在反应检测阶段,测评学生读得是否 正确。 三、智慧技能的教学策略 (一)概念、规则的教学策略 概念、规则的

8、教学,分为两个阶段 : 对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和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相应地,概念、规则的教学也就有了两种水 平 : 陈述性水平和程序性水平。 如果没有用来解决问题,只是理解概念 规则的含义,概念规则的教学就停留在陈述 性知识的水平,实际上学生获得的是陈述性 知识,亦即言语信息,或者是符号,或者是 事实乃至整体性知识。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 “所有的知识,包括技能,最初都以言语信 息或整体性知识的形态呈现”的意思。 如果能够运用概念原理解决问题了,就 是达到了程序性水平,亦即习得了智慧技能, 亦即程序性知识了。 根据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概念规则的教 学策略可分为两种 : 1. 发现式教学策略, 亦即例

9、规法。以桂 林山水的一个教学片断为例 : 教学目标 : 初步学会用排比句式描写景 物的方法。 26 A 06/2016 (1)呈现实例 : 让学生读课文第二、三 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都写了什么, 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都是三句,写了 漓江水的静、 清、 绿的特点和桂林的山奇、 秀、 险的特点,句与句之间都是并列关系。 ) (2)通过对事例的分析,概括出概念或 规则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 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 排在一起的句子就叫排比句。 (3)通过变式练习亦即运用性练习,完 全掌握概念或规则,亦即形成技能 : 教师出 示例句,如“校园里有宽阔的操场、高

10、大的 树木和美丽的花坛” ,让学生改写成排比句。 (4)迁移应用,亦即运用掌握的概念或 规则解决问题(在学校学习的阶段主要是应 对测评) :如要求学生写一段风景,可以是 校园的,也可以是公园的或是家乡的,里面 要有排比句。 桂林山水的这一教学片断,也可以 看作是融入了态度教学的例子。 2. 接受式教学策略,亦即规例法 : (1)呈现定义。 (2)例子验证。 (3)变式练习。 (4)迁移应用。 两者比较,只是前两个步骤次序相反, 后两个步骤是相同的。 (二)高级规则的教学策略 高级规则多不是现成的,是基于对问题 的解决,师生运用基本规则推出的新规则。 其教学策略与基本规则近似 : (1)回忆旧规

11、则。 (2)理解问题,亦即所谓审题。 (3)在回忆旧规则和审题的基础上,概 括出新规则,实际上就是找出解决问题的策 略。 (4)执行策略,亦即运用概括出的新规 则解决问题。 (三)辨别的教学策略 有人认为辨别这一技能适用于年幼的儿 童,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都假定相关的辨 别已经在生命的早年习得了。这种观点值得 讨论,实际上,学会辨别不仅是幼童的事, 它在学校学习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智慧技能的最低层次,辨别与言语 信息中的符号表征关系密切。辨别的对象便 是一些近似的符号、图形、文字,如数学学 科中近似的几何图形,语文学科中的形近字、 音近字。所以,辨别的教学可以参照符号表 征的教学策略,

12、分为三个阶段。 1. 认知。引导学生准确地发现辨别对象 的本质特征,亦即近似的辨别对象的关键的 不同部分。引导可采取下面的方法 : (1)强化特征。如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 “己、已、巳”的关键部位。 (2)正反对比。拼音“b、d、p、q” 。 2. 辨别。运用对辨别对象的认知进行辨 别。 3. 反应检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亦即辨 别结果及时反馈,正确的表扬,错误的纠正。 四、认知策略的教学策略 认知策略与智慧技能近似,都由概念 和规则构成 ; 习得过程也相似,都要经历陈 述性知识的学习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两个阶 段 ; 教学策略也相似,都可有发现式、接受 式两种形式。如发现式教学策略为 : 1. 提

13、示学生回忆已有知识。 2. 呈现蕴含策略的例子。 3. 引导学生概括成策略的规则。 4. 设计变式练习,引导学生运用策略。 接受式的教学策略,只需将 2、3 两个 步骤次序调换即可。 某特级教师上“分步阅读法”现场观摩 课,可看作是关于阅读的认知策略的教学, 下面是教学的片段实录。 师 : 干什么都要有方法,捉耗子有 什么方法? 生 : (七嘴八舌) 师 :我现在想上九天下大海有什么方 法? 生 : (争相发言) 【提示学生回忆已有知识】 师 : 今天我想给课文划分段落,有什么 教苑新语 学生学习兴趣的丧 失是中国教育最大的失 败。 张志勇 27 A 06/2016 方法? 生 : (语塞)

14、师 : (提出并板书课题 :一种分段的方 法看标题分段) 【规例法,先交代规则】 师 : (先出一道问题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 )这篇文章分几段?各段写什么? 生 : 分两段,第一段写百草园,第二段 写三味书屋。 师 : 截肢和输血 ,这篇文章分几段, 各段写什么? 生: 分两段,一段写截肢,一段写输血。 师 : (又出了几道题,学生纷纷举手) 生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分三段 :一 打白骨精,二打白骨精,三打白骨精。 生 :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分两段 :记 第一个岩洞,记第二个岩洞。 生 : 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分两段, 一段写放下包袱,一段写开动机器。 【呈现蕴含策略的例子,验证规则】 师 : (

15、又出示了一条标题 : 东郭先生和 狼 )这篇文章分几段,各段写什么? 生 : (不假思索)分两段,一段写东郭 先生,一段写狼。 师 : (让学生再说一遍,喊声渐低,人 数渐少,有的学生交头接耳:“错了,错了。 ” ) 【变式练习,呈现蕴含策略的例子】 师:(让学生比较标题的同与不同,讨论, 然后小结)标明文章结构顺序的标题,按结 构顺序分段,标明叙述故事的标题,按故事 发展的顺序分段,读不同的文章,按不同的 方法分段。 【引导学生概括成策略的规则】 师 :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文章,按照文 章的标题分段。 【引导学生运用概括成策略的规则】 五、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 动作技能的教学策略可分为三个步骤

16、 : 1. 认知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要理解 记忆有关动作的规则,必要时,还需要教师 做示范,让学生观察记忆操作步骤。 2. 动作联系形成阶段。所谓联系,就是 把言语信息(陈述性知识)形态的规则与动 作联系起来。在这个阶段,要通过重复练习, 以及教师的指导,使规则与动作的联系愈来 愈紧密,从而使动作愈来愈熟练。 3. 执行自动化阶段。通过反复练习,完 成规则与动作的联系,亦即完成陈述性知识 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动作熟练到成为自动 化的技能的程度。 以写字教学为例,要先让学生了解写好 某字的规则,如笔画的形态、顺序,结构的 安排,这就是认知阶段 ; 然后让学生按照规 则反复练习,逐步做到能按照规则写字,这 就是动作联系形成阶段 ; 最后,学生能独立 地按照规则把字写对,写好,这就是执行自 动化阶段。 六、态度的教学策略 态度的教学, 可分为直接、 间接两种方式。 间接的方式,就是将态度教学融于学科 教学中,如通过教师高水平的教学吸引学生, 使学生喜欢上这个学科,这种方式也可称为 隐性的态度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