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案例.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721059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3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案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案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学案例.pdf(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价值 的创造与实现 教学案例 浙江省丽水市青m-g - 船寮高级中学赵国东 一 、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 教学过程 中根 据教学 目标 和教学 内容 , 创设特 定的教学情境 , 引导学生 自主探究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在 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 ,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 验 , 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从而启发、 帮助学生掌握、 理解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 探求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我在课堂教学三步走, 第一步, 情境导入 : 激起学生 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第二步, 情境分析: 根据教材的主体部 分, 回答的是

2、“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途径是什么” 和“ 为什么要 这样做” , 第三步, 情境 回归: 提升教材完整体 系, 解决的是 “ 怎么样做 的更好” 。 二、 教学目标 ( 1 ) 知识与技能 : 通过教 学使学 生能够 明确 实现 人生价 值的条件和途径, 阐明生活的意义, 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 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 2 )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课前准备和课堂活 动, 突出教师的主导作厢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侧重学生主体的 参与体验过程, 让学生从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 合作和探 究,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 情感 、 态度 、 价 值观 : 通过 教学使

3、学生树 立起 在对社 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 增强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 在劳动和奉 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既是重点, 也是难点 。 四 、 教学 过程 教学 教学活动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观 赏视频 , 思考 、 交流 、 讨 论。 2 学生回答问题 : 如他 付出艰辛 情景 播放“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故事 劳动 , 培 育 的 杂 交 水 稻被 称 为 资料 , 并提 出问题 : 视频 内容给 你 “ 东方魔稻” , 确保 了我国 以仅 占 导人 谈谈哪些启

4、示 ? 世界 7 的土地养活 占世界 2 2 的人口, 每年增产的稻谷相当于 每年解决6 0 0 0 万人的吃饭问题。 多媒体展示: 教师问: 1 结合视频落 学生进行交流、 讨论, 积极回答 谈袁隆平是通过什么途径创造自已 提问, 袁隆平 1 9 7 5 年研制成功杂交 的价值的?袁隆平又是怎样证 明 自 水稻制种技术 , 从而为大面积推广 情境 己的价值 ?由此解决劳动着 的人 是 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为社会做 分 析 幸福的 、 劳 动是人 的存在 方式这 再 出了突出贡献( 学生在老 师启 发、 1 劳 个知识点 指导下感悟“ 劳动着的人是幸福 动着 袁隆平为什么要去研究杂交水稻? 的

5、” 的价值观, 通过劳动创造自己 在 的人 袁隆平回忆说“ 人类能否战胜饥饿 的价值) ; 他在的工作( 劳动) 中彰 劳 是 幸 我认为主要靠科 技进 步, 再 有一叶 显和发挥了 自己的智力和体力、 意 动 福 的 和平环境 ,通过不断研究, 取得农m 志和情感(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 和 2 劳 科技的不断提高, 就能解决饥饿 2 学生分组开展合作学习, 泰 积极回答问题 : 只想着 自己吃好 、 献 动 是 题。我是学农的, 每年做点优产育 喝好 、玩 好 , 没 有亲情 、 友情和爱 中 人 的 种研究, 目有所思, 夜有所梦, 我曾 心 ,不想奉献他人和杜会是永远 创 存在 经

6、做过 一 个好梦, 梦见我们试验阳 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袁隆平 造 方式 里种的水稻 ,像高粱那么高, 穗子俦 那种济世情怀 ,那种对生命的真 价 3 努 扫帚那么长, 粒子像花生米那么大, 挚的呵护与关爱 ,让人分明感受 值 力奉 我t fl J t ,个 朋友 累了 , 坐在稻 穗下 厦 到了 一 位伟大科学家内心的崇高 献 的 乘凉 。”结合课本 1 0 3页探究活 与博大 。袁隆平 以一种义无反顾 人 是 二设问 2 教 师引 导学 生从 “ 怎 的精神 一 头扎进 了杂交水稻这个 幸福 样的生活才是快乐 、充实的 ” 的角废 世界性 的难题 中 。积极投身于为 进行探究 。从 而

7、引出知识点努力车 献的人是幸福的。 人民服务 的实践 , 这样 的生活才 是快乐 、 充实的 , 这样的人生才意 本 目 小结 落实课本知识 义、 有价值。 创新教育 6 前 置学生 自己阅读 资料 : 1 9 7 0年 1 1 , J 2 3口, 在袁 隆平关 于“ 把 杂交 育 种材料亲 缘关 系尽 量拉大 , 用一 种 远缘 的野 生稻 与 栽 培稻进行 杂交 ” 1 的构想指 导下 , 助 于李 必湖 和冯 克 学生阅读材料 , 思考 、 交流回答 社 会 珊在海南岛南 红农场找 到“ 野 败” , l殳 问 1 。通过设问 1 , 从资料中看 提供 为籼型杂交稻 一 系配套打开了突破

