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方法(参考)数学建模讲述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663771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评价方法(参考)数学建模讲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综合评价方法(参考)数学建模讲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综合评价方法(参考)数学建模讲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综合评价方法(参考)数学建模讲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综合评价方法(参考)数学建模讲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评价方法(参考)数学建模讲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评价方法(参考)数学建模讲述(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综合评价方法 第一章 综合评价概述 第二章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第三章 其它综合评价方法 历年竞赛题 (1)CUMCM1993-B:足球队排名问题; (2)CUMCM2001-B:公交车调度问题; (3)CUMCM2002-B: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4)CUMCM2004-D:公务员招聘问题; (5)CUMCM2005-A: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问题; (6)CUMCM2005-C:雨量预报方法评价问题; (7)CUMCM2006-B:艾滋病疗法评价与预测问题; (8)CUMCM2007-C:手机“套餐”优惠几何问题; (9)CUMCM2008-B:高教学费标准探讨问题; (10)CUMCM2

2、008-D:NBA赛程的分析与评价问题; (11)CUMCM2009-D:会议筹备问题。 第一章 综合评价概述 一、综合评价的目的 二、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一、综合评价的目的 综合评价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类问题: 。分类对所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进行分 类,但不同于复合分组(重叠分组); 。比较、排序(直接对全部评价单位排序, 或在分类基础上对各小类按优劣排序); 。考察某一综合目标的整体实现程度(对某 一事物作出整体评价)。如小康目标的实现 程度、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当然必须有参考 系。 二、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1确定综合评价的目的 (分类?排序?实现程度?见上页 )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见第二章,一

3、) 3. 对指标数据做预处理 在综合评价时,必须做到两点: (1)使所有的指标都从同一角度说明总体,这就提出了如 何使指标一致化的问题; (2)所有的指标可以相加,这就提出了如何消除指标之间 不同计量单位(不同度量)对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和不能 加总(综合)的问题,即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 算单项评价值。无量纲化处理过程也就是计算单项指标评 价值的过程。(见第二章,二) 4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见第二章,三) 5求综合评价值将单项评价值综合而成。 (见第二章,四) 第二章 综合评价的一般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筛选方法 二、综合评价指标的预处理方法 三、指标权数的确定方法 四、综合评

4、价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筛 选方法 选取指标的原则:尽量少地选取主要的评价指标 1、专家调研法 2、最小均方差法 求第j项指标的均方差 求最小的均方差 如果最小的均方差接近0,可将其删去,继续筛选;否则工作结束。 3、极小极大离差法 求每项的最大离差 求所有最大离差中最小的离差 将最小离差对应的指标项删除,原理同最小均方差法 二、综合评价指标的预处理方法 由于来自实际中的指标数据可能是各种各样的,特别是 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单位,不同数量组的数据,存在不 可公度性,在应用之前需要对这样的数据做一定的预处 理,以便于在综合评价中做相应的运算,比较,和分析 等。 -极大型(效益

5、型)指标:取值越大越好 -极小型(成本型)指标:取值越小越好 -居中型指标:居于中间最好 -区间型指标:取值越接近某个固定区间a,b越好 -定性指标 1、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 1.1 将极小型化为极大型 倒数法: 平移变换法 其中 1.2 将居中型化为极大型 对于居中型指标 1.3 将区间型化为极大型 1.4 定性指标的量化处理方法 在实际中,很多问题都涉及到定性,或模 糊指标的定量处理问题。 诸如: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工作政绩、人 员素质、各种满意度、信誉、态度、意识、 观念、能力等因素有关的政治、社会、人文 等领域的问题。 如何对有关问题给出定量分析呢? 按国家的评价标准,评价因素一般分为

6、五 个等级,如A,B,C,D,E。 如何将其量化?若A-,B+,C-,D+等又如 何合理量化? 根据实际问题,构造模糊隶属函数的量化 方法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假设有多个评价人对某项因素评价为A,B,C, D,E共5个等级: v1 ,v2 ,v3 ,v4,v5。 譬如:评价人对某事件“满意度”的评价可分为 很满意,满意,较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 将其5个等级依次对应为5,4,3,2,1。 这里为连续量化,取偏大型柯西分布和对数函 数作为隶属函数: 根据这个规律, 对于任何一个评价值 ,都可给出一个合适 的量化值。 据实际情况可构 造其他的隶属函数。 如取偏大型正态分布 。 2、评价指标类型

7、的无量纲处理 指标的无量纲化就是把不同计量单位的 指标数值,改造成可以直接加总的同量 纲数值,。即通过数学变换,消除计量 单位对原数据的影响。 指标的无量纲化是综合评价的前提 多数场合下,同向化处理过程与无量纲 化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数据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3)功效系数法: (2)极值差法: (1)标准差法: 讨论与思考 问题: ()对于相对数是否需要经过无量纲化处理? 无量纲化处理这不仅适合于绝对数、平均数,也适 合于相对数,因为相对数不能直接加总,各自对比 标准不同,数据的变化范围不同,也需要无量纲化 。 ()考试成绩有必要进行无量纲化吗? 成绩是一种分数,本身没有单位,而且都是百分

8、制 。但由于不同科目试题的难易程度、分量都不一定 相同,其分数的“含金量”并不相同,因而不能相加 。无量纲化后,各科分数都以60分为中心而分布, 具有了可比性,因而可相加。 三、评价体系中权重系数的 确定方法 主观赋权法 德尔菲法(专家法)实际上各个专家可以根 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不同的方法 相邻指标比较法;(先按重要性将全部评价指标 排序,再将相邻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比较 层次分析法()互反式两两比较构权 法。 模糊综合评价模糊评价法奠基于模糊数学。 它不仅可对评价对象按综合分值的大小进行评价 和排序,而且还可根据模糊评价集上的值按最大 隶属度原则去评定对象的等级。 客观赋权法从指标的统计性质来考

