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检索基础.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648900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5.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信息检索基础.(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献信息检索教程 李立威 2010年8月24日 为什么要学文献检索? “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找什 么材料完成毕业论文!” “在下笔写论文之前我需 要查找和阅读更多的材料。” But My experience! 几个重要问题! 我该研究什么? 我要阅读读哪些材料? 我从哪里才能找到更多的材料? 别人都在研究什么? 还有空白的研究留给我吗? 我如何知道这项研究以前又没 有人做? 我该如何检索需要 的文献 呃太复杂了吧 学不好文献检索就写不好论文 写不好论文就不能毕业 毕不了业就找不到工作 找不到工作就挣不到钱 挣不到钱 SO 一定要学好 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有啥用 1掌握有效信息,避免重复劳动,有助科

2、研工 作 。 2提高信息素质,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人 才的培养 3)提供科学方法,协助管理决策者做出正确的 决策。 4)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迅速解决疑难问题 的方法 文献检索的意义 1.掌握有效信息,避免科研重复 科研工作具有继承和创造两重性,要求科研人 员在探索未知或从事研究工作之前,尽可能地占有 与之相关的信息,信息检索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 前期工作。 从课题立项,到科研成果鉴定,整个科研过程 ,都需要进行信息检索,以判定科研成果的先进性 、科学性和实用性。信息检索在整个科研过程都占 有重要的位置,信息检索贯穿了科研工作的始终, 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素质是21世纪人才素质结

3、构的基本构成之一,是适 应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是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对 提高在信息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有重要意义。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必须适应信息化的社会环境,熟 悉并掌握获取各种现代化信息资源的方式,具有发掘、 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信息素质的具体内涵包括敏锐的信息意识;信息需求的 能动性;有关信息源的知识;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检索 ,包括对信息的理解与评价等内容。 90年代以后,对信息素质概念的认识和研究进 一步深入。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 与技术协会专门制定了评价学生信息素质的九大标准 : (1)高效地获取信息; (2)正确地评价信息; (3)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4)探

4、求与个人兴趣相关的信息; (5)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 (6)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 (7)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 (8)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行为规范; (9)积极探求和创建信息。 自学能力提高人的素质最基本的能力 阅读、收集、处 理各种信息能力 熟练使用检索工具 检索各种信息资料 分析利用各种信息 3.掌握可靠信息,进行科学决策 一个国家,机构,或企业要想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 科学决策。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管理决 策,同样离不开信息,任何个人,企 业,乃至国家,要想在竞争中立足, 都必须掌握足够可靠的信息,并利用 它进行科学决策,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5、。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 , 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 论语八佾 文,典籍也,献,贤也。 四书章句集注 凡经、史、会要、百家传记藏书,信 而有证者,谓之文;凡臣僚之奏疏、 诸儒之评论、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 录等,一语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 ,正史传之非者,为之献。 文献通考序 1.1.1文献的概 念 记录有关知识的一切载体记录知识载体 文献三要素 构成文献的手段 文献内容 文献形态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Library of Qin Huangda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这块黑板已经被送到西宁 博物馆珍藏 珍贵文献 生物及

6、具有自动控制系 统的机器,通过感觉器官 和相应的设备与外界交换 的一切内容。 1.1.2信息的概念 l信息无处不在,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生 物界和人类社会中。人们正是通过接收来自 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 别各种事物,从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说“信息不是物质”,哲学家说信 息与物质的关系是大问题。这些观点妨碍信息论进 入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等这些物质科学领地。 某些唯物论者曾经为信息论扣上了“唯心论、伪科 学”的帽子。信息论在科学版图和哲学版图中究竟 如何定位在今天并没有很好地解决。 20世纪中

7、期随着原子弹(核能)的出现,物理 学成为最荣耀的科学学科。在随后的50年里晶体 管、人造卫星、集成电路、电脑的飞跃发展无不与 物理学知识的应用有关。 但是我们也惊奇第发现这些新技术都是为提高 信息的处理能力服务。光荣的物理学忙了半个世纪 ,终于发现自己仅是给信息科学当仆人。这是物理 学的喜剧还是悲剧? 信息、知识、情报、文献 知识: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 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身的认识。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 概括和如实反映,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 和掌握,是对信息的认识、理解和升华,是系统化、精炼化的信息。 知识来源于:人自身的实践

8、探索和经验 前人或别人的经验 “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 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情报 (Information) 情报与信息在英文中为同一个词,但信息的外延比情报广,信息包 括情报。 情报就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收集的有使用价值 的知识或信息,或者说是传递中的有用的知识或信息。 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是情报的 基本属性。 拉登藏身何处 商场打折信息 敌 情 情 报 经济情报 科学情报 技术情报 军事情报 政治情报 3信息、知识、文献和情报的关系归纳为 :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及其反映 ; 知识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 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是人的

