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课程论文--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寻找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5883163 上传时间:2019-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课程论文--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寻找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课程论文--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寻找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课程论文--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寻找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课程论文--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寻找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文地理课程论文--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寻找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课程论文--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寻找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课程论文--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寻找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文地理课程论文题 目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 寻找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姓名: 陶冶 学号: 1240420043 院系: 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2015年12月9日目录摘要4关键词4引言5一、 人与自然概述5(1) 人与自然的定义5(2) 人与自然的关系5二、 人与自然的问题分析5(1) 人口问题5-6(2) 资源问题7(3) 环境问题7-8三、 人与自然的解决措施8(1) 人口解决措施91、 加强计划生育92、 提高人口素质93、 增强社会责任心9(2) 资源解决措施91、 节约为本92、 能源的多样化利用93、 新能源的开发9(3) 环境解决措施

2、91、 加强环境意识92、 资源消耗由“借贷式”转为“预付式”103、 做到消费无害化10结语10摘要:面对我国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新特点,针对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关系,结合自然辩证法,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积极运用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去,以协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Abstract: in the face of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

3、ironment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aiming at how to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combined with the natural dialectics, on the basi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t view of nature to re-examine and impro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ctively applied t

4、o the practi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a coordinator and natur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o as to realize the harmony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5、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引言: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难题。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口、资源、环境相关联的人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人与自然概述(1)人与自然的概念人与自然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

6、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2)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二、人与自然的问题分析(1)人口问题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同时它也说明了中国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中国目前全部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是每年32亿吨生物性干物质,在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良性运转前提下,合理的人口承载量为68亿人。中国土地资源潜在

7、的自然生产力是每年约72.6亿吨生物性干物质。按温饱计算,其理论上的最大人口承载能力约为1516亿。即使在严格控制人口生育的条件下,中国人口将在2030年达到或接近土地资源最大承载能力对应的人口极限。尽管历届中国政府都将粮食的供应问题作为首要问题,但是时至今日,这一供应问题并没有根本性的改观。客观地说,中国的政府和农民为解决粮食供应问题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面对13亿的供养人口,以及耕地面积不足印度一半,总体产量提高有限,粮食问题仍然是困绕中国政府的头痛问题。人口数量的过度增长造成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配置比例的失衡。在有限的自然资源约束下,过量的劳动力供给造成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根据中国第五

8、次人口普查数据建立的人口仿真模型预测,在未来的20多年里,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将从2000年的8到7亿人,持续上升到2013年的10亿人左右,而且这种上升趋势将持续到2025年。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强制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增长的同时,生产工艺的高技术化使得经济规模的扩张对就业压力的缓解作用日趋衰减,而且自然条件的限制作用使得经济规模无法长时间保持扩张。在这种合力的共同作用下,缺乏现代化生产技能的大量低受教育劳动人口将面临更加黯淡的就业前景。可以看出这就造成了低素质人口在全社会人口比重的逐渐上升,人口总体质量退化。(2)资源问题中国人面对的是这样一幅资源分布图:各种主要资源的人均拥

9、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淡水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8、32和50。与此同时,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预测: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已有1/4的品种供给不足,另有1/4的品种濒临短缺,其中作为经济发展支柱的15种矿产资源中有7种石油、天然气、金、铜、钾盐、铁、煤存在着储量不足和资源缺口,二次能源(石油、天然气、煤)国内供应量与需求量的差额到2010年将达到810;中国的617个城市中已有300多个城市面临缺水,如无重要变化,2010年全国的缺水量将达到7000亿立方米;全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3,其中绝大多数是人工再生林,原始的自然林地几乎殆尽;全国累计的土地退化

10、面积已达16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土地沙化面积平均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草原退化面积高达9,000多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的1/3以上,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高。由于人口迅速增长,高耗能工业广泛建立及能源价格长期偏低,使中国的能源供给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各种预测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能源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将进一步加剧。(3)环境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空气污染大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废气的总排放量均居于世界前列。2010年颗粒物的排放量将分别比1995年多39,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将从1995年的8亿吨增加到20

11、20年的23.8亿吨,2020年氯氧化物的排放量将比1995年增加一倍。据来自中国环保总局的消息称,中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大大超出环境自净能力、近13国土酸雨污染严重。1995年,中国仅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165亿元,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2,酸雨区面积已占到国土总面积的40左右,而且这40的国土几乎全部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根据1998年的数据,中国的废水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五万公里河段中的80由于水质遭到破坏而不能再维持鱼类生存。全国532条主要河流中,有436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过度放牧、乱

12、砍乱伐、陡坡垦耕以及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因素,中国的土地沙漠化问题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近20年来中国土地沙化面积,平均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这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区域面积。如果按照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所确立的定义,则中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高达28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1/3.在华北、东北、西北的三北地区,有80的土地正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荒漠化,整个国家每年因荒漠危害造成的损失高达550亿元。中国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是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无知和僭妄、对于人的欲望无节制的纵容。四、 人与自然的解决措施(1) 人口解决措施1、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把控制人口数量的工作纳入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中。2、提高人口素质。这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3、向全体公民宣传全球环境与发展形势和中国持续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前景和基本对策,增强忧患意识,树立人类与自然共生、环境与发展协调共进的整体观念,明确持续发展的目标,增强全社会对持续发展的信心和责任感。(2)资源的解决措施1、节能为本,人们没有把节能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消费模式方面不加选择地模仿西方,更有甚者以奢侈、豪华为荣。其实,节能本身就是一种能源,而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