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Word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5747737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Word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 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7-2018学年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 理 试 卷 命题人:迟令峰 审核人:侯彧 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第I卷(单选题

2、,共30题 共45分)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一省道从该地南部经过,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四地中,与其各自正南方的过境省道之间的地势落差最小的是A B C D2寒假期间,某研学小组成员到该地考查,返程途中看到了太阳落入地平时的美景,则最有可能欣赏到此景观的地点是A B C D2016年11月18日14时7分,“神舟十一号”飞船圆满完成预定任务,返回舱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安全着陆,两名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平安落地,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30多天的新纪录。据此回答34题。3. 远在巴西圣保罗(西三区,不考虑夏令时)的留学生在当地观看返回舱落地直播的时间约为 A.18日3时7分 B.19日1

3、时7分 C.18日9时7分 D.17日3时7分4.选择内蒙古自治区作为飞船着陆场的原因是气候湿润 地形平坦 草场广阔 人口稀少A. B. C. D.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用于指导农业耕种时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轨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即是一个节气。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如“芒种”一般在6月6日。下图为某年5月25日我国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和收获进度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芒种”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仅按此义,图示的时空位置正值“芒种”的是A甲B乙C丙D丁6二十四节气在公转轨道上都相隔15但

4、时间间隔不一定相同,其影响因素是A黄赤交角的存在 B地球公转的方向C地球公转的周期 D地球公转的轨道下面分别为“我国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台湾省地形图”。据图完成79题。7.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陆位置 D.地形8.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陆位置 D.地形9.导致甲地附近的等值线向南突出的根本原因是A.纬度位置 B.天气状况 C.海陆位置 D.地形2017年,智利中部广大地区山火频发,被烧毁的林地超过15万公顷,威胁多处城镇和民众生活区。连续的森林大火造成智利中

5、部广大地区浓烟滚滚,遮天蔽日。下图为2017年智利火山主要发生区位置。据此完成1011题。10.从气候角度考虑,该地山火易发的时间为A.12、1、2月 B.3、4、5月 C.6、7、8月 D.9、10、11月11.下列关于山火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短期影响说法正确的是昼夜温差减小 地表径流减弱 土壤透水性减弱 生物多样性增加A. B. C. D.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13题。12该日为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13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A自西南向东北 B自西向东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向西2018年1月3-4日,

6、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汉北部、山西南部等地出现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截至6日5时,上述地区积雪深度1015厘米,局地超过20厘米。据气象部门预测,6-8日的雪线南界比3-4日偏南。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6日2时天气系统图。据此完成1415题。14此时,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遭受雨雪天气侵袭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56-8日的雪线南界比3-4日偏南的主要原因是A暖气团水汽含量增加 B暖气团北上速度加快C冷气团南下升温剧烈 D冷气团势力更加强盛“丁”字坝是一段伸入河水(或海水)中的堤,与堤岸呈“丁”字形(如下图所示),可减缓近岸水的流速。据此完成1618题。 16下图所示、

7、四处最需建“丁”字坝的是A B C D17“丁”字坝建成后A河流淤积加剧 B河流水位下降,减轻洪涝灾害 C河岸侵蚀加剧 D河道中心通航能力增强18.黄河济南北部某铁路桥附近多“丁”字坝,其主要作用是A防洪 B减淤 C护堤 D防凌下图是世界某区域某季节沿岸洋流流向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0.甲洋流附近海域鱼群相对较多,主要是因为该海域A处于寒暖流交汇处 B位于大河入海口C夏季深层海水上涌 D季节变化很显著下图为“我国新疆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内霍尔果斯(8029E,4414N)境内某低山丘陵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不同时期形成的同类型岩层采用同

8、一图例表达)”。据图回答2123题。21.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背斜、向斜、地堑、断层 B.向斜、向斜、地垒、断层C.背斜、向斜、背斜、断层 D.向斜、向斜、背斜、断层22.M附近的岩层接近垂直方向,并与两侧的岩石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原因可能是A.外力侵蚀 B.外力沉积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23.甲山的表层出现了黄土及黄土状物质,其形成原因可能是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岩浆活动 D.地壳活动下图为我国某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及现象示意图,图中、为该地区主要的植被自然带,图中左上方给出了M山对应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带谱。据图回答2426题。24.上图中、所对应的植被自然

9、带分别为A.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B.森林草原带、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C.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草原带、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落叶阔叶林带25.导致该地区植被自然带呈现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变的主导因素为A.地形 B.太阳辐射 C.夏季风 D.地表径流26.导致同一个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在M山东、西两坡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为A.水分 B.太阳辐射 C.热量 D.坡度“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面对人口红利消失,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实行普遍二孩政策,读我国的人口

10、红利图,完成 2728题。27中国人口红利最大年份大约出现在A1958 年 B1994 年 C2012 年 D2021 年28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A人口数量减少 B人口年轻化显著C青壮年负担加重 D人口出生率降低下图为封闭式(甲图)和开放式住宅区规划模式(乙图)示意图。完成 2930题。29与封闭式住宅小区相比,开放式住宅小区最大的好处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提高住宅建筑密度 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A B C D30在开放式住宅区内,可布局较多的A商业中心 B商业网点 C医院 D幼儿园第卷(综合题,共3题 共55分)3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11、马达加斯加岛气候的区域差异显著,只有少量小型食肉动物。环尾狐猴属于原始种类的珍稀濒危动物,栖息于较干旱的疏林岩石地带,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左下图为环尾狐猴,右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地形示意图。 (1)描述马达加斯加岛的地形特征。(4分)(2)说明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对气候差异的影响。(6分)(3)应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和西南部成为环尾狐猴主要栖息地的自然原因。(6分)3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8分)美国西部地区高原、山地、盆地、谷地地形类型多样。大盐湖是大盆地地区最大的咸水湖,大盐湖干燥的自然环境与著名的死海相似,湖水的化学特征与海水相同。一万多年前,它曾

12、经是一个比现今面积大20多倍的淡水湖,主要接受冰川融水补给,现如今周边的冰川已消退。读大盐湖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大盐湖流域水循环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2)简述大盐湖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水位季节变化特征。(4分)(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说明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8分)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21分)材料一 荆州,历史名城。紧邻长江干流,东达吴越、西抵巴蜀、北上中原、南下湘粤。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荆州一直为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在此之后其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地位让位给湖广行省的治所武昌。荆州对外水运中心位置不断变化,楚建郢都时,在今江陵城下,后移至荆州,唐、宋之际,码头转移到沙头市(今沙市)。明朝后期,黄汴撰写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北京至贵州、云南二省的道路:“自荆州府渡大江,六十里,方至对岸公安县;由汉口渡江,仅七里,即至对岸武昌府。”材料二 江陵、荆州、沙市及武汉位置图。材料三 武汉别称“江城”,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现有大小湖泊140余个。(1)分析荆州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成为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并简析其之后衰落的原因。(9分)(2)城市聚落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场所,要创建宜居城市环境,洪涝、酷暑是武汉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分别分析这些不利条件形成的自然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