9、虑,它是由客观数据决定。 变异信息构权 相关信息构权 熵信息构权。 1. 变异信息构权(离散/方差信息构权) 指标的区分度越高,对排序的影响就越大。基于这种观点 ,以区分度(方差)信息量为权重。 均方差法 极差法: . 熵信息构权 根据综合评价的数值所提供信息量的大小来确定权重的方法,对 于i个被评价对象的第j项指标的指标值 2.1 第j项的熵值 2.2 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 2. 第j项指标的权重系数 四、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方法 由单项评价值计算综合评价值的方法。 1、线性加权综合法 2、非线性加权综合法 逼近理想点(TOPSIS)方法 参考综合评价原理与应用秦泰康,

10、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4、模糊综合评价法 1、 线线性加权综合法的主要特点及适用条件 主要特点 (1)各指标可以相互补偿(等量补偿),即此升彼降 ,总的评价值不变; (2)权重系数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明显,权重大的指标对 综合指标作用较大 (3)计算简单,可操作性强. 适用条件 各评价指标之间相互独立 对不完全独立的情况,其结果将导致各指标间信息 的重复,使评价结果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 2、非线性加权综合加权法主要特点及适用条 件 主要特点: (1)对数据要求较高,指标数值不能为0、 负数, (2) 乘除法容易拉开评价档次,对较小数 值的变动更敏感。 适用条件: -各指标间有较强关联性 3.

11、逼近理想点(TOPSIS)方法 返回 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案例 (1)CUMCM1993-B:足球队排名问题; (2)CUMCM2001-B:公交车调度问题; (3)CUMCM2002-B: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4)CUMCM2004-D:公务员招聘问题; (5)CUMCM2005-A:长江水质的评价和预测问题; (6)CUMCM2005-C:雨量预报方法评价问题; (7)CUMCM2006-B:艾滋病疗法评价与预测问题; (8)CUMCM2007-C:手机“套餐”优惠几何问题; (9)CUMCM2008-B:高教学费标准探讨问题; (10)CUMCM2008-D:NBA赛程的分析与评价问题;

12、(11)CUMCM2009-D:会议筹备问题。 第三章 其它综合评价方法 一、动态权评价方法 二、综合排序问题方法 三、数据包络方法(熊清泉老师) 一、动态权方法 研制新生儿缺氧状况的Apgar评分方法 研 究 目 的 据专业知识,选择5个指标 心率 呼吸肌张力 反射 皮肤颜色 选择指标 确 定 指 标 评 价 等 级 及 界 限 一、动态权评价方法 1. 动态加权问题的一般提法 问题:如何对n个系统做出综合评价呢? 注意: 问题对于每一个属性而言, 既有不同类别的差异,同类别的又有不 同量值的差异。 对于既有“质差”,又有“量差”的问 题,合理有效的方法是动态加权综合评 价方法。 2. 动态

13、加权函数的设定 3. 动态加权的综合评价模型 二、综合排序列方法 1. 综合排序问题的一般提法 问题:如何给出n个系统的最终排序结果呢? 2. 综合排序问题的方法 三、数据包络方法() 它是创建人以其名字命名的DEA模型 C2R模型。DEA法不仅可对同一类型 各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做出评价与排 序,而且还可进一步分析各决策单元非 DE有效的原因及其改进方向,从而为决 策者提供重要的管理决策信息。 【补充】其它综合评价方法 的应用 多元统计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 分析法 模糊数学方法模糊综合评价(评判) 灰色系统分析方法 神经网络方法 【补充】因子分析法 将反映不同侧面的许多指标综合

14、成为少数几个 主因子,最后计算出综合得分。 基本思想:根据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 组,使得同一组内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不同组 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 (这个基本结构称为主因子或公共因子)。从具有错 综复杂的关系的众多经济现象中找出几个主因子,每 一个因子代表经济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一种经济作用 ,抓住这些主因子就可以帮助我们对复杂的经济问题 进行分析和解释。 【补充】主成分分析法 通过研究指标体系的内部结构关系从而将多个 指标转化为互不相关的、包含原来指标的大部 分信息的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主成分),以各 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对它们进行加权,计算出 综合评价得分。

15、它实质上是一种同度量化值的加权算术平均值 ,主成分中的系数就是其权数。 主成分方法的优点: 1)消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2)减少工作量(评价方法模式化、降维的简化作用 ) 3)权数的非人为性(非随意性)。 讨论与思考 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取一个还是多个主成分?多少个? 是否充分反映了客观信息? 如何解释“负权”(指正指标)?权数正负 可能与经济意义(理论分析)不符合。 其权数的导出完全是根据样本资料计算的 ,是否能够保证样本符合总体的情况? 【补充】应用主成分方法必须 注意几点 样本容量要足够大(只对少数单位或时间 进行评价就不能用); 若样本出现不正常现象或异常点(应该将 之删除),也不适用; 评价单位的多少及增减,都可能改变权数 ,从而影响评价结论。 【补充】注意几点(续) 属于一种相对评价,而非绝对评价。 评价标准与样本有关;评价结果是一个相对优 劣顺序。如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它的评价结果不能 说明经济效益的水平的具体差异大小。 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