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693034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4题,共48分)1下面是宋代至清代中国书院性质状况表官办%民办%其他%不明%宋代15.2870.69014.03元代17.2361.130.3321.28明代57.2129.840.2412.71清代56.6724.110.5618.39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学而优则仕观念渐趋淡化B书院的办学主体渐趋单一C书院的办学体制渐趋僵化D思想文化的专制渐趋强化2吕氏春秋中载:“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这一观念( )A充分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B可为反君主专制提供依据

2、C与当时的指导思想相违背D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庄子说:“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与此意相符的是( )A万物齐一B超然旁观C鄙视权威D顺应自然4郑人游于乡校,批评执政,有然明者建议子产(郑子产,郑国卿)毁掉乡校。子产说:“何为?夫人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郑子产( )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重视民意和與论C有意加强中央集权D具有早期民权观念5成书于南宋的论学绳尺包含了156篇科场范文,该书首卷论诀为名家的文章心得,心得之一便是“性、理、论易晦,宜明白”。这反映了南

3、宋时期( )A科举制度逐步僵化B社会对科举制度的重视C八股文体初具雏形D科举推动理学的通俗化6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文化的传播,从内容来看是相差无几的,从形式来看也没有明显的变化。明清两代充分继承了前代的的政治文化,又显现出一些其时代的特征。下列属于明清独特政治文化的是( )A君权神授 皇权至上B推崇理学 剪除异端C忠孝伦理 家国同构D先富后教 开明统治7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8“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

4、渐落后了。”中国“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材料表明( )A封闭性强导致落后 B重在思想不断解放 C中国缺乏理性精神 D西方注重科学研究9三国时,吴国攻打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硝石,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蜀军大败。这一记载说明( )A三国时火药已经发明B武器优劣决定战争的胜负C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D人们对火药材料有所认知101990年,贺兰山脚下发现了用西夏文字印制的佛教典籍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典籍中出现了

5、“倒字,边缘不齐,线条不正”等现象。对此理解较有可能的有( )西夏拥有自己的文字2西夏地区民众信仰佛教该典籍是活字印刷品国该典籍大约印制于唐朝ABCD11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所属生肖是马。根据汉字演变发展的脉络,下列“马”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BCD12两宋时期,绘画技巧有不少成功的创造,画家注意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体验,艺术上倡导写实,具有精密不苟严谨认真的精神。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社会危机的加深 B科学技术的发展 C深受理学的影响 D统治阶级的倡导l3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

6、族瑰宝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14希腊哲学史中说:“他第一个将哲学从天空召唤下来,使它立足于城邦,并把它引入家庭之中,促使它研究生活、伦理、善和恶。”文中的“他”是( )A普罗塔戈拉B苏格拉底C西塞罗D亚里士多德l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B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C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D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16马克思曾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他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但又把宗教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但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马克思口中的“他”是( )A彼特

7、拉克B但丁C马丁路德D伏尔泰17路德对于当时没有任何神学根据、夸张地宣传赎罪券功效的行径很是气愤。于是当时神学问题辩论的正常惯例,在1517年10月31日夜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这说明当时路德( )A运用学术辩论手段揭露教会的腐败B信奉“教随国定”原则C号召基督徒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D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18某校学生在编演“欧洲启蒙运动”历史短剧时,为孟德斯鸠设计的台词应该是( )A“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B“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是人人平等的”C“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D“由于私有制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

8、的了”19“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材料主要体现了( )A自由平等B三权分立C人民主权D天赋人权20法国思想家雷蒙阿隆认为:“所谓历史,就是由活着的人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对此最好的理解是( )A一切当下都是历史的延伸B研究历史应采取一种旁观的态度C“人”是历史研究始终如一的本质对象 D历史与现实本质上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21在启蒙运动中,卢梭建议根据“普遍意愿”完全解除统治政府。最高权力由所有的人通过集体大会而不是民主代议机构来共享,这种统治是绝对的

9、、不可分离的。由此可知卢梭( )A主张推行直接民主制B赞同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C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D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奠基者22哥白尼写道:“我确信,数学家们只要认真而不肤浅地研究,就会同意我的这些结论。如果有人利用圣经某些段落来攻击我、歪曲我的原意,我会断然予以拒接。数学的真理只能由数学家来判断。”伽利略表示:“哲学写在宇宙这本大书里面,为懂得这本书,人必须首先懂得它的语言和符号。它是以数学的语言写成的,人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懂得宇宙。”材料表明两位天文学者观点的共同作用是( )A宇宙只能用数学语言进行判断B圣经成为教会攻击科学的武器C科学与神学思想二者势如水火D对宇宙的研究不能由教会

10、独断23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B进化论C量子论D相对论24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第卷(材料题,共52分)二、材料阅读(25题24分,26题16分,27题12分,计52分)25阅读材料,结合

11、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

12、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6分)(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10分)(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

13、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尚书五子之歌中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梁惠王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周易乾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论话为政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輥,小车无軌,其何以行之哉?”;孟子公孙丑上中讲:“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宋乃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材料二 西方的文化也经历漫长的发展历程: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马丁路德“信仰即可得救;康德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6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精神在不同时期的侧重点是什么?(4分)(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原因。(6分)27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时间历史资料18311836年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考察1840年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的轮船航班开通18581864年瑞典地质学家伊雷克先后对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进行了3次考察,并绘制了详细地图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1869年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