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兴河临时设计依据概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648597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20.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兴河临时设计依据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公兴河临时设计依据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公兴河临时设计依据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公兴河临时设计依据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公兴河临时设计依据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兴河临时设计依据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兴河临时设计依据概要(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基本情况21.1项目名称及地理位置21.2 河道基本情况51.3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他设施情况131.4 河段水利规划152、 河道演变分析172.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172.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172.3 河道演变趋势预测183、 防洪评价计算183.1 设计洪水计算183.2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263.3河道行洪能力计算273.4 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353.5 河势影响分析计算404、防洪综合影响评价434.1 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434.2 与现有防洪标准、有关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434.3 对渠道泄洪的影响分析434.4 对渠道稳定的影响分析444.5 对现有防

2、洪工程、河道整治及其他水利工程设施的影响分析444.6 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444.7 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455、防治与补救措施466、 结论47公兴河临时迁改设计依据1、基本情况1.1项目名称及地理位置(1)项目名称:回龙停车场公兴河迁改工程(2)工程位置回龙停车场公兴河迁改工程位于正兴路以南、元华路南延线以西的双流县公兴镇兰家沟村,位于地铁5号线回龙站南侧1.3km,处于双黄路与公黄路之间,紧邻兰沟路,现已建成主干道元华路,交通较为方便。主要由停车线、检修线及其它13F配套建筑物组成。(3)临时迁改缘由公兴河在回龙停车场范围内蜿蜒曲折通过,为使河道路径与回龙停车场的建设相适应需

3、对公兴河进行迁改;公兴河河道大部分为山溪土河沟,仅在河口位置有浆砌石护岸。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公兴河逐步变成了城市河道,对城市河道有一定的景观要求,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4)迁改范围及控制点坐标回龙停车场公兴河临时迁改工程改河长度共344m,改河起止点控制点坐标(成都坐标系)如下:表2-1 公兴河迁改工程控制点坐标位置桩号横坐标(X)纵坐标(Y)改河起点青规K13+680-4809.94212448.913改河止点青规K14+380-5161.34713046.0701.1.1迁改工程设计方案(1)设计依据根据双流县城乡防洪控制规划(20112030)对河道整治规划的相关内容,结合成都市

4、城市防洪规划报告(2001-2020),四川大学工程设计院提出地铁5号线回龙停车场公兴河改河工程的迁改方案,使迁改工程实施后的公兴河符合天府新区规划的要求,并能确保地铁5号线回龙停车场的顺利实施。(2)迁改线路总体布置地铁5号线回龙停车场公兴河临时迁改工程全长344m,迁改工程在停车场范围内尽量顺直,截弯取直,改变原河道弯曲的特点,停车场范围外整治工程尽量利用原河道走向。回龙停车场迁改工程采用复式断面,兼顾防洪及景观效果,两岸设有植草护坡。迁改长度对应桩号为青规K13+680青规K14+380。在公兴河整治河段范围内,原河道长度1.8km,经裁弯取直整治后河道长度缩短至344m。(附图临时迁改

5、平面示意图)(3)沟渠断面设计本次新开公兴河沟渠断面采用复式断面,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规划主槽为梯形断面,设计顶宽8.85-10.65m,底宽6m,纵向坡度0.5%,河深1.9m-3.1m随高程变化而变化,河道两侧边坡坡度为1:0.75。河道两侧各预留一定宽度,搭设临时围堰。按照临时迁改设计河道断面形式和防洪要求围堰外露部分种植草皮进行防护。改河工程上下游进出口高程以原河道为控制高程,进行顺接,改河起点控制高程为470.7m,改河止点控制高程为468.9m,上下游顺接至原河道。迁改工程在回龙停车场征地范围外尽量顺直,以现有河道中线定线,适当拓宽河道,截弯取直,该段河道的导线走向基本沿原河

6、道走向定线。 公兴河改河典型断面图(4)沟渠纵断设计公兴河改河工程上下游进出口高程以原河道为控制高程,进行顺接,改河起点控制高程为470.7.m,改河止点控制高程为468.9m,整个迁改河道比降为0.5%。设防标准为50年一遇。(5)公兴河迁改工程主体工程量根据回龙停车场迁改工程迁改设计方案,迁改工程实施工程量见下表:表2-2 公兴河改迁工程主体工程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土方开挖m310414.72围堰搭设m39382.34地表清理m281926植草护坡m25850.71.1.2迁改工程主要参数地铁5号线回龙停车场公兴河迁改方案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3。表2-3 公兴河改河工程特性表项目公兴河迁

7、改工程所涉站点回龙停车场防洪标准50年一遇迁改长度344迁改比降0.5%改河断面参数断面形式梯形断面渠道底宽(m)6渠道顶宽(m)8.8510.65坡比1:0.751.1.3迁改工程施工(1)施工条件交通条件:场地内已建主干道元华路,附近小路交错,已有临时交通通往施工区。施工用水:利用市政供水管网供水。施工用电:利用市政供电网供电。施工材料:工程所需材料可就近到商品料场购买。表土堆场:土方开挖前先将表土剥离临时堆放,后期做围堰搭设和两侧绿化覆土,多余挖方结合立交主体工程弃渣统一标准堆放。(2)施工导流根据“先建后废”原则,在新河道主体完成后,再废弃原河道。(3)施工交通运输对外交通:已有临时交

