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6《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5663436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6《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6《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6《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6《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6《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6《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郯城县红花镇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6《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2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正确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和影响。2、难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三、教学要点 1、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 2、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3、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改变了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战后,美苏两

2、极格局的形成,虽然由于彼此间的扩军备战、争霸,使世界形势动荡不安,但由于势均力敌,避免了人类世界再次爆发战争,尤其是极具毁灭力的核战争;但是由于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开始向多极化发展。可以说,二战后,人类社会经历的几番动荡。可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如何?五六十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时代,七八十年代是一些后起的国家的黄金时代,但全球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又是如何?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的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展示板书: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 【内容组织】 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 生: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指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

3、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其实质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师:随着对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正在从不同的视角给出全球化的定义。以下是目前几种比较流行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全球化下的定义是:“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但在我们看来,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十分广泛,技术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都可以列入经济全球化

4、的范畴。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经济全球化给出的定义侧重点就不同,给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殊为不易。一般意义上,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以及信息超越市场和国界进行扩散的现象就被认为是经济全球化。 师:那么,经济全球化趋势究竟为什么会形成?这和哪些因素有关? (展示板书: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 ) 生:(讨论)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第一、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促进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在经济上打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扩大市场,发展大市场经济。第二、二战后出现的民族独立国家,也通过“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争取

5、实现维护民族经济主权与发展民族经济的双重目的。第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第四,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资料: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世界范围内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主体,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并由此形成的超国家的生产和销售网络。跨国公司既是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产物,又是世界经济和经济国际化的推动力量。首先,跨国国内公司的全球性经营行为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力。其次,跨国公司目前拥有的资源远远超过大多数国家,他们所覆盖的国土面积和运营范围

6、比有史以来的任何帝国的地域更浩瀚。第三,跨国公司在把技术和经济增长传布到世界各国的同时,对各国的民族经济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对付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各国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处理与跨国公司这一国际体系中新行为者的关系。 师: 第一,迅速发展的原因。其一,市场机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其二,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科技发展历来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三,国际金融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随着科技的进步,国际金融机构更加现代化,相互联系更为紧密,国际资金融通速度随之加快,国际金融市场的相互依存度空前加强。其四,跨国公司蓬勃发

7、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跨国公司为获取超额利润,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企业内部分工,形成国际生产和营销网络,使一国的生产与多国的生产紧密相联。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带动了贸易、资本、科技等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国际化,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五,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冷战之后,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与稳定,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均利用难得的和平年代大力发展经济,以增强综合国力作为战略重点,经济因素在国家关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六,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师:由此可见,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但是,经济

8、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经济国际化这几个概念是否一致?生:(略) 师:首先,经济国际化不等同于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发展以分工和交换关系的扩大为基础,以竞争为动力,以获得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经济利益乃至垄断利益为目的,而一国内部所能提供的资源和市场往往是有限的,市场经济内在发展要求推动着经济的国际化发展,不仅能够补充国内某些短缺的资源,而且可以创造更多的市场盈利机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甚至可以说经济国际化其实就是资源配置国际化。一国经济发展不可能只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经济力量超越国界,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不断扩大和深化,进而达到相互融合的动态过程就是经济国际化,它是市场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9、。虽然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国际化都是以市场经济为起点的,但从本质上说,全球经济和国际经济是两个概念。国际经济强调国家主权,在此前提下,各个国家以交换、投资和信贷为纽带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互补关系。各个国家的市场仍然受到主权国家的保护和调节,它们是资本积累的基础,而进一步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全球化的准备。因此,经济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奏。 师:其次,经济一体化也不同于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更高阶段,要达到经济一体化首先要消除生产要素流动的一切障碍,使劳动力、资本、商品在全球自由流动。其次要有超国家的权威性协调机构,来协调一体化下的国家间关系。而且超国家的机构真正是超然的,并不为某个国家或

10、某些国家所左右。第三,各国之间要做必要的主权让渡。只有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能真正变成大同世界。目前看来,政治制度、生活水平、文化、信仰等差异在短时期内根本就是经济一体化无法消除的障碍。而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目前能够在全球性事件中发挥作用的国际机构,还不能算是经济一体化要求的超国家机构,在处理全球经济问题上它们都或多或少“带着美国色彩”。经济一体化仍是人类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 师:既然,经济全球化不等同于经济国际化,也不同于经济一体化,那么,经济全球化在当今世界的经济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呢? (展示板书: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 生:国际分工不断加强;跨国公司扩展加快;国际

11、投资急剧增加;国际贸易额迅速增长。 师:在当代的世界经济领域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这两种表面上似乎对立、实际上相辅相成的趋势都在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全球范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了半个世纪以前的人们难以想象的程度。而这种庞大的生产力又非一国所能驾驭,于是出现了生产的全球化和资本的国际化,区域集团化也应运而生了。只要世界生产力继续发展,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就将进一步得到发展。从目前来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表现在:第一,国际贸易的绝对量和相对量迅速增长。世界银行的资料表明,世界出口贸易额1960年为6053亿美元,1980年增加到21705亿美元。剔除通货膨胀和汇率变动因素,世界

12、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实际增长6.7%。从相对量来看,即从世界出口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来看,1960年为12.2%,1980年提高到21.8%。进入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外向型经济的行列,世界贸易有增无减。贸易往来的大幅度增加,把世界各国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第二,生产国际化程度大大加深。生产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跨国公司的发展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在其他国家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投资建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现象开始普遍化,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以至于1974年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正式承认“跨国公司”这一名称。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也纷纷积极进行

13、对外投资,兴办自己的跨国公司。据不完全统计,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已超过四百亿美元,它们的跨国公司已有近二千家,其中有些跨国公司的规模较大。第三,金融国际化程度大大加强。二次大战以后,一些新型的国际借贷资本市场出现。这些借贷资本市场的活动完全脱离了各国的借贷资本市场和外汇法的管理。而且出现了多国银行资本的联合,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吸收资金和贷款能力。在金融国际化程度提高的情况下,一个主要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波动产生影响。第四,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习惯的国际化。当代的许多国家认识到,要保持本国经济的活力,就必须学习和吸收他国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使本国的经济运行有效程度尽可

14、能地接近国际水平。美国的一些企业学习日本的企业管理制度,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某些现代经济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试图按国际经济惯例来发展本国经济。总之,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正促使世界的经济力量超越国界,带来更多的贸易、更多的机会、更大的繁荣。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开放的程度同它所获得的发展机会成正比。后起的国家,只有顺应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国际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将自己的优势和国际环境中的有利条件结合起来,确定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合理位置,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师:其实,经济全球化的最突出表现就是贸易自由化体系的建立。1947年

15、,美国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23个国家进行了减让关税的多边谈判,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1986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后,欧共体和加拿大1990年分别正式提出成立世贸组织的议案,1994年4月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才正式决定成立世贸组织。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从而取代了关贸总协定。这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了。这一体制的确立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自1986年7月10日,中国政府就提出申请,希望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的地位。但是,由于某些西方大国的阻挠,直至2001年12月,中

16、国才结束了历时十五年的漫长的入世进程,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展示板书: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师:经济全球化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悄然兴起,并逐渐发展壮大。在此新趋势的面前,各国会面临怎样的问题?经济全球化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生:(略) 师:如果我们重点探讨一下经济全球化中的问题的话,同学们能从哪几个方面去分析?生:(略) 师: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首先,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由于这些国家拥有世界上3/4的生产力,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影响着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及许多工业化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经验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向外扩散,有利于带动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相对削弱了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垄断地位。这种趋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其次,经济全球化如同一些新的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