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理想中的好教师.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888074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一名理想中的好教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一名理想中的好教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一名理想中的好教师.pdf(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一名理想中的好教师 怎样的课才是 一堂好课 ,如何 教才能得法?按照常规,好课有具 体的标准,有一整套的程序。如, 从内容上说,要有教学目标、教学 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组织;从结 构上说,要有导入、复习、过渡、 经过 、练 习、总结、作业;从步骤 上说,要有老师讲、学生读、老师 问、学生答;在教具运用上,要有 录音机、 多媒林 教学平台、小卡片; 从活动教学上说,要有游戏、小品、 唱歌、绘画等。 这些内容与步骤缺一 不可 , 否则就是不完整。 更为严重的 是, 这些内容和步骤都有一定的时间 限制 , 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什么 内容 占多长时间这样的课不是“ 课” , 而是 一道加工产品的工序

2、 ,一切按 部就班, 没有半点生机与活力。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 求真; 教育是艺术, 艺术的生命在于 创新。 教育教学的对象是人 , 是一帮 个性不同、 学识不同、 思维不同的学 生。课堂教学不应该有固定的程式 和方法,理想中的教与学就如 同一 个“ 方圆” , “ 方” 就是一个课室, 一节 课 的 4 0分钟 ,一 堂 固定的授课 内 容; “ 圆” 就是教师、 学生、 教法、 学 法。 教师要在“ 方” 的框架内, 让“ 圆” 变得 最大化 , “ 方圆” 互为一体 , 相融 互通 , 和谐发展 , 这样的教与学, 才 是理想 中的课 堂。要 想构建 出理想 中的课堂, 成就出理

3、想中的学生, 那 么,我们首先要让 自己成为一位理 想中的好教 师。 一 、理念领 先 ,素 质至 上,做一个减负高效的教师 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教师首 先要学习和树立先进的教改理念 , 一 切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减 负高效” , 先行先试。 “ 减负高效” , 一 是既要减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又要 减 去教 师过度 的 分数 质量 负 文 甄 自强 担,个别教师为 了片面追求教 学质 量, 忙于上课 , 疲于辅导 , 结果“ 累 了 自己” , 又“ 苦了学生” ; 二是既要追 求知识传授上的高效,又要 实现 能 力拓展上的高效, 在义务教育阶段 , 尤其是小学,关键在于培养学

4、生浓 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扎实的 基础。 近年来,开平市三埠镇中小学 实施 “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 导,以训练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 主 旋律 ”的 “ 四 主”优 质教 学模 式,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 主,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合作、 勤于实践,勇于探究。教师掌控课 堂,循循善诱 ,充分发挥 点拨 、引 导的作用 。拓展知识 ,启发思 维。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地促进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 个性 的学 习,加强 多种 能力训练 ,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创新教学 ,张扬 激 情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

5、过程是 加 工创新的过程 ,而不是按 图施 工 的过程。 学生是主体, 教师要根据学 生的特点,根据课堂出现的具休情 况,随时调整 自己的教学节奏、 方 法、手段 。如果一味按照 固定的模 式,固定的步骤去上课,那不是教 学, 而是表演。 好课是没有标准的, 是千姿百态的, 是既有预设, 又能创 意生成 的。 实际上 , 只重视知识的移 植的课堂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 浪费,仅仅达到认知 目标的课不是 真正的好课 。 “ 什么是好老师,就是学生喜 欢的老师。 ”学生往往是先喜欢老 师,再喜欢老师 的讲课 。教师要通 过努力工作和不断地改革教学方 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 究地学习。教师上

6、课越来越富有激 情,越来越蕴含智慧,适时制造兴 奋点,适时地引发思考点,学生必 定喜欢老师、喜欢上课,提高教学 质量就会水到渠成。一个让学生喜 欢的教师 ,将是教 师之福。 三、教得好,更要学得 好 。做一个以生为本的教师 现在的课最明显的弊端在于没 有把学生放在 “ 主体”的地位,教 师的 “ 教”与学生的 “ 学”相互脱 节。教师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我如何 教,更应该考虑学生如何学。教师 教得精彩,学生学得更精彩,这样 的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每一 个学生都会有 自己的思想,有 自己 的个性 习惯 , 有 自己的知识层面。 教 师只有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 规律和认知水平,才有可能对学生

7、进行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 一 个优秀教师不但能够让学生 “ 肯学, 愿学” , 更要让学生“ 学会, 会 学”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 样, 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 双手、 嘴 巴、 眼睛, 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 地参与学习,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体验学习的快乐, 获得 心智的发展 使课堂焕发 出生命的 活力。 为此, 开平市三埠镇中小学在 教改方面作 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 践 , 实施“ 三既三又” : 既重视教师教 学质量, 又重视学生身心健康; 既注 重教法研究, 又注重学法指导; 既提 升课堂知识容量,又提升学生实践 能力。 构建“ 评教师, 更评学生; 评效 果, 更评过程” 教学评价标准, 更加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什么,说了 什么, 想了什么, 学了什么和感受了 什么, “ 以生为本、 先学后教” 的教学 理 念得到进一步推广。 ( 作者单位: 开平市三埠中心学校) 本栏责任 编辑龙建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