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800390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药物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药物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药物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药物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解读(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一章 药物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 第一节 毛细管电泳分析法 一、简介 1、定义: 在电解质溶液中,位于电场中的带电离子在电 场力的作用下,以不同的速度向其所带电荷相反的 电极方向迁移的现象,称之为电泳。 1981年,Jorgenson和Luckas,用75m内径石英毛 细管进行电泳分析,柱效高达40万/m,促进电泳技术发 生了根本变革,迅速发展成为可与GC、HPLC相媲美的崭 新的分离分析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 2、 HPCE的优点: (1) 毛细管中心与外界的距离很短,电泳产生的焦耳热 很快被散去,有效防止电泳条带的扩散。 (2) 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 (3) 电极液用量少,不破

2、坏生物样品,检测灵敏度高, 用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灵敏度可达10-19g (4)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二、毛细管电泳仪 三、主要分离模式 1、毛细管区带电泳 主要用于离子状态存在的样品 (1)分离原理 几个基本概念: n偶电层 (Electric Double Layer,简称EDL) n电渗流:在高电压下,由于液固界面的双电层的存在,组成 扩散层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导致毛细管中的溶液整体向负 极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渗流,用EOF表示,其速度表示为 eo表示。 n电泳淌度:溶质在给定缓冲溶液中,单位时间在单位电场下 移动的距离。用ep表示,其速度用ep表示。 n表观淌度 ap:实

3、际测得的电泳有效淌度和电渗流淌度 的矢量和 ap= ef+ EOF n表观迁移速度:离子在实际分离过程中的迁移速度 ap=ap E (2)各种电性离子在毛细管柱中的迁移速度为: + =电渗流 + +ef 阳离子运动方向与电渗流一致; - =电渗流 - -ef 阴离子运动方向与电渗流相反; 0 =电渗流 中性粒子运动方向与电渗流一致; 2、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CC) 主要用于电中性物质的分离 n分离原理:在缓冲溶液中加入离子型表面活性 剂,形成胶束,被分离的物质的水和胶束两相 分配,各溶质因分配系数差异而被分离 n3、毛细管凝胶电泳(CGE) 是毛细管自由溶液区带电泳派生出的一种电 泳方式

4、,用多孔性的凝胶或其它筛分剂作 介质,网状结构,按分子的大小分离。主要 用于分析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 4、毛细管等速电泳 5、毛细管等点聚焦电泳 6、毛细管电色谱(CEC) CE与HPLC的有机结合。CEC可看成是CZE的 空毛细管被色谱固定相填充、涂布或键和的 结果,在毛细管两端加高压直流电压,以电 渗流代替高压泵推动流动相。 第二节 质谱(Mass Spectrum, MS) 定义:质谱法是通过将样品转化为运动的气态离子并按 质荷比(MZ)大小进行分离并记录其信息的分析方法。 第二节 超高效液相色谱及其应用 一、超高效液相色谱(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

5、hromatography, UPLC) 一种基于小颗粒填料的液相色谱技术。 n 要求:高效快速的分析 n 对液相色谱技术的要求也不 断提高,单从技术角度的改进 已经不行,或者说必须从理论 高度对液相色谱重新认识。由 此,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 概念得以提出,将HPLC的极限 作为自己的起点。 二、理论基础 n在高效液相色谱速率理论中, Van Deemter方程 式的简化表达式: n如果仅考虑固定相的粒度 对 的影响,其简化方 程式可表达为: 首先颗粒度越小柱效越高;其次每个颗粒度尺寸有自己的最佳柱效的流速;最后, 更小的颗粒度使最高柱效点向更高流速(线速度)方向移动,而且有更宽的线速度

6、 范围。所以降低颗粒度不但提高柱效,同时也提高速度。使用更高的流速会受到色 谱柱填料耐压及仪器耐压的限制。反之,如果不用到最佳流速,小颗粒度填料的高 柱效就无法体现。另外,更高的柱效需要更小的系统体积(死体积)、更快的检测 速度等一系列条件的支持,否则小颗粒度填料的高柱效同样无法充分体现。 要真正创建一个全新的分离科学领域 UPLC,必须 解决以下问题: 1)要解决小颗粒填料的耐压问题,第二要解决小颗粒 填料的装填问题,包括颗粒度的分布以及色谱柱的结 构。 2)高压溶剂输送单元(超过15000psi)。 3)完善的系统整体性设计,降低整个系统的体积,特 别是死体积。并解决超高压下的耐压及渗漏问

7、题。 4) 快速自动进样器,降低进样的交叉污染。 5)高速检测器;优化流动池以解决高速检测及扩散问 题。 6)系统控制及数据管理,解决高速数据的采集、仪器 的控制问题。 三、UPLC技术与特点 (1)新型色谱填料及装填技术 杂化颗粒技术(Hybrid Particle Technology HPT ) Waters公司的ACQUITY UPLCTM使用了更严格的筛分 技术使1.7祄填料的分布很窄 ,并且使用了全新筛板(专利 申请中)及其他色谱柱硬件( 柱管及其连接件),在超过 20000psi的压力下装填。 (2)超高压液相色谱泵 (3)自动进样器 为了降低死体积、减少交叉污染,自动进样器的设

8、计使用了 许多新技术,例如针内针样品探头、压力辅助进样等等。 n减少死体积,降低谱 带扩展 n快速自动取样 n低扩散、低交叉污染 外针刺破密封,内针插入样品容器底部吸取样品可达到微 量取样(L取样) (4)高速检测器 UPLC光导检测器流通池示意图 四、UPLC的特点 分析速度快 灵敏度高 分离度好 超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的 优 点 0.00 0.04 0.08 0.12 0.16 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 1. Thiourea - 0.430 2. toluene - 1.034 3. propylben