8、通通往施工区,交通依托于元华路。场内交通:工程区内新建临时道路,施工期临时道路和回龙停车场统一使用并应考虑当地交通需要。(4)施工总布置站场内布置表土堆场、库房、堆料场及其它场地,充分利用已有场地;新开河道施工前需做好当地农田的赔偿工作。1.2 河道基本情况1.2.1河道概况公兴河属于府河右岸的二级支沟,公兴河有二个河源,右源叫羊叉堰,发源于高家山、红星水库一带,河源高程549.7m,由西向东流经钟家山、高家塘,在石子村下游叫石子沟、郭棚子塘下游叫赵家沟,贾家堰下游叫羊叉堰,在王家院子附近注入公兴河。左源叫长冲沟,发源于胜利镇乌棒塘、响水堰一带,河源高程525m537m。由西北向东南流,流入黄

9、甲镇境内叫白家沟。流经李家大山后叫长冲沟,折向南流,经拦冲堰、黄甲镇第一中心小学、过路堰、火烧棚,在王家院子附近与羊叉堰交汇前叫长冲沟,长冲沟河源羊叉堰交汇前河长4.94km,流域面积7.93Km2。在王家院子附近与羊叉堰交汇后叫公兴河。公兴河干流由北向南流经石堰、苏家堰、蔡家堰,穿过成雅高速公路后,继续流经万洞桥、公兴镇、傅家大院子、筏子堰、河上堰、王家堰、乌木堰、豆渣堰、幺堰等地后在兰家沟村汇入红栏沟。公兴河全长20.03km,流域面积60.5Km2。回龙停车场公兴河整治迁改工程河段现状大部分为自然岸坡,在整个河段有多条山区冲沟汇入,汛期洪峰形成快,对河岸造成冲严重冲刷,防洪能力仅5年一遇

10、。公兴河河道大部分为山溪土河沟,仅在下游出口有浆砌石护岸。1.2.2气象特征场地所处成都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主导风向为NNE向,常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年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约250Pa,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000mm,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易形成暴雨。根据成都气象台观测资料,成都地区的气象指标如下: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5.9。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47.00mm。最大日降水量为195.2mm。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相对湿度:多年平均为82%。日照

11、时间:多年平均为1228.3小时。风向与风速:主导风向为NNE向,多年平均风速为1.35m/s。最大风速为14.8m/s(NE向),极大风速为27.4m/s(1961年6月21日)。1.2.3河流水文公兴河属双流县城乡防洪(控制)规划规划范围内重点控制的防洪、排涝沟渠。地铁5号线回龙停车场范围内所涉及的公兴河迁改工程位于公兴河下游河段,工程河段未布设水文站点,无实测流量资料。上世纪50年代末,四川省水资源勘测局曾在鹿溪河设立了籍田水文站(F=382km2),但仅有19571960年共4年的实测水文资料。邻近流域球溪河有北斗水文站,索溪河有涌泉水文站,濛溪河上游有元滩湾水文站,府河上有望江楼水文

12、站等。各站资料情况见表2-4。表2-4 工程河段邻近流域水文测站资料情况一览表流域河 名站 名流域面积(km2)设立日期资料起讫年限(年年)领导单位水位流量泥沙岷江鹿溪河籍田38219571957-19601957-1960四川省水文局府河望江楼50519391940今1942-1950、1954-1968、1986-今四川省水文局沱江索溪河涌泉30419721972-今1972-1997四川省水文局球溪河北斗185619581959-今1972-今四川省水文局濛溪河元滩湾(二)87019591959-今1959-今四川省水文局鹿溪河籍田水文站仅有4年实测水文资料,系列太短。望江楼水文站控制府

13、河流域面积505km2(该面积指聚源走马河口至石堤堰府河进水口至望江楼站的区间集雨面积),该站处于川西平原水网区的腹部地带,该站的水文资料受聚源走马河闸及石堤堰闸人为调度的影响。涌泉站所在的索溪河、元滩湾所在的濛溪河均位于沱江左岸,地处盆地腹部,属严重干旱缺水地区,水文站控制流域内修建了塘、堰、库等水利设施拦蓄天然径流满足灌溉及人畜用水等需求,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严重。鹿溪河发源于岷沱分水岭的成都市龙泉驿长松山,由东向西汇入岷江;北斗站所在的球溪河位于沱江右岸,发源于岷沱分水岭的龙泉山脉,由西向东汇入沱江,与鹿溪河流域下垫面条件较为接近,且与鹿溪河流域年降雨量相差不大。1.2.4地形地貌工程区地处

14、成都平原中部,成都平原是由岷江冲洪积所形成的扇状平原。全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工区平均海拔 477m,区内地形平坦,高差不大,以平坝为主,浅丘为辅,平坝区相对高差不足 10m,浅丘区高差大部分在 30m以下。平原周边山麓呈阶梯状分布。有多级台地。回龙停车场工程区地面标高463.95474.83m,相对高差10.88m。周边区域内现状为荒地,还未建设,地形高差起伏较大。场地范围内主要为第四系堆积台地,局部为构造剥蚀浅丘。1.2.5地质构造成都平原处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之川西褶带的西南缘,位于龙门山隆褶带山前江油灌县区域性断裂和龙泉山褶皱带之间,为一断陷盆地。该断陷盆地内,西部的大邑彭县什邡和东部的蒲江新津成都广汉两条隐伏断裂将断陷盆地分为西部边缘构造带、中央凹陷和东部边缘构造带三部分。历史地震资料显示,成都市区一带至今尚无强震记录,仅受周边50100km以外的远震影响,其影响烈度不过6度左右。1933年迭溪7.5级极震,1958年北川6.2级强震,1967年双流籍田5.5级中强震,1976年松(潘)平(武)7.2级极震,1971年新都3.4级弱震以及2008年汶川8.0级极震均未对市区造成破坏性地震灾害。两千多年来,成都城址从未变迁,地壳稳定性良好。地铁5号线一、二期工程位于成都平原区,为一稳定核块,区内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较微弱,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