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684569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1.以下对西周初期分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开始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 B、有利于周天子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有利于开发边远地区,开拓疆土 D、有利于巩固周的统治2.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是“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从其中的“祭宗祠”我们可以看出 A礼乐制度是封建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B宗法观念在明清时期依然有一定的影响C分封依然是封建政府维护统治的举措 D血缘宗族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 3.西晋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王沈所处时代的选

2、官制度是A 禅让制 B 世官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4.秦朝置闽中郡,福建作为正式行政区归入中央版图。当时郡守的产生方式是A 考试选拔B皇帝任命C地方推荐D世代相袭5.秦统一后,并没有像西周那样分封诸侯,而是建立了新的地方行政体制,这种体制是()A州 B省 C郡县 D郡国6读九卿职能表,从中可见秦朝中央官制官称职能官称职能奉常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郎中令宫中警卫典客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卫尉宫门警卫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太仆宫廷车马A彻底打破贵族分封体制 B各级官员既配合又牵制C便于皇帝操纵军国大权 D仍具有家国一体的色彩7.北宋实行“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制京师,则无内乱”的

3、策略,未达预期的是A强化了皇权 B削弱了地方势力 C防止了禁军将领权重 D缓和了阶级矛盾8从明朝废宰相设内阁,到清朝设立军机处。反映出( )A中央机构不断健全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思想控制逐渐加强 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9某历史著作中有如下的描述,其中被遮盖的应是( )唐末还在筹备一个类似于的部门,主要是一个军事组织,可能是利用它来控制将军们,正如宰相控制行政官那样。唐朝前半期,由于缺乏该部门,节度使们有了太多的自由,最终酿成大祸。A兵部 B枢密院 C内阁 D军机处10.“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A 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完善 B 标志着君

4、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C 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D 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11.2011年北京大学出台的自主招生政策中,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必由之途。这种制度是A 科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世卿世禄制 D 察举制12.家谱是一种特殊的图书体裁,记录了以血缘关系为主题的家族世系和家族重要人物事迹,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下列制度中,与家谱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科举制 D 郡县制13宋太祖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5、为此,北宋采取的措施有解除统军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分军权与地方 由中央掌控地方财政 派文官管理地方政务A B C D 14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明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 )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使人民有了生产的安定环境,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15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时间史实周平王四十七年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周平王四十九年郑伯弟段作乱周桓王十年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A 封邦建国,众星拱月

6、 B 王室衰微,诸侯兼并C 礼崩乐坏,等级不存 D 宗法破坏,贵族内讧16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该选官制A 导致世家大族的没落 B 明确了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C 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D 使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17“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分封制度 皇帝制度 郡县制度 三公九卿制A B C D 18徐天麟在西

7、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各项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 颁布推恩令 B 重用侍从、秘书等 C 实行察举制 D 实行郡国并行制19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历程。下列引用语中与科举制相对应的是A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C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D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20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A 皇权至上 B 天

8、人合一 C 君权神授 D 天赋人权21唐史记载:“太宗登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与此相关的选官制度是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2赢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以上材料说明( )A赢政功绩极大 B皇权至高无上 C赢政决心效法先王 D实行礼制23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是因为它( )A 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 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D 提高了大臣的地位与权限24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描述了清朝晚期陕西泾阳大户吴氏家族的

9、经商历程,剧中女主人公周莹(吴家长子吴聘之妻)能成为吴家当家人最有可能是因为A 近代前期男尊女卑的观念已经得到极大的改变 B 中国传统宗法关系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C 吴家其他人都不具备当家人的能力 D 周莹具有极深的心机和城府25“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宗法制 D 三省六部制26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A 健全地方职能 B 厉行思想控制 C 监视官吏百姓 D 强化君主专制27“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长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

10、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上述材料说明宗法制 A 有利于处理君臣关系 B 有利于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C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D 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28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 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 B 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 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军事人才 D 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29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 出现了造纸业的

11、事实C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 用泥制陶的事实3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A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B 清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C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 D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31.三字经中写道:“禹传启,家天下”。此处的“家天下”指的是( )A 王位世袭制 B 土地私有制 C 财产继承制 D 中央集权制32.此机构为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该机构是( )

12、A.宣慰司 B.尚书省 C.宣政院 D.尚书台33古代希腊人认为: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A 设立公民大会 B 成立五百人议事会 C 实行陶片放逐法 D 轮流执政、抽签选举34.促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执政官是A 梭伦 B 克里斯提尼 C 伯利克里 D 亚历山大35.下列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造成的影响是A城邦制度的形成 B海外贸易的繁荣 C民主政治的确立 D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36.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在政治领域对西方社会发展最大的贡献是A 自由传统 B 民主政治 C 法律建设 D 国家统一37

13、公元前431年,斯巴达对雅典发动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应是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执政官 D公民陪审法庭38. 罗马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A 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公民的财产不可侵犯B乙倡导公民平等、法律公正 C 丙主张废除法律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 39一位法学家说:“无论我们多么轻视,多么痛惜这种接受,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如果欧洲主要国家没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接受罗马法,那么政治理论和制度,工业和商业组织,公法和私法的规则都不会像今天这样。”以上评价论证了( )A罗马法是维护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B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C西方国家的司法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