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五段式”教学模式探析——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5794938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范院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五段式”教学模式探析——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师范院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五段式”教学模式探析——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师范院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五段式”教学模式探析——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师范院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五段式”教学模式探析——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师范院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五段式”教学模式探析——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范院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五段式”教学模式探析——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范院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五段式”教学模式探析——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范院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五段式”教学模式探析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高等教育学论文师范院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五段式”教学模式探析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 李金国 蒋蓉 摘要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其特征表现在主体多元性、民主平等性、教学生成性、形式多样性、目标整全性。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对师范院校课程实施教学模式的改革, 是当前教师教育课程变革与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内在要求,为此,文章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开展了“五段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即“理论讲授-问题研讨-听评研析-实践运用-总结反思”,分别侧重认知性、合作性、理解性、迁移性、反思性训练,以实现“环节一体化、训练

2、全面化”,促进高素质的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 关键词 师范院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五段式”;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 作者简介 李金国,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高校哲社重点研究基地“小学教师教育研究基地”成员,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长沙410205);蒋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教师教育(长沙410205) 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师范院校小学语文教学论参与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013537);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高中起点本科公费定向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机制研究”(15K0

3、29)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教师教育课程“实践取向”和“能力为重”基本理念的大力倡导,以及教育部关于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的逐步开展,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在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上呈现出改革相对滞后的状况,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对该课程实施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 有利于摒除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从而适应卓越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要求。 一、“参与式”教学理念辨析 “参与式”教学思想的探讨自古就有,西方可追溯至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而在我国,则可溯源至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从国内外的教学论流派来看, 杜威的“从做中学”、布鲁纳的“发现法”原理、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

4、、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等,都包含“参与式”教学的思想见解。在当下关于卓越教师培养的背景下,师范院校必然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实施变革,而古今中外的“参与”教学思想理当成为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共识。 “参与式”教学理论的真正建立起源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我国从20 世纪90 年代后开始重视,21 世纪后关于“参与式”教学的研究很多且观点迥异,有的认为是一种教学理念,如“大学参与性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是大学教学的根本性存在方式,其核心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1。有的认为是一种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是国际上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引导学习者调动已有的经验与同伴合作、交流,一起寻找、分析、解

5、决问题,以提高师生的批判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2 也有的综合二者,认为“参与式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方法。它首先是一种体现民主、平等、参与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任何教育理念都必须以教学方法为载体表现为某种教学方法的运用”3。还有的热为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但笔者认为,“参与式”教学更契合为教学理念。若是仅仅将“参与”作为一种方法或模式来使用,极易陷入行为主义方法层面的工具性运用,导致盲目排斥讲授教学的价值与意义;还可能产生唯学生主体的“学生中心论”, 忽视教师指导和引领的作用等弊端。所以从理念上界定“参与式”教学更契合其内在属性,它强调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引领学生实现知

6、识的建构、情感的体验及能力的培养。由此,本文提出的“五段式教学模式”,是指基于“参与式”教学的理念而开展的课堂教学实践模式。 二、“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特征阐释 关于“参与式”教学的特征研究同样很多, 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概括出不同的特点,有学者从教学设计上把“参与式”教学的特征概括为:多元性、整体性、开放性、交互性、协作性、差异性。4 也有学者从教学模式出发认为“参与式”教学主要特征有:坚持以参与者为中心,坚持平等公正原则,坚持以活动为基础,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5 还有学者结合具体的大学教学的情况认为“参与式”教学具有生成性、合作性、开放性、整体性特征。6 结合以上研究,并通过对教学要

7、素的全方位分析,“参与式”教学的基本特征表现在: (一)主体多元性 传统教学观念中,师生之间的交往是在主体性视角观念下构建的交往范式,依次产生了“教师主体学生客体”、“学生主体教师客体”以及“双主体”三种观点。但不管是哪种观点都是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下来确定师生之间的关系。在第一种观点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他不仅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同时决定教学方式的运用及教学目标的设定。教 构成教学活动的核心,学依附于教。”7 而第二种观点则反过来,“教”依附并服务于“学”。第三种观点表面上看凸显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 但事实上,它将“教”与“学”分离,并构造了一种脱离实际的在“教”之中的“学生客体”以

8、及在“学”之中的“教师客体”的“双客体”观点。在这种观点下,师生之间往往处于主客体之间的不对等的关系状态,而这种“不对等性总使客体的参与成为一种被动的和附属性的参与”8,教师和学生之间易形成“控制与被控制”的交往形式。而实际上师生之间的参与交往不是主客体间的认知学习过程,而是主体间的交互交往, 所构造的是一种“我你”的交互性交往关系,在这种关系中,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地参与教学过程,共同作为整体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参与主体而存在。除此之外,师生与作为教学内容的文本之间, 也不是传统认识论认为的主客关系,而是一种意义关系,是“我”与“你”的理解和对话的关系。“文本是一种语言,也就是说,它像一个你一样自

