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5653234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自觉弘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表明A. 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B. 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因素C. 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D.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答案】C【解析】【详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自觉弘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C适合题意;本题并未涉及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排

2、除A、B;本题强调的是文化的作用,不是经济政治的决定作用,排除D;故本题答案选C。2.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这些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文化产业。这说明A.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经济的反映B.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 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D. 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答案】C【解析】【详解】A不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经济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可以优先发展文化,不是说文化是经济的反映。B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C符合题意,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先于或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材料中“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这些地区可以优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和优势

3、文化产业”体现了这一点。D表述错误,这种说法否定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故选C。【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一)相互影响。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2、一定的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优秀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学技术、教育等对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素养,文化渗透,文化霸权主义等)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

4、中国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期间,人们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极尽天伦之乐。可见,民族节日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由此可见,适合题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

5、影响,错误;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4.2018年起,西安天坛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等陆续向民众免费开放。之所以开放这些公园遗址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对人有积极影响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决定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主动的,积极的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文化对人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对人有积极影响,因此,免费开放西安天坛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等,以让人们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故正确;优秀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重要

6、作用,同时,不是起决定作用,故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而不是积极的,主动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积极的,主动的,故错误。故选A。5.“要想剪除狂野的杂草,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这启示我们A. 美德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标志B. 人的精神世界离不开物质载体C. 应主动、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D. 应学会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受文化【答案】C【解析】【详解】A说法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B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要想剪除旷野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

7、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他”,因为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启示我们应主动自觉地接受健康的文化影响。故本题答案为C。6.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下列说法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与之一致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昔孟母,择邻处”强调的是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而多次迁居,体现了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可见,二者都体现了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与题干蕴含的文化生活道

8、理一致,故正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可见,二者都没体现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故选D。7.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精髓。“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在城市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表现在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精神力量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强大动力精神力量可以增强北京在世界城市中的国际竞争力北京精神体现了首都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选项“直接转化”的表述错误。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北京精神”的作用,未涉及北京精

9、神体现了首都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在城市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表现在精神力量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强大动力,精神力量可以增强北京在世界城市中的国际竞争力。选项入选。选C。8.近年来,中国与东盟通过举办文化、教育、体育等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全面带动了“一带一路”重点领域的合作,促进了民心相通,增强了政治互信。可见()A.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B. 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多彩C. 文化提升了综合国力D. 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近年来,中国与东盟通过举办文化、教育、体育等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全面带动了“一带一路”重点领域的合作,促进了

10、民心相通,增强了政治互信,这表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D正确且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9.2018年9月8日,备受关注的2018未来科学大奖在京揭晓,袁隆平等科学家获奖。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作为中国第一个民间发起的科学奖项,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强调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完成,产生巨大国际影响,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的科研工作。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设立未来科学大奖是基于科技进步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有利于营造氛围,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传播科学精神抵制各种形式的落后文化有利于引导科学工作者注重实践,提高创新水平A. B. C.

11、 D. 【答案】B【解析】【详解】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设立未来科学大奖有利于营造筑围,弘扬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引导科学工作者注重实践,提高创新水平,符合题意;设立未来科学大奖是基于科技进步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错误;材料强调弘扬科学精神,没有涉及抵制各种形式的落后文化,排除。故选B。10.进行文化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使文化更贴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材料反映的道理是A.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适应实践的变化 B. 文化创新要适应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C. 文化创新是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D.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

12、会实践【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文化创新,是为了使文化更贴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体现了文化创新要适应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B正确;A说法错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C说法错误,文化创新不是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也不是为创新而创新;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创新要为实践服务,D体现的是文化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B。11.“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沉淀千百年的经典看似很遥远,却在自然亲切的歌词中浮现在听众面前。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成功在于其让人们重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不竭的生命力是复苏文

13、化记忆的历史呈现,更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时代强音首次实现了诗和歌的结合,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让观众在歌唱中学诗词、背诗词,是传承经典最合适的方式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沉淀千百年的经典看似很遥远,却在自然亲切的歌词中浮现在听众面前”,这是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成功之处,其成功之处就在于让人们重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不竭的生命力,是复苏文化记忆的历史呈现,更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时代强音,符合题意;经典咏流传以创新的形式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说法错误;“最合适的方式”的说法太绝对,不选。所以本题选A。12.在都市,摩天大楼、城市雕塑

14、、公园、游乐场、音乐厅、美术馆、书店、体育馆、电影院等,构成了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的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生活更具特有的乡土气息。这说明(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文化现象无时不有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都市文化和乡镇文化的不同特点,说明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不同的文化环境而未涉及不同的自然环境,排除;文化现象无时不有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13.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

15、书店都是最能将文化与城市完美结合的所在。当我们评判某座城市的文化品格时,是否有一家可视为地标的书店往往是最柔软的指标。这意味着评判文化的品格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优秀文化引领着城市发展的方向文化影响城市的品味和精神追求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书店能够将文化与城市完美融合,评判某座城市的文化品格可将书店作为指标,体现了评判文化的品格离不开物质载体,同时意味着文化影响城市的品味和精神追求,项符合题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项说法错误;优秀文化推动城市发展,但并不能引领城市发展的方向,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14.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