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三观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5663780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三观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三观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三观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三观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三观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三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三观(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三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讲稿(2016年9月20日)谢 伏 瞻同学们,老师们:秋季开学不久,我到郑大来看望老师和同学们。走在充满活力的校园,看到同学们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我很高兴,不由得想起60年前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演讲时说的一段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大学是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培养人才的地方,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庆

2、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里,我以“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三观”为题,谈些思考和体会,也是按照中央、省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要求,讲一次党课。首先,谈谈增强“四个自信”。自信是什么?就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勉励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这“四个自信”,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中,道路自信是对实现途径的自信,体现的是政治认同;理论自信是对行

3、动指南的自信,体现的是思想认同;制度自信是对根本保障的自信,体现的是制度认同;文化自信是对精神标识的自信,体现的是情感认同。第一,关于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

4、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道路自信源于历史昭示的必然。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不时会有些人议论: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资本主义道路?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历史早就作出了回答。近代以来,中国封建统治日益衰败,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有识之士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像太平天国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设想,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等,但都没能阻止国家衰落的脚步;孙中山等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终也没能

5、使中国实现独立富强。上个世纪初的中国倒很像西方的多党制,有几百个党、有宪法、有议会、有总统,有选举,但那段时间的中国到底怎么样呢?现实的情况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军阀混战、一盘散沙、生灵涂炭,正如梁启超所写的,中国这些年什么都试过,多党、议会、联邦,西方来的理念都试过,但都不奏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紧紧依靠全国人民不懈奋斗,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再到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七一”

6、重要讲话指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不是由哪一个政党、哪一部分人的主

7、观意愿所决定的,而是中国人民共同作出的选择,是历史作出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三个蓬勃生机”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道路自信源于实践创造的奇迹。阳光总在风雨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路战胜各种严峻挑战和风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全国来看,1952年到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679亿元,增加到67.67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3%,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跃居首位,现在一天创造的财富是1952年全年的2倍多;1978年以来年均经济增速是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倍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19元,增加到4935

8、1元,折合为7800美元左右,按照世界银行的口径,已经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粮食产量从1.6亿吨,增加到6.2亿吨,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近1/5人口的吃饭问题;工业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实现了从严重依赖进口到满足世界需求的历史性跨越,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和外汇储备国,“中国制造”享誉全球;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神舟”遨游太空,“嫦娥”成功登月,深海潜水器、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中国创造”正在兴起;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3

9、5岁提高到76岁。从河南来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原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一是由经济落后省份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全省生产总值由建国初期的36亿元增加到去年的3.7万亿元,多年来稳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地区首位;人均生产总值由建国初期的83元增加到去年的3.9万元。二是由温饱不足省份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由建国初期的1007万吨增加到去年的6067.1万吨,占全国的1/10,其中小麦占全国的1/4,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三是由传统农业大省发展成为全国新兴工业大省。全省工业增加值由改革开放之初的59.2亿元增加到去年的1.61万亿元,居全国第5位,进入工业化

10、中期向后期转变的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的要求,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稳增长保态势、抓改革促创新、补短板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抓党建强保证,呈现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总体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政治生态不断优化的良好局面,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取得新进展。今年以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区先后获得国家批复,这与之前的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一道,共同构成我省比较完整的战略规划布局,为我省夯实发展基础、推动科学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创新

11、驱动、推进体制创新提供了高端载体平台,使我省发展的战略支撑更加有力,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河南的改革发展实践,也印证了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应该有强烈的自信。当今的中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正在逐步体现。道路自信源于各国发展的比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30多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高速增长。如果以经济增长幅度来衡量,我国的成就超过了所有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国家的总和;如果以追赶发达国家为参照,我国已经形成人口至少3亿的“发达板块”,这个板块人口规模与美国相当,在许多方面

12、可以和发达国家竞争。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交出的答卷是最优秀的。我国与印度发展起点、基本国情比较接近,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发展水平大幅领先于印度,2014年底,我国GDP是印度的5倍,人均GDP是印度的4.8倍,工业增加值是印度的7.7倍,粮食总产量是印度的2.3倍,全社会研发支出是印度的12.5倍,外汇储备是印度的12倍;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有110家,印度仅有7家;城镇化率我国比印度高22个百分点;每万人病床数、每万人医师数,我国分别是印度的7倍、3倍;基础设施方面我国更是远远领先印度。巴西经济发展的稳定程度和前景远不如我国,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巴西经济年均增长分别达

13、6.7%、5.5%、8.7%,但受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影响,80年代、90年代仅分别年均增长1.6%和2.5%,进入21世纪后增速回升,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形势又越来越严峻,2015年则负增长4%,今年上半年负增长4.6%,继续呈现下滑态势。前苏联曾是世界第二强国,但改弦易帜、国家解体后,俄罗斯已经沦为二流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在用时间更短、效率更高的方式来推进现代化,差距加快缩小。2004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5年连续超过英国、法国两个老牌强国,2008年超过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跃居第二大经济体;现在世界上不少方面都在预测中国经济总量何时超过美国,

14、多数人认为在2030年之前。还要看到,我国人口有13亿多,比之前崛起大国的人口总和还要多,这种崛起带给世界的,可能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关研究表明,以当今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主要指标为100%来做动态比较,从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人类发展指数(HDI)来看,1950年我国相对于美国的追赶系数为29.1%,到2010年已上升为77.9%。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按购买力平价和汇率法这两个方法计算,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大致相当于美国的2倍和3倍。一些领域的发展程度,我国已经超越美国,比如,我国在2010年已打破了美国垄断了120年的世界头号工业大国的地位,我国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里程、

15、高速公路里程,特高压输电网、水电装机和风电并网装机容量,都已超过美国。再看我们的近邻日本,战后经济发展也曾一度风光无限,创造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期,但1991年泡沫经济破裂后,进入了漫长的萧条时期,以前被称为“失去的20年”,现在来看可以说是“失去的30年”了。安倍晋三执政后,日本经济依旧没有明显的回暖现象,日本共同社一项调查显示,日本青年中超过六成不相信所谓的“安倍经济学”。尽管目前日本发达程度总体上仍高于我国,但经济总量上我国已经是日本的2倍多,正如日本三菱和野村综合研究所这两家知名民间智库的专家说,日本现在是太阳下山的国家,而中国则是太阳当空的国家。我国的发展道路,吸引了越来越多世人的关

16、注,国外致力于读懂中国的观察家、评论家大量涌现,“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概念相继提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发展模式,无论是对中国自己还是对世界其他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英国著名学者马丁雅克认为,中国发展道路与西方有着根本不同,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新现代化模式的崛起。同时,也有一些人对我国发展成就视而不见、肆意歪曲诋毁,有的散布“威胁论”,有的散布“崩溃论”,有的散布“神话论”,他们的用心就是想打压中国,为中国崛起制造障碍,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认识。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两百年的路,绝不是抄别人的作业得的高分。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办?谁又能告诉我们该怎么办?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但决不做别人的附庸,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道路决定命运。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