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7中考语文 专题5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803945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6.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7中考语文 专题5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北省2017中考语文 专题5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北省2017中考语文 专题5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北省2017中考语文 专题5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北省2017中考语文 专题5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7中考语文 专题5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7中考语文 专题5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复习(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五 考点一考点三 关联词语运用 考点二 近义词辨析 典例1(2015河北3分)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 , 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我和她是初 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 , 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 D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 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考点一 成语运用 C 学

2、中考高频频考点例析揭秘河北真题 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做这类题时,首先看清楚题干要求, 是选择“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然后准确地理解成语的意思, 并把成语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来辨析。C项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 诗,本指难辨兔的雌雄,后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用来形容天气变化多端显然不恰当。 成语误用“六判断”法 成语的误用大致有以下六种情况:望文生义,指从字面上来理解成 语,因理解错误而误用成语。如“文不加点”“万人空巷”“屡试不 爽”“七月流火”“明日黄花”等。 搭配不当,成语适用对象和范围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如“炙手可热 ”“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等都有固定的搭配。 褒贬失当,要注意

3、其感情色彩,以便正确运用。如“处心积虑”“ 趋之若鹜”“吹毛求疵”等成语只能用于贬义;“叹为观止”是褒义 。 方法点拨 语意重复,看语境中有没有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或矛盾 。如有了“销声匿迹”,就不能再出现“隐藏”等。 张冠李戴(对象、范围、场合)。如:刘大妈满心欢喜,又让座又 倒水,她多么希望这对反目成仇的兄弟能早日破镜重圆啊。“破镜重 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用在兄弟之间不当。 意思相反。如:尽管遭遇了许多挫折与打击,但他还是一反既往地 微笑着面对生活。“一反既往”指完全与从前相反,应用“一如既往 ”。 方法点拨 (2016河北中考预测摸底卷3分)下列句中加线词语使用恰当

4、 的一项是( )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 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C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 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根 深蒂固了。 练练 随堂巩固训练训练 练会河北模拟 一、成语运用 D 1 点拨 A 中“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 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而句中是向老师请教,故不当;B中 “莘莘学子”的意思是众多的学子,用在句中不当;C中的“虚 张声势”指假装出强大的气势,用在句中不当。 点拨 (2016河北预测综合模拟卷2分)下面句子

5、中加线的成语运用不正 确的一项是( ) A不深入生活,只坐在屋子里冥思苦想,闭门造车,是无法写出好 作品的。 B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的数学成绩终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 C这里的植被保护得非常好,野花姹紫嫣红,各种灌木应有尽有, 高大的乔木绿荫如盖走在林荫道上,人们会感到目不暇接。 D是什么把全世界的中华儿女凝聚在一起?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的中华文化。 B 2 点拨 “登峰造极”比喻水平达到最高点,不能形容成绩的提高。用在这 里与句意不符。 (2016沧州一模改编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莱特兄弟说他们能造飞行器时,人们都认为他俩异想天开。 B. 正是因为郭明

6、义同志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使他在平凡的岗 位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C. 由于准备不充分,这次比赛我们无功而返。 D. 享受阅读,往往会让精神生活枝繁叶茂、花团锦簇。 3 B 点拨 自命不凡:自以为很了不起。含贬义,用在此处修饰“崇高理想” 显然不恰当。 返回返回 典例2(2011河北3分)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 一项是( ) (1)春天来了,天气 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树枝上也绽出了 嫩芽。 (2)我和同行的人谈起这件事,大家的 并不十分强烈。 (3)这篇文章段落之间 自然,前后相互照应,结构十分严谨 。 A逐步 反映 过度 B逐渐 反应 过渡 C逐步 反应 过

7、渡 D逐渐 反映 过度 考点二 近义词辨析 B 学 中考高频频考点例析揭秘河北真题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深入分析两 个近义词在词义上的细微差别。“逐渐”和“逐步”均表程度或数 量随时间慢慢增加或减少。但在表无明显的阶段性变化,或很自然 的变化时,用“逐渐”而非“逐步”,所以“逐渐”用在此处正确 。“反应”指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 。而“反映”侧重指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这里只能用“反 应”。“过渡”指事物由一个阶段或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 个阶段或状态。“过度”指超过限度,这里只能用“过渡”。 近义词辨析“四看”法 看词义,从词义的轻重、