8、 到袁隆平的成功还有那些因素的 在 的客 【 1 蚓寺 ?进行探究 ,帮助学生理 解 个 观 条 1 9 7 2年 3 月 ,国家科 委把杂交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人 件 是 稻列为全 国重点 科研 项 目 组织 全 2 根据设问2 , 学生进一步 j 实现 国协作攻关 。袁隆平将“ 野败” 材料 弭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领 悟人 社 人 生 分发 到仝困 1 0多 个省 、市的 3 O多 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他人与社 会 价 值 个科研 位 , 用 r L 千个品种 与“ 野 的 会 ,社会所提供的各种客观条件 统 的 基 败” 进行 r卜 万 个测交 和回交转 育 黾实现人生 价值 的基

9、础 ,从 丽实 J L 础 2 的试验 , 扩大 _r选择概率, 加快 了三 既情感上的升华 。 个 t : 系 套进程 。 社会提供 的客观条件是人们 实 发展 r 1 主探究 没n ( 1 ) “ 没有大家的 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完全脱离 现 J 礼 努力 , 什么 也做 成” , 袁 隆平 的 陆会的 “ 个 人奋 斗 ” 和“自我 实 价 会 发 科研活动是离7 同家及团队和助手 既” ,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悄 展 的 J峙 ?设问( 2 )袁隆平姓如何处理 自 统一 己 -J H : 会的关系?你从巾受到什么 发?( 讲授社 会 与个 人的 关系 ) 3 ) 教师强调 并不否 定个

10、性 的发展 。 腰爪的洲子 奉 I 小结 落实课 本知识 探究资料 1 9 6 6年 6, j , “ 义化大革命” 开 始 , 袁隆平遭受冲击 , 水稻雄性不 育 试验被迫 一 l 一 断 1 9 6 8年 5月 1 8 f i 晚 ,t l r I I 盘 7号的不育材料秧 莳, 被伞部拔 除毁 坏, 成为至 今未破 的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 , 进 一步明确 谜案。袁隆平心痛欲绝 。事 发后 第 实现人生价值 , 需要发 挥主观能 = : 4 天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 动性, 顽强拼搏、 自强不息, 需要 存 的 5 根 秧 苗,继 续 坚 持 试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 还需要 坚定 在

11、 验。提出探究问题: 实现人生 理想信念, 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 砥 价值需要具备那些 主观条件? 引 。 砺 袁隆平放弃研究 了吗? ,教 师据此 进 进行情感 、 态度 、 价值观的教 自 情境 行引导、 教育。“ 隆平高科” 上市后, 育, 引导学生发言: 学习袁隆平 我 回归 中 社会 j 有人称 “ 袁隆平 一夜之 间变 学 习他热爱祖 国、 一心 为民的坚 走 成了亿万富翁” , 他却很平静, 对此 定信念, 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 向 一笑 了 之 。他仍然一如往 日的奔波 终怀有学习他淡 泊名利 、 乐于奉 成 在试验田地里。 ” 在我的有生之年, 献的崇高品德深厚的感。学习他 功

12、 我还有两大心愿: 一是把超级杂交 求真务实、 勇于创新的科研作风。 稻研究成功, 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这 进行情感 、 态度、 价值观的教 样 2 l世纪谁 来养活 中国 的问题就 育。 解决 _r; 再 一个足 让杂交 稻进 一步 由中国走 向世 界, “ 发展杂交 水稻 , 造福世界人民。 ” 在成功后的袁隆平 身上你 学 到 f f 么?对 你 有什 么 启 发? 1 、 老师小结 2 、 提 出问题 : 根据 本课 学生动笔 ,自主构建本 课知识 网 课堂小结 的学习你将如何实现 自己的人生价 值 络 , 回答 问题。 通过活动, 领悟劳动在价值实现 多媒体展示课后作业: 以小组为单 中的作用; 体验个人与集体的关 拓展延伸 位包干卫生、 美化教室一次。 系; 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升华情 感。 五、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 , 结合学生现实, 关注哲学思想的升华, 着眼 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 之中, 通过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 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 地位, 把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结合起来 , 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 学生。课堂节奏应以学生的思维为线索, 将主动权交给学生,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