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七课《法不可违》(人教版七年级)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658570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七课《法不可违》(人教版七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思想品德:七课《法不可违》(人教版七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思想品德:七课《法不可违》(人教版七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思想品德:七课《法不可违》(人教版七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思想品德:七课《法不可违》(人教版七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七课《法不可违》(人教版七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七课《法不可违》(人教版七年级)(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 感受法律尊严 第二框 法不可违 新疆阜康市滋泥泉子学校 杨玢 你知道以上图片反映的是近年 来发生在我国的什么事件 ? 2010年西藏打砸烧抢的3.14事件 你猜想图中的暴力分子将会落得 怎样的后果? 二零一一 年4月29日,西藏自治 区拉萨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宣判大 会,对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 力事件中的部分犯罪案件,依法进 行公开宣判。跟随巴桑的其他5名同案 犯僧人中,2人被判有期徒刑20年、3人 被判有期徒刑15年。 法律是惩治违法犯罪分子,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 。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预习导学 n1什么是违法行为? n2违法行为的类别有哪些?又 如何区别?

2、n3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特 征? n4刑罚的种类有哪些? 情景一:行为判断 小聪、小明兄弟俩骑车上学,路上小明捡了一只苹果手机, 想一想自己没有手机,今天运气好,自己碰上了,于是决定 将苹果手机占为己有。行至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时,遇到红 灯。此时正好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小聪想上学就要迟到了, 又要被班主任批评,于是他就叫小明一起闯了红灯。 请思考: (1)小明、小聪兄弟两人在路上做了什么? (2)小明、小聪兄弟两人这样做是一种什么行为?有法律依据 吗? (3)预测一下他们的结局. 情景二:请你帮忙 结果呢,他们都因为违法而受到了警察的批评教育。小聪认 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决定好好学习一下法

3、律知识。小明则不 以为然。刚好学校组织了一场法律知识竞赛,小聪就报名参加了。 小聪遇到了这样一道题: 赖昌星接受审判 请思考:请思考: (1 1)结合材料说明什么是刑法?结合材料说明什么是刑法? (2 2)赖昌星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赖昌星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 (3 3)赖昌星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赖昌星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 (4 4)法院的判决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法院的判决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 情景三:法制新闻 小聪经常看“新闻报道”, 5月18日,他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赖昌星案今天上午一审宣判。1995年12月至1999年5月,赖

4、昌星犯罪集团采取各种 手段,走私香烟、汽车等普通货物,案值共计人民币273.95亿元,偷逃应缴税额人 民币139.99亿元。为实施走私活动和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赖昌星于1991年至1999 年间,先后向64名国家工作人员贿送钱款、房产、汽车等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 3912.89万元。2012年5月18日上午,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依照我国 刑法规定,判定被告人赖昌星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 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人民币二千万元。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 全部财产 情景四:大结局

5、 在以后的时间里,小聪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而弟弟小明,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 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后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受到学校处分。 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小偷小摸、参加赌博等,被公安机关拘留。 为了搞到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持刀抢劫,刺伤受害人,导致 其死亡,抢得人民币1000多元。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小明有期徒刑十年,并剥夺政治 权利三年。若干年后,小聪大学毕业,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守法精神,过上了幸福美 满的生活,而小明却在监狱中服刑。 但是小聪没有忘记自己弟弟,经常到监狱看望小明,- 请思考: (1)小明

6、哪些行为属于违纪行为?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2)小明受到的处罚哪些是纪律处罚?哪些是行政处罚?哪些是刑罚处罚? (3)你从他们俩兄弟的命运中,得到什么启示? 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别 情境模拟、分组探究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模拟教材91至92面 中的三个情境,并思考:“三个情境中的主人公的行 为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 ?行为人自己落得了什么结果?”然后完成93面的表 格。 1、李某等3人在电影院起哄、打闹、吹口哨,扰 乱了公共场所的秩序。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 罚法的有关规定,给予李某等3人“警告”处罚。 2、我国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拾

7、得遗失物、 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 情景二中的朱某违反了民法通则的上述规定, 拒将拾得的物品交还物主,拒绝履行法律规定 的义务,他的行为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3、情景三中的赵某,违反了刑法的有关规定 ,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 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法违反民事法律法 规,承担民事责任。规,承担民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违反行政管理法规 ,受行政处罚。,受行政处罚。 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法,受刑违反刑法,受刑 罚处罚。罚处罚。 违宪行为违宪行为违反宪法,要受追究。违反宪法,要受