8、范围的大小、词义的侧重点等方面来辨 析近义词。先确定词义相同的部分,然后对相异的部分进行比较辨析 ,判断其“异”在何处,最后再考察语境,看一看应当选用哪个词。 如“反映”与“反应”的区别在于“应”和“映”,把握这两个字的 区别就能很好地区分了。 看搭配,从词语的搭配对象上来区分近义词,如“侵犯”可以和 “主权”“利益”“领海”等搭配,“侵占”一般与“土地”“财产 ”等搭配。 方法点拨 看色彩,从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的区别上来辨析近义词,如“ 果断”与“武断”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断”表示考虑问题或处理问题能 及时坚定地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定,是褒义词;“武断”指言行主观片面 ,含贬义。 看语法

9、,看词语在句子中能作什么样的成分。 “阻挡”和“障碍”都 有阻挡、妨碍事物发展进行的意思。但“阻挡”是动词,在句中一般作谓 语;“障碍”是名词,在句中一般作主语或宾语。 二、近义词辨析 (2016邯郸一模3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 一项是( ) (1)生命假如给予你的是一颗柠檬,不要抱怨,下_把它榨成 一杯柠檬汁吧。 (2)学会改变生活,学会品味沧桑,方可无悔青春,无憾岁月的 _。 (3)大度不是退让,而是谦逊,它能_一个民族的气质。 A功夫 消逝 反映 B功夫 消失 反应 C工夫 消失 反映 D工夫 消逝 反应 1 A 练练 随堂巩固训练训练 练会河北模拟 (2016石家庄裕

10、华区一模3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毋庸_,我们的省会石家庄也有着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和 丰富的旅游资源。 (2)物候观测数据_气温等条件的综合和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 影响。 (3)传统书信_了太多的文化内涵,这是如今的微信所无法比 拟的。 A质疑 反映 承担 B置疑 反应 承担 C质疑 反应 承载 D置疑 反映 承载 2 D 点拨 (1)句,“质疑”和“置疑”都有提出疑问的意思,“置疑”多用于否 定式,故填“置疑”;“反应”的义项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 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 ”侧重指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根据语

11、境,(2)句横线处填“反 映”。再运用排除法,可得出答案。 返回返回 沙漠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单独出去,这与沙 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 在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 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动物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 ,对兀鹰 来说, 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 但是 只要 B.所以 因此 只要 C.因为 因此 如果 D.所以 但是 如果 典例3(2016河北中考考试说明题型拓展) 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考点三 关联词语运用 C 学 中考高频频考点例析揭秘河北真题 该题是对关联词语运用的考查。这个语段由三句话组成。第二 、三句是对第一句

12、中的“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 少单独出去”的原因的解释,故第一空应填表原因的关联词“因为 ”;第二、三句是因果关系,第二句是“因”,第三句是“果”, 故第二空应填关联词“因此”。“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 作”属于假设关系的复句,故第三空应填表假设的关联词“如果” 。 方法指津 方法点拨 关联词语联词语 辨析“五注意”法 中考试试卷考查查关联词语联词语 大都从两个方面命题题:在句子中填写关 联词语联词语 ;判断在具体语语境中关联词语联词语 运用得是否恰当。要做好 关联词语类试题联词语类试题 ,我们应们应 注意并思考五个问题问题 :关联联是否明确 (如“不管”“尽管”“不是就是

13、”“不是而是”等); 搭配是否恰当(如“只要就”“只有才”等);关联联 词语词语 是否完整;关联词语联词语 的位置是否恰当;关联词语联词语 所表示 的逻辑逻辑 关系与分句间间的关系是否一致。 (2016河北中考预测综合卷2分)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 是( ) 中国书法_,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书法以美的点画、字形 和章法传达了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研习、欣 赏书法作品,_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_能增进对民族文 化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_的审美情趣。 A独具匠心 虽然 但 精致 B源远流长 不仅 还 高雅 C博学多识 既然 就 典雅 D博大精深 不管 也 优美 3 B 三、关联词语运用 练练 随堂巩固训练训练 练会河北模拟 点拨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第三句“增加书写的美感”和“增 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之间是递进关系,所以用“不仅 还”这组关联词语,排除ACD三项,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