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201906130222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5748713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20190613022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20190613022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20190613022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20190613022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20190613022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2019061302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20190613022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 )A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B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C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D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2很多成语典故源自春秋战国时期,如卧薪尝胆、围魏救赵、奇货可居、唇亡齿寒、毛遂自荐、朝秦暮楚、百家争鸣等等。这些成语典故反映出当时( )A经济大发展 B政治大动荡C文化大繁荣 D社会大变革3西汉

2、中期,有一位书生欲去长安投考太学,他做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 )A诗经 B春秋 C韩非子 D礼记4.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观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5“你们想让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应该怎么对待别人。”下列各项所述于此相近的是( )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6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

3、,而慈母有败子。”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 )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蕴含深刻的哲理,它最可能出自(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8学者信力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开放和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时代是一个黄金的时代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材料反映的是( )A.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儒家思想开始处于独尊地位C.传统主流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D.促使“三教合一”现象出现9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

4、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原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10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 )社会发生巨变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儒家思想形成正统地位A B. C. D.11.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 )A“兼爱”和“尚贤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12.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

5、.墨家思想13.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B.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 D.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14.黄帝内经提出了“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来考察人体生理病理的方法。与此相吻合的思想是( )A.人定胜天 B.君权神授 C.天人感应 D.存天理灭人欲15.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

6、言”。这种文化政策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16.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B孟子“性善论”C老子“无为”思想 D墨子“兼爱”思想17.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18.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

7、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19.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20.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的共同点是()A相信除人之外神的力量B约束人类无尽的欲望C通过宗教感化引人向善D为专制中央集权服务21.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下列文献,不可能列入他们研讨范围的是( )A诗经 B春秋 C礼记 D四书集注22.2013年7月16日清华大学4000多名研究生在校体育馆上了“最后一课”,校长陈吉

8、宁的临行叮嘱聚焦于两个字:良知。良知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社会道德的底线,就是要知耻、知愧、知恩。我国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要“致良知”、“知行合一”。该思想家是( )A孔子 B朱熹 C王阳明 D王夫之23. 将粘土刻成一个个单字,烧硬后用于排版印刷,印完一版,单字可以卸下以备再用。此项技术最早记载于( )A. 史通 B. 农政全书 C. 农书 D. 梦溪笔谈24“(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初25.古代中国的发明多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经验和生活体验。下列与发明火药密切相关的活动是( )

9、 A耕作 B采矿 C铸造 D炼丹 26.宋朝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种现象得益于:( )A造纸术的改进 B雕版印刷术的推广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王祯发明木活字27.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材料中的三种东西”分别是指()A甲骨文、造纸术、指南针 B印刷术、青铜器、指南针C书法、火药、指南针 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28.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影响巨大,其中,东汉蔡伦最大的贡献是( )A发明指南针 B发明活字印刷术 C发明

10、火药 D改进造纸术 2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雕版印刷泥活字转轮排字盘金属活字B.雕版印刷泥活字金属活字转轮排字盘C.雕版印刷金属活字泥活字转轮排字盘D.雕版印刷转轮排字盘泥活字金属活字 30.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其中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C指南针 D火药 二非选择题(共3个题,31题10分,32题18分,33题12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0分)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

11、以道,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材料二: 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请回答: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历代封建统治者尊崇并不断抬高孔子地位的原因(2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作用的认识(4分)。32.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古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年代科技发

12、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l-400年452862%1738%公元40l-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l-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l-1840年472194%45396%材料二: 传教士们用汉语或满语讲解主要天文仪器、数学仪器的用法,讲解几何学、静力学、天文学、化学、解剖学,即拉丁文、西洋乐理乐器、西洋绘画等。康熙皇帝认真听讲,反复练习,亲手绘图。其热爱科学的强烈感情与勤奋学习的热忱,令传教士惊叹不已。康熙帝集满汉文化于一身,却始终是中国文化的肩荷者。他走进了世界的无涯学海,涉猎新鲜的自然科学却用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古圣人垂世立教之心。康熙

13、帝在平定三藩叛乱后,鼓励云南开采铜矿:“听民开采”。为吸取明末矿徒造反他又下令各地矿场“永兴封闭”。平定台湾后,他下令实行开海政策,遇有海寇转而禁海。他曾为天主教正名,为传教士表功,促使现教堂倍增教徒众多,教徒不乏皇亲国戚、八旗将领。康熙帝下令逮捕不法传教士,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播。清史十五讲清华出版社出版(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变化的趋势(2分)。并据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变化的经济根源(4分)。(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熙帝学习欧洲科学文化的动机(4分)。并分析康熙帝统治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及其原因。(8分) 3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材料一: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向21世纪的科技材料二: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玉米),到鸦片战争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