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广南广铁路广州枢纽工程GTGG-2标东平水道特大桥跨水渠连续梁施工方案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5713813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720.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广南广铁路广州枢纽工程GTGG-2标东平水道特大桥跨水渠连续梁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贵广南广铁路广州枢纽工程GTGG-2标东平水道特大桥跨水渠连续梁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贵广南广铁路广州枢纽工程GTGG-2标东平水道特大桥跨水渠连续梁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贵广南广铁路广州枢纽工程GTGG-2标东平水道特大桥跨水渠连续梁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贵广南广铁路广州枢纽工程GTGG-2标东平水道特大桥跨水渠连续梁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广南广铁路广州枢纽工程GTGG-2标东平水道特大桥跨水渠连续梁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广南广铁路广州枢纽工程GTGG-2标东平水道特大桥跨水渠连续梁施工方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广南广铁路广州枢纽工程GTGG-2标东平水道特大桥跨水渠连续梁施工方案 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 3 -一、编制依据- 3 -二、编制原则- 3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施工环境- 4 -一、工程概况- 4 -二、施工环境- 4 -第三章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4 -一、连续梁施工方案- 4 -二、施工操作步骤及施工工艺- 5 -1、0#块施工- 5 -1.1、临时支墩设计- 6 -1.2、施工托架及脚手架- 6 -1.3、0#块整体浇筑- 7 -1.4、0#块施工用模板- 7 -1.5、0#块施工工艺流程- 7 -1.6、0#块施工各分项工程施工要求- 7 -2、标准节段施工- 15 -2.1

2、、标准节段悬浇施工工艺- 15 -2.2、挂篮结构与构造- 15 -2.3、挂篮安装步骤- 18 -2.5、钢筋加工及安装- 20 -2.6、挂篮悬浇施工- 21 -3、边跨现浇段、合拢段施工- 21 -3.1、边跨现浇段施工- 21 -3.2、主桥合拢段施工- 21 -4、预应力部分施工- 22 -4.1、预应力设计情况- 22 -4.2、预留孔道的施工- 22-4.3、穿束(钢绞线束)施工- 23 -4.4、预应力钢绞线或钢筋张拉施工- 24 -4.5、孔道压浆- 27 -5、附属结构施工- 28 -第四章 质量控制及验收- 30 -1、模板及支架工程- 30 -2、钢筋工程- 31 -3

3、、混凝土工程- 34 -4、预应力工程- 35 -5、支座工程- 38 -6、防水层工程- 38 -第五章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40 -1、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40 -2、工程数量- 41 -3、资源配置- 41 -4、设备配置- 43 -第六章 施工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 43 -1、质量保证措施- 43 -2、安全保证措施- 45 -3、环境保证措施- 47 -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7 -第七章 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措施- 48 -附 件- 50 - 50 -第一章 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 贵广贺广施(桥)-212-梁48-II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145-20033.

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7.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8.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9.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二、编制原则1遵守业主对工程质量、工期及造价的控制原则,认真贯彻业主、监理工程师及其代表的指令和要求。2遵守现行的客货共线施工设计规范、设计文件、图纸等资料的规定和要求。3坚

5、持“技术先进、配置合理、措施可靠”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的原则。4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科学管理的原则。5坚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原则。重视生态环境,在施工期间及竣工通车后保证不发生水土流失,保证不破坏环境。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6坚持文明施工原则,坚持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7本施工方案只适用于东平水道特大桥四线桥跨水渠(32+48+32)m连续梁。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施工环境一、工程概况东平水道特大桥四线桥跨水渠(32+48+32)m连续梁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海南村内,本连续梁位于冲洪积平原区,在西环高速公路与武广客运专线中间

