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5684348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范围: 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宇宙环境(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 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下图所示国家是一个典型的热带高原国家,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该国的地势( )A. 南高北低B. 西高东低C. 四周高D. 中部高2. 该国西北部半岛人口和城市稀少,其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寒冷B. 沙漠广布C. 地形崎岖D. 海拔高3. 该国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部高原,其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凉爽B. 水

2、源充沛C. 地势低平D. 土壤肥沃【答案】1. D 2. B 3. A【解析】【1题详解】结合图中高度表可知,该国地势中间高,周围低,故D正确。【2题详解】该半岛地处中、低纬度,西部为寒流。受寒流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故B正确。【3题详解】该国以热带气候为主,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候凉爽,适宜人类生活,故A正确。【点睛】本意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简单。下图为世界两著名岛屿分布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关于图中甲、乙两岛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是大陆岛,乙是火山岛B. 都处在板块的生长边界C. 两岛屿人口密度都比较大D. 两岛屿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5. 甲岛屿优质乳品生产基地集中于

3、岛屿北部的主要原因是北部地区地价便宜 港口众多,海运便利 接近消费市场 劳动力成本低A. B. C. D. 6. 乙岛屿西部和南部无遮敝地带仅有矮木和苔藓,其主要原因是受沿岸寒流影响,气温低 受沿海西风影响,多大风天气受高纬度大陆气团控制,气温低 土壤贫瘠A. B. C. D. 【答案】4. D 5. D 6. A【解析】【4题详解】结合经纬网可以判断出甲岛屿为塔斯马尼亚岛,乙岛屿为火地岛,两岛屿都是大陆岛,所以A错;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的内部,并不处于生长边界,所以B错;两岛屿人口稀少,所以C错;结合纬度来看,两岛屿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D。【5题详解】甲岛屿优质乳品生产基地集中于

4、岛屿北部的主要原因是北部地区港口众多,海运便利,此外,北部地区距离本土消费市场近。故选D。【6题详解】乙岛屿西部和南部受沿岸寒流影响,气温低;且受沿海西风影响,多大风天气,所以无遮蔽地带仅有矮木和苔藓。故选A。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A. 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B. 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C. 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D. 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到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B. 到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C. 到人口密度逐渐减小D. 到的植被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7

5、. C 8. 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区域的地理特征。【7题详解】据图可知,位于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属于内流区,但不全是内流河,A错误;位于半干旱区,植被类型是温带草原,B错误;位于东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C正确;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D错误。故选C。【8题详解】据图可知,同位于地势第二阶梯,A错误;到由半干旱过渡到湿润半湿润区,农业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B正确;人口密度大于,C错误;受地形影响,自然带反映了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D错误。故选B。凋落物是联系植被与土壤两个系统的纽带,主要包括植被凋落的叶和茎等物质。左图为我国某地凋落

6、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右图为甲树种春季凋落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乙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下列地区中的( )A. 藏北高原B. 东北大兴安岭北部C. 东南丘陵D. 华北平原10. 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阴雨天气多,风力较大B. 降水相对较少,气温回升,蒸腾作用增强C. 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D. 春季寒潮多发,低温影响明显【答案】9. D 10.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熟悉我国主要的自然带,从整体性分析影响树春季凋落较多原因。【9题详解】从左图中可以看出乙树种冬季凋落量为零,说明冬季没有叶落,结合右边图片可以推断属于落叶阔叶林,有凋落量

7、时间从3月到12月,甲树种为常绿阔叶林,说明是华北平原,D对;藏北高原没有高大植物,A错; 东北大兴安岭北部,气温低,主要为针叶林, B错; 东南丘陵为常绿阔叶林,C错。【10题详解】甲树种为常绿阔叶林,华北地区多春旱,降水相对较少,气温回升,蒸腾作用增强,春季凋落较多,选择B。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从春秋时期开始,太湖沿岸人们利用这种技术,在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土分离,新的耕地出现。在每条溇港与太湖交汇处建有一道水闸(如下图),控制太湖南部灌溉与排水。2016 年 11 月 8 日,太湖溇港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11. 古人选用竹子和

8、木头筑墙的主要原因是( )A. 当地竹子和木头丰富B. 竹子和木头结实耐用C. 竹子和木头质量轻,便于运输D. 竹子和木头墙体便于水土分离12. 有关溇港灌溉与排水工作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A. 溇港南宽北窄,为获得更多水源B. 溇港南宽北窄,为防止交汇处泥沙淤积C. 太湖南部雨季时,水闸应该关闭D. 太湖地区伏旱时,水闸应该关闭13. 当时溇港大量建设,对该流域产生的影响是( )A. 旱涝灾害加剧,农业损失变大B. 年降水量增多、降水变率减小C. 植被覆盖率减小,河流含沙量变大D. 地下水量增加,地下水位季节变化增大【答案】11. D 12. B 13. C【解析】【11题详解】根据材料分析