9、zene - 1.742 4. butylbenzene - 2.413 5. hexylbenzene - 5.058 样品的组份数:5 5m颗粒度 完全分离时间:6.00分钟 0.20 0.24 1. Thiourea - 0.046 2. toluene - 0.088 3. propylbenzene - 0.137 4. butylbenzene - 0.182 5. hexylbenzene - 0.360 UPLC AU 0.00 0.10 0.20 Minutes 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550.60 UPLC HPL

10、C 样品的组份数:5 1.7m颗粒度 完全分离的时间:0.60分钟 UPLC的速度提高了! 增加了样品 的通量 0.00 AU 使用1.7m颗粒度的填 料增加灵敏度 可看到更多 的样品信息 AU 0.000 0.004 0.008 0.012 0.016 0.020 Minutes 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 1.7 m AU 0.000 0.010 0.020 0.030 0.040 0.050 Minutes 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 AU 0.000 0.010 0.020 0.030

11、0.040 0.050 5.0 m 0.024 恒定柱长时;UPLC的灵敏度提高1.7倍(170%)! n示例: 第三节 手性HPLC技术与应用 一、手性药物拆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类 1. 间接法拆分对映异构体即衍生化试剂法( CDR) 2. 直接法拆分对映异构体 手性固定相法(CSP)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CMP) 采用非手性固定相 二、拆分原理及特点 1. CDR (R) SE + (R) SA (R) SE (R) SA (S) SA (R) SE (S) SA n手性衍生化特点: 1.需要高光学纯度的手性衍生化试剂; 2.反应繁琐费时; 3.衍生化反应速率重现性较差 4.只需使用价格便

12、宜、柱效较高的非手性柱 5.衍生化过程可同时纯化样品 2. 手性流动相拆分法(CMP) 又称手性添加剂法,这种拆分法是在流动相中加 入手性试剂,利用手性试剂与各对映体结合的稳定常 数不同,以及药物与结合物在固定相上分配系数的不 同来进行分离。 优点:优点:此法不需昂贵的手性柱,亦无须进行柱 前衍生,手性添加剂可视要求而更换,使用比较方 便。 其中主要应用的有:配体交换型手性添加剂、环 糊精添加剂、手性离子对添加剂。 3. 手性固定相拆分法(CSP) 利用手性固定相与对映体消旋物相互作用, 其中一个与手性固定相生成不稳定的短暂的对映 体复合物,使两种异构体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 不同,从而得到分离

13、。 用于色谱分离的手性固定相已经被大量研究, 已有100多种液相色谱固定相被商业化。目前所研 究的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有 7大类。 其中主要应用的有:Pirkle型CSP、环糊精CSP 、手性聚合物CSP、蛋白质CSP 。 CSP种类作用机理应用 Pirkle型 CSP 主要有 -碱型(带带推电电子取代基 )手性固定相、-酸型(带带吸电电子取 代基)手性固定相,以及氨基酸类类手 性固定相 氨基酸、 乙内酰脲酰脲 、 内酰脲酰脲 、 胺类类、 醇类类及硫醇类药类药 物对对映 体 拆分 环环糊精CSP 环环糊精的手性识别识别 主要来自环环内腔 对对芳烃烃或脂 肪烃类侧链烃类侧链 的包容作 用,

14、以及环环外壳上的羟羟基与药药物对对 映体分子发发生氢键氢键 作用 一环环糊精:适用于大多数药药物 一环环糊精:适用于相对对分子质质 量小于200的药药物 一环环糊精:适用于较较大相对对分 子质质量药药物 手性聚合物 CSP 一类:天然的多糖衍生物纤维素和 直链淀粉 另一类:高分子化合物 对对醇、酸、酮酮、酯酯、含P或S的 药药物有良好的手性识别识别 能力 。 蛋白质质CSP 可识别药识别药 物对对映体在蛋白质质的结结合 位点而达到手性分离 可直接分离许许多药药物,如硫喷喷 妥因、 心得怡及阻滞剂剂等 CSP的特点 1.适用范围广 2.制备分离方便 3.定量分析的可靠性高 4.价格昂贵 第四节

15、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主要问题有两大方面: 1、如何实现接口,降低压力使色谱柱的出口与 质谱的进样系统连接,达到两部分速度的匹配 ; 2、除去色谱中大量的流动相分子。 n分子分离器连接 (主要用于填充柱) 从气相色谱来的载气和样品离子经一小孔加速喷射入喷射腔中 ,小分子的载气由于扩散速度较快,被真空泵抽除,而被测物 分子量大将在惯性作用下继续直线运动而进入捕捉器。 n直接连接法(主要用于毛细管柱) 在色谱柱和离子源之间用长约50cm,内径0.5mm的不锈钢毛细管 连接,色谱流出物经过毛细管全部进入离子源,这种接口技术 样品利用率高。 n开口分流连接 该接口是放空一部分色谱流出物,让另一部分进入质

16、谱仪,通 过不断流入清洗氦气,将多余流出物带走。此法样品利用率低 。 一、气相-质谱联用(GC-MS) 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n关键是LC 和MS 之间的接口装置。 n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大气压电离(Atmosphere pressure Ionization,API)源包括: A. 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源 B.大气压化学电离(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APCI) 电喷雾电离源(ESI) 电喷雾离子化分为三个过程: 形成带电液滴 溶剂蒸发和液滴碎裂 形成气相离子 毛细管2-4kV 离子从液滴表面 蒸发出来 - - + + + - + + + + - 含各种离子的液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随着液滴的挥发,电荷密度增 大, 离子集中到液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