9、身说话。它不是一个客观的对象,而更像对话中的另一个人。”9 因此,在“参与式”教学下,参与主体是多元的,他们构成主体间相互的“我你”关系,而非主客二分的“我它”关系。 (二)民主平等性 如前所述,在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下的师生关系导致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我它”的关于利用、控制的关系范式,但在“参与式”教学下,师生角色及关系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助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则是作为课堂教与学的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是教学内容的主要参与和建构者。由此师生之间是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相互之间“互不混淆,互不同化,彼此在一个平面上不停地倾听着,从而构成了真正的对话关系”10。正是这种主体间性的

10、确定,“参与式”教学保证了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的确立,反过来,也正是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确保了良好的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的创设,并促成师生主体之间保持各自独立的品格并开展全面的有效的对话交往。 (三)教学生成性 “教学实践是课程直接作用于学生并促进学生发生预期变化的最基本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核心任务是作为课程与学生的中介,基于对学生、课程、教学条件的分析,创造适合学生理解、掌握课程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程的内容, 达成课程目标。”11 可见,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以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为宗旨,通过教学目标、过程及方法的预设而构建起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和程序,而在这种方式下展开的教学往往忽视学生

11、主体性的积极参与和发展,忽视真实教学活动的生动性、情境性,造成对教学的僵化理解。而事实上,教学并不是一种线性的关系,而是充满着各种丰富的不可预知的变化。因此,“参与式”教学强调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倡导教学过程的丰富性与生成性。这种教学“既是教学中各因素积极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素质的生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确定性、因果性、预成性、可控性,也有不确定性、非因果性、生成性、不可控性”12。不难发现,传统的教学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但是在“参与式”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在承认前者存在价值的前提下更重视后者,关注课堂教学中师生能动性的发挥, 学生个性的发展,突出教学的非线性、具体

12、性、生动性与创造性。 (四)形式多样性 传统教学由于对理论知识的强调而重视课堂讲授的教学形式,而“参与式”教学则突出以活动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它倡导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如问题讨论、角色扮演、分组辩论、观摩评析、案例研讨、小组磨课、合作试教、情景教学、活动探究等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与教师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学生知、情、意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参与式”教学并不以教师是否组织活动及学生是否参与活动为标准来判定,其实,参与教学的形式从教学方法上看, 可讲授、讨论、观摩,也可游戏、探究、实验、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从教学组织形式上看,可个人自主学习,也可小组合作、组

13、间竞赛、班级讨论、师生合作探究等。可见,形式是多样化的,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要以贯彻和落实“参与教学”理念为目的。 (五)目标整全性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以获取课程知识为主要目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前提,在这种主知性的课程观念下,知识衍化成工具化的功利存在, 成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由此而变成与人的情感、需要、意志和生活完全隔绝的东西。而学习过程也演变为在固定时间内认知与记忆知识的过程,教师也大多忽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等非理性的要素,漠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生命主体意识介入的体验过程。而从根本上说, 学生的发展“除了知识与能力的获得,精神生命的成长

14、也是整体性发展的重要部分”13。“参与式”教学反对那种对学生主体性情感、意志、个性的漠视,它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更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14, 在于通过自主的积极的参与而实现个体情感、态度、生命的整体融入和敞亮。 三、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 “五段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关注和研究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旨在培养卓越的小学语文教师从而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优秀的教育教学能力。然而,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呈现出重理论阐述、轻实践指导,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重课内学习、轻

15、课外实践,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等弊病。这些弊端导致师范生在学习该课程后,并不能深入理解专业理论知识,不能有效运用理论指导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以致难以胜任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要求。因此,在“参与式” 教学理念观照下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既是该课程内在的实践品性的诉求,更是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呼吁。为此,我们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采取”五段式”教学模式对该课程进行教学变革。所谓“五段式”教学模式即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及内涵特征,通过“理论讲授(认知性训练)问题研讨(合作性训练)听评研析(理解性训练)实践运用(迁移性训练)总结反思(反思性训练)”五个一体性环节,实现全方位训练,促进师生主体共同参与,达成多维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 (一)理论讲授,突出认知性训练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首要介绍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等问题, 如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小学语文教材、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问题,除此之外,还包括小学语文教师、小学生为了完成小学语文教与学的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的方法等。这些内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