9、,“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因此,古人用竹子和木头筑墙的主要原因是竹子和木头墙体便于水土分离,选D。【12题详解】溇港南宽北窄,可以起到狭管效应的作用,使得流水出处流速加快,从而防止交汇处泥沙淤积;太湖南部雨季时,水闸应该打开泄洪;太湖地区伏旱时,水闸应该开闸放水。据此选B。【13题详解】当时溇港的建设,减轻旱涝灾害导致的农业损失;使用竹、木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小,河流含沙量变大;植被减少,空气湿度变小;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变率大。据此选C。【点睛】本题注意读取材料中的关键词“古人用竹子和木头做成两道墙从沼泽地分离出河流与耕地”、“在滩涂上开挖溇港,水土分离,新的耕地

10、出现”“太湖平原”等,知道该技术实际是竹木分离的造田技术。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4. 图中Y点与X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350mB. 280mC. 250mD. 50m15.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 东北流向西南B. 东南流向西北C. 西南流向东北D. 西北流向东南【答案】14. A 15. B【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4题详解】本题考查等高线判读,据图可知,该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判读该地为山谷,因a的海拔为200米,b的海拔为500米,根据等高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100X200,500Y600,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300X50

11、0,A正确。故答案选A。【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察河流的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结合图示的指向标确定图中河流的流向是东南流向西北。故答案选B项。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6. 位于甲地附近的某学校组织学生沿图示虚线进行郊游活动,行进过程中()A. 在乙地感受飞流直下B. 在丙地欣赏峡谷风光C. 在丁地远眺学校美景D. 方向自西北向东南17. 该地拟建一水库,最佳的坝址为()A. 乙处B. 丙处C. 丁处D. 戊处【答案】16. B 17. D【解析】【16题详解】乙地位于山脊,不可能有水,A错;丙地一侧是山,一侧是陡崖,可看到峡谷风光,B正确;丁处与学校间有山脊阻挡不可通视

12、,C错;根据指向标,行进方向由西南向东北,D错。选B正确。【17题详解】戊位于峡谷,为河流流出口处,且上游有盆地利于集水,因而该地作为坝址建水库最佳;乙处是山脊没有河流;丙在峡谷处,但没有河流,也缺少集水区;丁处为山坡处,集水区。选D正确。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应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乙图等高线被省略),根据两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形式上存在差异。完成下面小题。18. 乙图比甲图()A. 比例尺更小B. 比例尺更大C. 等高距更小D. 等高距更大19. 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关系是()E,F海拔一定相同E,F海拔可能不同M,N海拔一定相同M,

13、N海拔可能不同A. B. C. D. 20. 实际统计显示,与M,N两地相比,E,F两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其主要原因是E,F两地()A. 海拔更接近B. 降水量更接近C. 相互间热量交换快D. 相互间纬度差异更小【答案】18. C 19. D 20. C【解析】【18题详解】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图幅相同,所以两图的比例尺相同,A、B错。根据剖面图曲线,甲图剖面线平直,乙图剖面线弯曲较多,说明乙图比甲图等高距更小,对地表起伏表示的更详细,C对,D错。【19题详解】根据图示中的海拔高度线,E在550米线上,F在550米线下,MN在同一海拔高度线上,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

14、关系是E、F海拔可能不同,错,对。M、N海拔一定相同,对,错。D对,A、B、C错。【20题详解】结合前面分析,E、F两地的海拔差异比MN两地大,A错。降水量差异,与气温差异没有正相关关系,B错。结合图示水平距离,相互间纬度差异小,可以忽略,D错。 与M、N两地相比,E、F两地海拔较高,距山顶近,受地形阻挡影响小,年平均气温更接近,其主要原因是E、F两地相互间热量交换快,C对。点睛: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图幅相同,比例尺相同。甲图剖面线平直,乙图剖面线弯曲较多,说明乙图比甲图等高距更小。E在550米线上,F在550米线下,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关系是E、F海拔可能不同。下图为福建某旅游山区等高线示意图,下图为该山区甲、乙两地坡面上设计的两个小区房屋排列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1. 玻璃栈道能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刺激,图中规划最合理的玻璃栈道是()A. RB. TC. LD. K22. 下列对甲、乙两个不同坡向的小区通风效果的说法合理的是()A. 甲、乙均冬季通风效果好B. 甲、乙均夏季通风效果好C. 甲夏季通风效果好,乙冬季通风效果好D. 甲冬季通风效果好,乙夏季通风效果好【答案】21. C 22. B【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21题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