9、 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 情报是对用户有用的知识信息;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载体,也是信息和 情报的载体。 1.2 信息资源的分类 信息资源 现实的信息资源 潜在的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 实物信息资源 文献信息资源 体载信息资源 1.2信息资源的分类 1.2.2文献信息资源 文献信息资源是指以文献为载体的信息资源,随着现 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资源从载体、加工到内 容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可以从文献信息的 各种分类形式上得到体现。 文献信息资源类型可按文献的载体形态、出版类型 和内容加工层次和获取方式进行划分。 1 ) 印刷型 以纸张为载体,以手书、石 印、油印、胶 印、

10、铅印、影印等为手段来记录 知识、信息;这 是传统文献的基本形式,也是目 前文献的主要形 式。 其优点是:读取方便,流传 广泛,不受时 空限制。 其缺点是:存贮信息密度低 ,占据空间大,笨 重。 2 ) 缩微型 以感光材料为载体, 以缩微照像为手段来记录知 识、信息的文献,也称缩微 复制品。包括缩微胶卷、缩 微胶片、缩微卡片等。 其优点是:信息存贮 密度高,文献体积小,可节 省90%以上的存贮空间,便 于收藏、保存和传递,能安 全存贮珍贵资源,方便管理 ,比印刷型文献经济实惠, 在某种程度上能弥补印刷型 文献的不足。 其缺点是:阅读必须 借助于缩微阅读机或其他辅 助设备,不便携带,保存条 件要求

11、严格,难以普及。 鉴于其优、缺点,目 前缩微技术多用于档案的保 存、古籍的保护等。 4 ) 电子型 通过编码和程序设计,把文字 、资源转换成数字语言和机器语言 ,以磁性材料为存贮介质,以打字 、穿孔或光学扫描等为记录手段, 输入计算机,存贮在磁盘、磁带、 光盘上,阅读时再由计算机将其内 容按要求输出的文献。电子型文献 近年来有了新的发展。 其优点:信息存贮量大,查找 文献快速方便; 其不足:须借助相应设备阅读 ,投入较大。 4) 声像型 又称视听型。以磁性材料或感光材料为存 贮介质,借助特殊的机械设备,直接记录声音和 图像,并通过视听设备存贮与播放信息知识的文 献形式,如电影、唱片、录音带、录

12、像带DVD、 VCD、CD等。依感官接受功能划分,视听型文献 又可分为视觉资源、听觉资源和视听合一的多媒 体资源三种类型。 其优点:声情并茂,形象逼真,直观性强 ,动静交替,易于接受,在其传递信息知识方面 有着其他文献不可替代的优势。 其缺点:必须借助一定的设备才能使用。 5) 网络型 主要是指互联网上所有机读文献,从本质上而 言,仍属于电子型,但因其必须经过通信网络 进行传输的特点,故而单列一类。 其优点是:无所不包,数量巨大,查 找方便, 共享程度高。 其缺点是:必须依赖于相应的设备和 通信线 路,内容庞杂、无序、良 莠不齐。 图 书 (第5章) 连续出版物 (第6章) 特种文献 (第7章

13、) 1) 图书(Books) 定义: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或生产经验作概括 论述. 特 点 : 带有总结性、系统性 、成熟性; 出版周期长,信息 传递慢; 传授知识,而不是 报道最新情报。 分 类:阅读型 如教科书、专 著等 工具型 如字典、百科全 书、年鉴、手册 图书 检索 图书 常用 字段 特征:外观特征(书名 作者 出版社 价格、图书编号等) 内容特征(分类、关键词、主题) 图书编号: 我国图书编号分三个阶段,各个阶段每 一种正式出版的图 书的唯一标识代码。 1)1956年起我国出版社凡正式出版的图 书的统一号码。 2)1972年实施的10位国际标准图书编号 (10位ISBN) 3)2007年

14、1月1日起实施13位新版的国际 标准图书编号(13 位ISBN).这次ISBN升位能够使ISBN在编码结 构上有充足的容量 满足未来出版量的需求。 校验位的计算方法: 如上例7-111-05666-是 用前9位数字分别对10、9、8、7、6、5、4、3、2 乘积之和,对11的模数求余,再用模(11)减去 余数而得。例: ISBN 7 1 1 1 0 5 6 6 6 10 9 8 7 6 5 4 3 2 70 + 9 + 8 + 7 + 0 + 25 + 24 + 18 + 12173 173/11158 1183 因此,该书的校验位是3,ISBN为7-111- 05666-3。 当所得余数为零

15、时,该书号的校验位是X。 13位ISBN号是由13位数字组成,共分5段,各 段之间要用一个连字符相连接。 第一段,图书商品代码978。 第二段,地域号,中国为7,英语地区为 1-2。 第三段,出版商代号,由国家或地区 ISBN中心分配。 第四段,出版图书号,由出版商按出版 顺序所给。 第五段,计算机校验位。 如:本书ISBN978-111-7-27182-6 校验位的计算方法: 如上例978-111-7- 27182-是用1分别乘书号前12位中的奇数位, 用3分别乘以偶数位(位数从左到右);将各 乘积相加,求出总和;将总和除以10,得出余 数;将10减去余数后即为校验位。 例:ISBN 9 7 8 7 1 1 1 2 7 1 8 2 1 3 1 3 1 3 1 3 1 3 1 3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