6、平行并向,新建贵广南广铁路桥梁翼缘板与既有武广高速铁路翼缘板净距为1.9m,临近既有线施工,施工难度大。 二、施工环境本工程地处亚热带,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多雨夏秋季中时有台风侵袭,接受阳光热能较多。且受海洋气候影响调节。其特点为热的时间长,雨量充沛,没有严寒、四级常青。年平均气温21.8,一月份为最冷月,平均气温13.2,七月份为最热月,平均气温28.8,极端最低气温-1.9,极端最高气温38.5,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年蒸发量1513.9mm,年平均降雨量1667mm,最大日雨量284.9mm,4月9月为雨季,占年降雨量的80%,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秋季

7、常发台风,台风经过时夹带暴雨,最大风速达35.4m/s。第三章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一、连续梁施工方案本连续梁采用挂篮悬浇施工。梁体为双箱单室、直腹板变高度连续箱梁结构。梁体各控制截面梁高分别为:端支座处及边跨直线段和跨中处为2.9m,中支点处梁高4m,梁底下缘按曲线变化;箱梁顶宽22.1m,单箱梁底宽6.4m,内侧腹板净距3.1m。顶板厚度45cm,腹板厚分别为50cm、70cm、110cm、底板厚度由跨中的30cm按圆曲线变化至中支点梁根部的60cm,中支点处加厚到90cm;全桥共设5道横隔梁,分别设于中支点、端支点和中间跨跨中截面。中支点处设置厚1.6m的横隔梁,边支点处设置1.1m的端隔

8、梁,跨中合拢段设置厚0.8m的中横隔梁。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本连续梁全长为113.1m,计算跨度为32+48+32m,共计31个梁段,中支点处0#块梁段长度8m,一般梁段长度分别为3.0m、3.5m,合拢段长2.0m,边直线段及合拢段共长7.55m。梁体C50混凝土共计2923.3m3,钢筋使用量约为750t。总体施工方案:在墩身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0块临时支墩及现浇托架的施工,铺设底模;安装侧模,同时进行临近既有线安全防护,绑扎底板钢筋,腹板钢筋,埋设竖向及横向预应力束,预埋纵向预应力管道(加衬芯)、拼装内模及组合钢模,预埋悬浇挂篮预埋件及泄水管道,进行0块浇筑。在施工完的0#块上

9、安装挂篮,其他节段箱梁采取逐段对称悬臂浇筑法施工。挂篮采取在钢结构场加工各组件,运输至现场,由汽车吊吊装;挂篮底模及侧模采用钢模,内模采用木模和局部组合钢模,堵头模板采用钢模。梁体用混凝土由搅拌站生产,搅拌车运输到现场,砼输送泵泵送入模,待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90%,龄期不少于7天,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顺序按设计要求纵、横、竖依次进行。边墩的边跨直线段浇筑采用支架法进行施工;即在支架上安放模板,绑扎钢筋,设置预应力管道,进行砼浇注。在完成最后节块悬浇施工并张拉预应力后,拆除挂篮,进行边跨合拢段施工,边跨合拢段采用吊架法施工,安装合拢段劲性骨架,将边跨现浇段与悬臂梁端固结,安装模板,

10、绑扎钢筋,设置预应力束及管道,并在两悬臂端进行配重处理,检查合格后浇注砼。按要求进行部份预应力张拉后进行体系转换,拆除临时支墩和直线段的现浇支架,最后进行中跨合拢段的施工,施工方法与边跨合拢段相同。二、施工操作步骤及施工工艺1、0#块施工东平水道特大桥跨水渠(32+48+32)m连续梁0#块段采用支架现浇,梁体内钢筋密集,预应力管道高度集中,结构复杂,是连续梁施工的重点及难点。1.1、临时支墩设计箱梁0#块采用临时支墩法施工,支墩采用8008mm钢管柱,内填C50微膨胀混凝土,临时墩顶部采用12根20锚筋与主梁底部锚固,钢管柱间采用横向联结系固定,布置形式见“附图1、连续梁0块临时支墩布置图”

