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汽车构造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664574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X 页数:87 大小:1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汽车构造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最新汽车构造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最新汽车构造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最新汽车构造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最新汽车构造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汽车构造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汽车构造讲解(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构造 汽车构造 授课:徐世福 汽车构造总论 第一部分 现代汽车类型 第二部分 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 第三部分 汽车总体构造概述 第四部分 课堂小结 第五部分 课后作业 汽车构造 3 第一部分 现代汽车类型 (二)客车 (一)轿车 (三)货车 第一部分 现代汽车类型概述 (四)其他种类的车(牵引车、搅拌车、特种 车、工矿自卸车、越野汽车等等) (一)轿车的分类 1、按排量分类 第一部分 现代汽车类型概述 类型 发动机排量(L) 车型 微型 1.0 夏利 普通 1.0 1.6 富康 中级 1.6 2.5 奥迪100 中高级 2.5 4.0 奔驰300 高级 4.0 CA770 (二)客车的分类

2、按汽车的长度分类: 类型 车辆长度(m ) 微型3.5 轻型3.57 中型 710 大型 1012 超大型 12 第一部分 现代汽车类型概述 (三)货车的分类 按汽车质量分类: 类型 总质量(t) 微型 1.8 轻型 1.8 6 中型 6 14 重型 14 第一部分 现代汽车类型概述 (四)其他车型 第一部分 现代汽车类型概述 第二部分 汽车总体布置形式 第二 部分 汽车总体布置形式 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 传统布置形式,大多数货车、 部分轿车和客车采用。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 FF.)大多数轿车盛行。 3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 (RR)大、中型客车盛 行,少数轿车也采用。 (一)按发动机

3、相对于各总成的位置,汽车有5种布置形式: 5全轮驱动(nWD) 越野汽车特有的布置形 式,通常发动机前置, 在变速器之后的分动器 将动力分别输送给全部 驱动轮。 4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 MR) 方程式赛车和大多数跑车 采用,少数大、中型客车也 采用。 第二部分 汽车总体布置形式 (一)发动机 :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点火系统、 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启动系统、燃料供给系统。 (二)底盘: 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 (三)车身: 车身本体、内外装饰和附件。 (四)电气设备:蓄能器、能量转换器和用电器件组成。 第三部分 汽车总体构造 第三部分 汽车总体构造概述 (一)发动机

4、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发动发动 机的分类类 发动发动 机的总总体构造 发动发动 机的布置方式 四冲程发动发动 机工作原理 1.1发动机的分类 按冷却方式 水冷发动机 风冷发动机 按缸数数量 按燃料种类 按冲程方式 四冲程发动机 二冲程发动机 汽油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 单缸发动机 多缸发动机 化油器式发动机 直接喷射式发动机发动机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1.2 发动机气缸的布置方式 直列式 V型 介于直列 与水平之间 水平对置 整体高度降低、长度缩 短、整车的重心降低,车 辆行驶更加平稳升,减少 噪音丰田 GT86(斯巴鲁 的发动机) 制造成本较低,稳定性 高,低速扭矩特性好, 燃

5、料消耗少,应用广泛 高度和长度尺寸小,在汽车上 布置起来较为方便。奥迪A6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1.3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VL= V h i Vh= D2S 10-6/4(L) D气缸直径mm S活塞行程mm v 上止点 v 下止点 v 活塞行程(S) v 曲柄半径(R) v 气缸工作容积(V h ) v 发动机排量(VL) v 燃烧室容积(Vc ) v 气缸总容积(Va ) v 工作循环 发动机 基本术语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1.

6、3.1 进气行程 排气门关闭 进气门开启 活塞 温度370440 K, 压力 7590 kPa 大气压力线 P V r a 示功图 上 止 点 下 止 点 示功图:表示活塞在不同位置时气缸内气 体压力的变化情况。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1.3.2 压缩行程 进气门关 闭 排气门关闭 活塞 压缩 比: =Va/Vc P V r a 示功图 大气压力线 c 上 止 点 下 止 点 温度 600800 K, 压 力 6001500 kPa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1.3.3 作功行程 进气门关闭 排气门关闭 活塞 P V r a 示功图 大气压力线 c Z b 上 止 点 下 止 点

7、瞬时最高: 温度 22002800 K, 压力 35MPa 作功终了:温度15001700 K , 压力300500 kPa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1.3.4 排气行程 进气门关闭 排气门打开 活塞 P V r 示功图 大气压力线 c Z b 上 止 点 下 止 点 温度9001200 K 压力105125 kPa 残余废气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喷油器 喷油泵 吸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 排气行程 进气门 排气门 纯空气 温度300370K 压力800900 kPa 温度8001000K 压力35 MPa 瞬时:温度18002200K 压力510 MPa

