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统计与概率整理与复习教育教学设计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748545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统计与概率整理与复习教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下统计与概率整理与复习教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下统计与概率整理与复习教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下统计与概率整理与复习教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下统计与概率整理与复习教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下统计与概率整理与复习教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统计与概率整理与复习教育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下-统计与概率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作者: 日期:2 统计与概率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胶州市常州课路小学 赵晓瑛【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111-113页统计与概率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小学阶段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2.在对知识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在回顾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能综合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4.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会合作、

2、学会分享,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有效表示数据。【教学过程】一、交流展示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在小学阶段学过的,有关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关于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我们学过哪些?1组内交流谈话:下面请同学们把课前整理的有关知识在组内交流一下。教师参与交流,了解每组的整理情况。课件出示交流指南组内交流指南:1. 组内成员把小报平放在一起,按顺序交流,边听边用红笔补充修改补。2. 选出一份书写认真、内容全面、条理清楚的小报,作为展示作品。3.推选出中心发言人代表小组汇报。(建议时间:3分钟)2.展示作品谈话:同学们,交流完了吗?哪个小组愿意把

3、你们整理的内容到展示台前交流一下?小组展示交流。(课件出示整理复习的小报)谈话:对于这两个小组整理的,其他小组有没有想补充的?预设,学生可能会从知识或整理的方法上进行补充,教师要注意适时、适度、有针对性的评价。3观察、比较作品,优化整理方法谈话:观察这几个小组整理的,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预设:我喜欢用大括号的形式整理知识,看起来更清晰。我喜欢用分版块的形式整理知识。师:同学们说的很有道理。有条理的整理复习知识的方法,不但便于比较知识间的异同,更能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希望大家今后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整理复习所学知识。【设计意图】课前的知识整理,让学生自主复习、感知、梳理所学知识;组内交流,让学

4、生在自主回忆、整理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补充完整,同时相互借鉴整理的方法,学会条理、简单、有序整理知识,学会分享。二、梳理归网1.梳理、归网统计的知识谈话:刚才我们从统计和可能性两个方面,对知识进行了整理。想一想刚才我们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对统计的知识进行了整理与复习?预设:统计表统计图统计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适时进行板书。(课件出示板书内容)谈话:哪个小组想说一说有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完成统计表。(课件出示)种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特点从图中,能清晰的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相互比较。从图中,能清晰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

5、分与总数的百分比,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质疑:对于这三类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预设:什么情况下用条形统计图?什么情况下用折线统计图?什么情况下用扇形统计图?2.梳理、归网可能性的知识谈话:对统计的知识同学们掌握的不错,整理的方法既清晰,又具条理性,那么想一想关于可能性的知识,我们从哪几个方面整理复习,会更好呢?生活中的事件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可能性有大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形成网络图:【设计意图】在对知识整理回顾的过程中,梳理所学知识,分类整理知识,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三、综合应用谈话:刚才我

6、们共同用网络图的方法对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进行了回顾与整理,那么同学们是否会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试一试。1.基本练习谈话:咱班有好多同学带上了小眼镜,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进行一项近视原因的调查,你调查的影响近视的因素有哪些?预设:与看电视有关与看书的姿势有关与用眼不卫生有关谈话:下面我们就调查一下,咱班同学平时看电视时间的情况。调查之前先请同学们看一下“调查指南”。(课件出示“调查小要求”)调查指南:1.快速有序的在小组内完成老师发给小组长的组内统计表,2.选出代表,到讲台前利用电脑填写好班级的统计表。调查本班同学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的情况。人数时间项目1小时以下12小时

7、2小时以上近视的同学不近视的同学(2)组间交流,描述、分析数据谈话:现在我们班同学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的情况已经统计出来,请同学们,结合统计表,根据我们调查的目的想一想:如果我们要描述看电视所用时间的情况,选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为什么?谈话:请将课本112页第1题的统计图补充完整。讨论:观察分析统计图,你能说明一下,近视与看电视时间长短有关吗?师:做完这个调查,你想对同学们说点什么?想一想:同学们的近视除了跟看电视有关,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课下请调查班里患近视的同学,完成统计课本第112也第1题最后的统计表。(3)小结提升方法谈话:回想一下,在进行一项统计活动时,一般要经过哪几个主要步骤?课件出

8、示:确定主题,设计调查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课件出示)2. 生活中的平均数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平均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特征,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应用平均数的例子吗?学生举例。结合实例理解平均数(1) 平均身高(课件出示) 学校篮球队平均身高165厘米,小刚会不会是160厘米呢?为什么?(2) 平均寿命(课件出示)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公布了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女性的平均寿命是74岁。73岁的老奶奶知道这一消息后,伤心的哭了。你能用我们学的知识劝一劝她吗?谈话:看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对我们的生活还真是有很大的帮助呢!通过刚才的练习,能说一说你对平均数的理解吗?预设:

9、平均数在一组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平均数反应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课件出示小结: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却不能代表每个个体数据的具体水平。3.生活中的可能性“甲产品的返修率为5%,乙产品的返修率为4%,两种产品的其他指标完全相同。”根据这条信息,你会选择哪一种产品?说明理由。练习时可让学生独立判断,然后通过互相沟通明白:由于乙产品的返修率低,因此应该选择乙产品。【设计意图】通过完成统计实例,让学生体验完成一项统计活动一般要经历过程。结合实际情况,深化学生对平均数和可能性的认识。四、回顾反思谈话: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丰收园图)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

10、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学生也可能回答果篮中5个苹果对应的5个方面之外的,教师适时提升概括,并在篮筐外三个绿苹果中输入文字,并根据学生情况触发苹果下部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谈话: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 【设计意图】以教材丰收园为依托,在果篮外增加了3个生成性的绿苹果,直面课堂生成,灵活地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等多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