11、。1.2、施工托架及脚手架(1)、0#块底模平台支架利用墩身和临时支墩安装托架,在托架上布置托架分配梁、底模分配梁及侧模排架分配梁,布置形式见“附图2.连续梁0块现浇支架布置图”。(2)、托架预埋件要求位置准确,并且要有足够的刚度,焊接处要保证焊缝质量;斜撑受轴力较大,并且承受弯矩,因此更要认真确保其焊接质量。(3)、0#块内模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外侧模支架利用侧模上的排架;(4)、底模主要采用木模板,直接铺设于底模平台分配梁上,现场利用方木或预制钢楔块超垫至设计标高;(5)、底模平台四周采用焊设角钢围栏及满铺脚手板的办法保证安全施工平台;(6)、0#块底模分配梁与模板之间设置用型钢焊设

12、有斜度的排架或钢垫块,以便于日后脱模方便;(7)、0#块支墩托架施工完毕后必须对托架进行预压。0#节段箱梁总重量为850t,其它荷载按150t计,托架承受荷载约为1000t(包括混凝土冲击荷载、振捣荷载、施工人员、施工机具荷载)。荷载合计预压值取1.1倍,为1100t,每侧为550t。支架拼装完成后,安装底模、侧模,调整好标高,做好预压测量观测点标记与记录后即可进行预压试验。荷载拟采用混凝土配重或砂袋堆载的全断面1.1倍荷载预压方法:状态一、预压50%荷载重量全部压在底板与腹板位置处,先堆载箱梁底板混凝土的重量且均匀分布,再将荷载均匀堆在腹板位置处,每次荷载堆放方式尽量与混凝土重量分布形式接近

13、,50%荷载堆载完成后测量每个观测点至少2遍;状态二、增加25%荷载重量,先完成腹板位置处荷载,再将荷载堆载在箱梁底板位置处,每次荷载堆放方式尽量与混凝土重量分布形式接近,75%荷载堆载完成后测量每个观测点至少2遍;状态三、增加25%荷载重量,堆载在顶板处;状态四、增加施工荷载,施工荷载均匀分布,每侧堆载的总荷载量控制在550t,持荷时间24小时即可,最多不超过48小时,通过测量计算出堆载前后的实测变形挠度值。堆载试验完成试验合格后,可进行卸载,按照先堆后卸,后堆先卸的顺序平衡卸载。1.3、0#块整体浇筑0#块高度4m,长为8m,0#块高度范围内将一次性浇筑,浇筑高度为4m,共用混凝土约320

14、m3。1.4、0#块施工用模板(1)、0#块两侧外侧模采用挂篮上的外侧模,两箱中外侧模另制;(2)、0#块内模采用木模;(3)、0#块底模采用木模(需加强);(4)、内、外模对拉拉杆,内模对撑。(5)、封端模板采用钢模,预先按要求制作。1.5、0#块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1.4-1 0#块施工工艺流程图”。1.6、0#块施工各分项工程施工要求1.6.1、底模平台及底模(1)、底模平台及底模是承受所浇注0#块混凝土自重及施工人员、机具设备重量的结构,砼自重及施工机具设备、人员荷载直接通过底模传给底模分配梁,最后由承载梁或支撑托架传给墩身、承台。所以,底模分配梁及承载梁、托架应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15、,且接触紧密,以尽量消除各部分的非弹性变形。根据弹性变形数值及考虑非弹性变形,且在体系转换之前,支座没有全部受力,因此在立底模时,要考虑分配梁的挠度值,底模中部设10mm的预拱值,以两临时支墩柱内边缘为0,按二次抛物线设置。(2)、各层分配梁顶、底面高程应控制好,力求受力均匀,型钢分配梁应焊接连成整体,以保证受力均匀及变形协调。(3)、各预埋件平面位置及高程应准确,并定位牢固,确保在浇注砼时不移位。(4)、确保各受力连接的焊缝质量,各受力点的焊缝质量应有专人检查,要确保焊缝长度及焊高满足施工要求。(5)、模板、分配梁的变形,设计计算时按L/400控制,在选用材料时力求刚度大,因而实际各部分的最大挠度值均小于L/600。图3.1.4-1 0#块施工工艺流程图1.6.2、模板制造及安装(1)、模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