8、追究。 违 法 行 为 情景 违违法 类别类别 二 三 对社会的 危害程度 违反的 法律 承担的法 律责任 一 行政违 法行为 民事违 法行为 刑事违 法行为 看书P93,完成以下表格 较轻 较轻 严重 行政法 民法 刑法 行政 制裁 民事 责任 刑事 处罚 行政违法 民事违法 刑事违法 一般违法行为 严重 违法 行为 共同 点 任何一 类违法 行为都 有其法 律后果 ,都要 承担相 应的法 律责任 什么是违法行为 “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 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 为。” 新华社报道,经拉萨市中级人民法 院依法审理,认定巴桑等30名被告人 分别构成纵火罪、抢劫罪、寻衅滋事 罪、聚众

9、冲击国家机关罪、妨害公务 罪、盗窃罪,一审分别判处3人无期徒 刑;7人15年以上有期徒刑;20人3年 至14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被判处无期徒刑之一的拉萨市德庆 县的僧人巴桑,因带领其他5名僧人 和5名当地闲杂人员,打砸德庆乡人 民政府、打砸焚烧11家商铺、围攻警 务人员、抢劫财物,造成巨大损失, 犯了寻衅滋事等罪。跟随巴桑的其他 5名同案犯僧人中,2人被判有期徒刑 20年、3人被判有期徒刑15年。 思考:(1)他们们犯罪行为给为给 社会带带来了什么危害? (2)他们们的行为违为违 反了什么法律及所属违违法行 为为的类别类别 ? (3)他们们的犯罪行为为受到了什么处罚处罚 ? 和5名当地闲杂人员

10、,打砸德庆乡人 民政府、打砸焚烧11家商铺、围攻警 务人员、抢劫财物,造成巨大损失, 犯了寻衅滋事等罪。跟随巴桑的其他 5名同案犯僧人中,2人被判有期徒刑 20年、3人被判有期徒刑15年。 犯罪的特征犯罪的特征 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刑事违法性 刑罚当罚性刑罚当罚性 严重危害性 触犯刑法 受刑罚处罚 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是前二者的必然后果 什么是犯 罪?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 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 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1、什么是刑法?有何作用? 2、刑罚就是刑法吗? 刑法是规定何为犯罪以及犯罪如何处罚的法律 。作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集体、国家利益

11、,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 管制、管制、 拘役、拘役、 有期徒刑、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无期徒刑、 死刑死刑 罚金、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没收财产 主刑主刑 附加刑附加刑 刑 罚 知识竞答活动,看哪个同学回答的最快、最准确 。 以下案例各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1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 王某一怒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 处有期徒刑5年。 2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 路灯打破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于200 元罚款。 3、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 动能力。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5、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 肿,

12、口角流血。 4、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 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6、工商局没有依据查封你家开的公司 。 行政违法行为 7、陈星的爸爸开车闯红灯。 行政违法 材料:诈骗犯黄某,小时侯就有小偷小摸的 坏习惯,经多次批教育仍不改正,后来发展到冒 充国家干部行骗,先后被公安机关收容6次,劳 动教养3年。2003年,他利用从劳改农场保外就 医之机,继续行骗作案79次,骗得公私财物价值 4多万元。黄某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触犯了刑 法,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 阅读材料思考:1、材料中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哪些是犯罪行为?2 、王某最终受到的处罚是一种什么 性质的处罚?这种处罚分为哪几类

13、?请结合案例进行说 明。3、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比较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异同? 项 目 不 同 点 相 同 点 一 般 违 法 严 重 刑法处罚 刑 法 违反的法律 对社会的危害轻 微 犯 罪 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行政制裁或民事责任 二者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都是违法行为; 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 谈谈你这节课的最大收获 二、法不可违 1 谁 都 不 能 违 法 2 犯 罪 必 受 惩 罚 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行为的种类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犯 罪 (基本特征 ) 严重危害性 (最本质特征 ) 刑事违法性 (法律标志 ) 刑罚当罚性 (必然后果 ) 主 刑 附加刑 管 制 拘 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 刑 罚 金 剥夺政治权利 没 收 财 产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1.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一个案例,并设 计问题,各组互相交换对问题的解答 2.找一找自己身上有无不良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