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专业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区域推进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647607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专业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区域推进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信息专业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区域推进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信息专业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区域推进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信息专业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区域推进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信息专业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区域推进研究课题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专业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区域推进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专业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区域推进研究课题研究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区域推进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作者: 日期:2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区域推进研究课 题 研 究 报 告芙蓉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课题组 研究摘要:教育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区域推进研究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为A-24。2012年元月9日通过专家开题论证,依据开题论证的建议“缩小研究范围,突出研究重点”;同时也考虑到由于该课题研究范围较广、涉及内容较多,而单位人手不够等综合因素,专家建议课题尽量不要把面铺得太广。通过课题组研究决定,将该课题研究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研究范围进行了缩减,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只针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

2、应用研究,剔除了原课题中教育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管理、教育、服务等方面的内容,使研究内容更加专一,研究题目变更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区域推进研究。2013年,课题中期评估时,研究专家既给了充分肯定,也提出课题要落实三个加强:“一是要加强教育理论和相关教育政策学习,提升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和价值追求;二是要明确区域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研究的内容要点,凸显课题研究的时代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三是要突出该课题研究的本色,将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落实到全区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上。”通过前后近四年的研究,已基本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达到预期研究的效果,达成预

3、期研究的目标。一、研究概述(一)研究动因信息技术是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技术进步的重要趋势,教育信息化也是全世界各国教育关注的焦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我区于2005年100%的学校就实现了“班班通”,建成了100M校园网,“班班通”也就意味着每个教学班级都配备了计算机、大屏幕显示设备、实物展示台等整套多媒体设备;“校园网”则实现了学校内部每台计算机的网络连接。2006年建成了区域全覆盖的教育城域网,把全区各学校之间通过千兆光纤进行组网。我区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水

4、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为了实现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占领和保持教育信息化制高点,区域范围内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显得尤其重要,要保证我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效益,就必须让信息技术应用更具实效、收益最大化与最优化。本课题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有效应用出发,并通过区域推进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区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和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问题,并把研究目标定位到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上来。(二)理论与政策依据 1、有效应用理论一是课题研究遵循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原则,有效应用表现为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二是通过区域推进,实现教育薄弱地

5、区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三是通过教育测量与评价,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作缜密地考核,并依据一定的规则将考核的结果予以数量描述、分析、评价。2、终身学习理论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在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生活背景下,终身学习启示我们树立终身教育思想,使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主动的、不断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学以致用的和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信息技术环境为泛在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撑。 3、政策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指出“信息技术对教

6、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

7、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全面提高中小学迎接21世纪挑战的能力。”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目标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二是怎样在区域范围内迅速普及这种有效应用。基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的研究目标是:(1)发现、提炼和总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区域推进成功模式和经验方法,收集并形成可供交流、推广的实践成果;(2)开发、完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区域性应用软件平台,提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率;(3)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质量。 研究内容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

8、效应用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软硬件资源,增进课堂教学的效果。本课题研究的有效性主要指区域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的效率和成果。着重于区域范围内通过快捷方便地使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达成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目标。 (1)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有效应用的区域性软件支撑平台建设; (2)有效应用的区域性推进模式、办法、策略与制度建设;(3)课堂教学在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测量、分析与评价;(4)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管理规范与评价科学;(5)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试点与区域推进。(四)研究方法与策略 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的需要,本课题用到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

9、法、行动研究法、归纳评价法。1、对研究内容进行系统分类调查,明确研究方向。(主要采用了系统分析法)2、确定课堂教学有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数据采集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实际采取教与学的步骤,解决常规教学手段存在的问题,并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困难的模式、资源软件及应用的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4、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模式,课题组一般采用从个别到整体,从局部到全面推进方法进行,这里个别与局部研究主要是针对个案进行的,慢慢再到修订完善,最后归纳出模式。(主要采用个案分析法)5、总结、归纳并形成系统的信息技术有效应用、整体推进、网站及软件体系及建设,以及整体推进的方法

10、体系等。(主要采用对比研究和行动研究方法)6、定期总结成果,形成典型案例、软件、网站、论文及专著等。研究策略1、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本课题依托于芙蓉区的教育城域网、学校校园网和学校班班通等教学设施开展研究。开发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软件支撑平台(教师E家)、学生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管理平台(学生信息技术档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交互式软件教学平台,通过城域网的高速网络环境轻松实现区域范围内的有效应用成果共享,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同时,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在研究中,同时结合“量”的统计和“质”的研究,对课题研究所采集的数据

11、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 2、加强专业引领。本课题是一个区域性课堂教学有效应用的实践项目。一是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和相关教育政策学习,提升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和价值追求;二是应用性实践项目实行专家引领和专业引导,以减少实践研究过程中的盲目探索,课题组聘请了北京市大兴区旧宫实验小学孙唯校长、省教育厅信息化推进办潘军博士、湖南师大教育技术系杨平展教授、湖南省教科院信息技术教研员朱唯老师、长沙市名室工作室信息技术首席名师朱全民老师等一批专家团队担任顾问组,同时对课题研究人员和学校课堂教学应用的主要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强化课题的专业引导和问题解决指导。3、强化师资培训。课题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

12、学有效应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本课题针对一线教师开办了信息技术后备人才培训、信息技术教师岗位培训、优质教学课件制作、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学习班,并采取现场授课、远程培训、名师网上指导等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加强教师思想与理论,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教育科学方法的培训和指导。 (五)研究步骤与过程 1、准备阶段(2011.42011.12) (1)联络专家学者,组建结构较为合理的专家小组,争取充实的研究指导力量;(2)关注国内外同类实验课题的研究进展,借鉴异地经验;(3)邀请专家进行讨论,多次研究并优化完善信息

13、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区域推进实施方案;(4)区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组建课题组,撰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5)确定课题研究需要开发的常规课堂支撑平台、信息技术课堂作业管理平台、交互式课堂教学平台等软件平台。2、第一阶段:开题发动阶段(2012.12012.12) (1)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课题组完成课题前期的主要调研工作;(2012.1);(2)课题组将根据在湖南省教育学会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当确立的开题报告后,正式启动课题研究;(2012.1);(3)联合湖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团队对国内外有关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状况和实践效能方面进行文献调研与分析,确定区域范围内信息

14、技术在课堂教学有效应用的方向和课题实施细则(2012.22012.6); (4)分别针对学校、行政、信息技术教师、学科教师、学生等不同层次不同对象制作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2012.72012.9);(5)结合芙蓉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全面调研区域范围内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现状与不足(2012.102013.1)。3、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13.12013.12) (1)对影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各种因素进行理论研究和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及案例征集活动,完善应用评价体系。(2013.12013.3);(2)开发完成面向学校区域性的应用评估系统,选取完全中学、初中、小学和

15、区域范围内的应用典型案例开展有效性应用的评估研究。(2013.42013.8);(3)通过前期开展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项目中期检查和征集一批优秀新课改课程资源(包括优秀的学生电子作品集)。(2013.82013.9);(4)继续完善和开发课题研究相关的应用网站。(2013.92013.10);(5)开展课题的中期研讨会,邀请部分专家作指导培训。(2013.62013.12);(6)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资源建设等应用系统开发有效性评价,采集有关评价数据和经验案例,根据检查调研情况和成果数据的分析,撰写中期研究报告,并对研究方案进行调整、优化和完善。(2013.12) 4、第三阶段:深入研究阶段(2014.12014.12) (1)以区域范围内学科或学校为切入点,研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的有效性,深入学校调研,采集应用数据,开展有效性评估。(2014.12014.5);(2)面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