8、 温度8001000K 压力105400 kPa 终了:温度 8001000K压力 105400 kPa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21 四冲程汽油机各行程状态参数 状态 行程 温度(K)压力 进气行程3704407590 kPa 压缩行程6008006001500 kPa 作功行程 22002800(瞬时最 高) 15001700(作功终 了) 35MPa (瞬时最高) 300500 kPa (作功终 了) 排气行程9001200105125 kPa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四冲程柴油机各行程状态参数 状态 行程 温度(K)压力 进气行程320350800900 kPa 压缩行程8

9、00100035MPa 作功行程 22002800(瞬时最高) 15001700(作功终了) 35MPa (瞬时最高) 300500 kPa (作功终了) 排气行程8001000105125 kPa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23 1.4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两大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 配气机构 五大系统 点火系 冷却系 润滑系 起动系 供给系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1.4.1 发动机机体 发动机机体:汽缸盖、汽缸体、油底壳、曲轴箱。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缸盖:组成燃烧室,布置各种零部件 曲柄连杆机构: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 组。 l机体组:气缸体、曲轴箱、气缸套、气缸垫

10、等不动件 l活塞连杆组: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等运动件 l曲轴飞轮组:曲轴、飞轮等 功用:1.把燃气作用在活塞顶上的力转变 为曲轴的转矩,从而向工作机械输出机 械能 2.在做功冲程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 转变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转变 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1.4.2曲柄连杆机构 配气机构: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组成。 配气机构的功用: 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循环的 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缸的进、排 气门,使新鲜可燃混合气或空气得以 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从气缸及时 排除 l 气门传动组:凸轮轴、挺柱、推杆、摇臂和摇臂轴等 l 气门组:进气门、排气门和气门旋转机构 1.4.3

11、配气机构 27 桑塔纳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1.4.4 点火系统 1)点火系: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 的全部设备。 2)组成: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 火花塞等组成。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发动机点火系统示意图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1.4.5 冷却系统 2) 功用:冷却系统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 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 作。 1) 组成: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通常由冷却水 管、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 分类:风冷、水冷分类:风冷、水冷分类:风冷、水冷 3) 类型:水冷却系统(常用 ) 风冷却系统 第

12、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31 发动机冷却系示意图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32 1.4.6 润滑系统 1)组成:通常由油底壳、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 清器、机油压力表、传感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2)功用: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 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 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 3)润滑方式: l 飞溅润滑:靠曲轴等旋转部件飞溅起的油滴润滑 l 压力润滑:靠润滑系统建立起的油压经过各个油 道润滑各零部件油雾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2013-11-1 1.4.7 起动系统 1)组成:由蓄电池、起动机

13、和起动控制电路组 成,起动控制电路包括起动按钮或开关、起动继 电器等。 2)功用:借助外力使内燃机起动运转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1.4.8 燃料供给系统 1)组成: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组成:燃油泵、燃油滤清 器、油压脉冲衰减、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冷起 动喷油器、等。 2)功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 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 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燃油的类型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柴油箱、输油泵、柴油滤清器、喷 油泵(高压油泵)、喷油器、调速 器、喷油自动提前器和低压油管、 高压油管、回油

14、管等组成。 第三部分 汽车发动机构造概述 汽车传动系统 汽车制动系统 汽车行驶系统 汽车转向系统 (二)汽车底盘构造 第三部分 汽车底盘构造概述 汽车底盘的组成 l 组成: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 组成。 l 功用: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 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 车产生运动并按驾驶员的操控而正常行驶的部件。 第三部分 汽车底盘构造概述 2.1 汽车传动系统 离 合 器 变速器 万向传动装置 驱 动 桥 第三部分 汽车底盘构造概述 l 汽车的传动系:汽车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 递装置 l 组成: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 器及差速

15、器,半轴等部分。 传动系统 第三部分 汽车底盘构造概述 2)还应保证汽车能倒车,以及左、右驱动车轮 能适应差速要求,并使动力传递能根据需要而平 稳地接合或彻底、迅速地分离。 作用: 1)保证汽车具有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所必需的牵引 力、车速; 第三部分 汽车底盘构造概述 u 机械式传动系 组成:主要由离合器,手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 置,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半轴组成。 第三部分 汽车底盘构造概述 u 液力机械式传动系 组成:主要由液力机械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 减速器及差速器,半轴组成。 第三部分 汽车底盘构造概述 2.1.1 离合器 组成:离合器踏板、离合器膜片、分离轴承。 功用:分离和结合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动力传输。保 证车辆平稳起步,防止发动机过载。 第三部分 汽车底盘构造概述 第三部分 汽车底盘构造概述 2.1.2变速器 第三部分 汽车底盘构造概述 变速器的类型 1按传动比变化方式分类 (1)有级变速器。目前使用最广的一种。它采用齿轮传 动,具有若干个定值传动比,传动比成阶梯式变化。轿 车和轻、中型货车变速器的传动比通常有3-6个前进档 和一个倒档,在重型货车用的组合式变速器中,则有更 多档位。 (2)无级变速器。其传动比在一定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