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护实训 认识手术器械最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637606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9.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护实训 认识手术器械最全.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外护实训 认识手术器械最全.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外护实训 认识手术器械最全.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外护实训 认识手术器械最全.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外护实训 认识手术器械最全.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护实训 认识手术器械最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护实训 认识手术器械最全.(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外护教研室 刀 剪 钳 镊 拉钩 缝针 缝线 其他 止血钳:种类与作用 持针钳:带针线与传递 组织钳:用途 阑尾钳: 卵圆钳:无齿、有齿 布巾钳: 肠钳: 取石钳: 区分:组织剪 线剪、拆线剪 ,剪类的使用 区分:甲状腺拉钩 腹腔拉钩 皮肤拉钩 S形拉钩:传递 自动拉钩 比较:丝线 羊肠线优缺点 区分:圆针、 三角针用途 安装、卸取 传递 无齿、有齿的用途、 执镊方法 【学习目的和要求】 吸引器头 压肠板 胆道探条 一、手术刀 组成:刀柄+刀片。 作用:刀刃切割组织; 刀柄固定刀片、钝性分离组织 刀片种类 三角刀 圆刀 尖刀 安装与卸取:安装宜采用持针器夹持,避免割

2、伤手指。 安装持针器夹持刀片前端背侧,将刀片与刀柄槽对合,拉下嵌入; 卸取持针器夹持刀片尾端背侧,稍稍翘起刀片,向上顺势推出。 一、手术刀 一、手术刀 取索与传递:注意勿伤自己或术者,手持刀柄,刀刃向下,尖 端背离手术者,呈水平传递。 同侧传递 对侧传递 执刀手法(了解) 二、剪类 种类与作用: 组织剪:用以分离、解剖和剪开组织。 线剪:用来剪断缝线、敷料、引流物等。 拆线剪:用于拆除缝线。 通常浅部手术操作用直剪,深部手术操作用弯剪。 会识别三种剪刀 不能用组织剪代替线剪,以免损 坏刀刃,缩短剪的使用寿命。 组织剪:薄 剪线剪:厚 拆线剪 二、剪类 剪线剪:头尖、刃厚、直 组织剪:头钝、刃薄

3、、弯 二、剪类 执剪方式:拇指和无名 指分别扣入剪刀柄的两 环,中指放在无名指的 剪刀柄上,示指压在轴 节处起稳定和导向作用 。 二、剪类 拇指与无名指执剪 错误:拇指与中指执剪 四种执剪方法: 二、剪类 垂剪法 2种携剪手法 二、剪类 索取:术者示、中指伸直,并作内收、外展的“剪开“动作, 其余手指屈曲对握。 手术剪传递:右手指握剪的上1/3处,通过腕部的适力运动,将 器械的柄环部轻击术者掌心。 二、剪类 剪线法:将剪刀微张开,顺线尾向 下滑至线结的上缘,再将剪刀向上 倾斜45度左右,然后将线剪断。 线头长度:丝线留1-2mm,肠线及尼龙线 留3-4mm,细线留短,粗线留长,浅部留 短,深部

4、留长,结扣次数多留短,次数少 留长,重要部位应留长。 剪线应在明视下进行,可单手或双手完成 剪线动作。 助产专业学生要掌握 二、剪类 三、钳类1.止血钳 止血钳:齿槽纹路是平行的(见图)。 有大、小、有齿、无齿、直、弯之分 。 作用: 止血:钳夹血管或出血点; 分离组织; 牵引缝线、协助拔针。 但不宜夹持皮肤、脏器及较脆弱的组织。 三、钳类1.止血钳 止血钳分类: 直:用于皮下(浅层组织)止血、组织分离,协助拔针等用。 弯:用以夹持深部组织或内脏血管止血,有长、中、短三种。 有齿:用以夹持较厚组织及易滑脱组织,如肠系膜、大网膜等 ,前端齿可防止滑脱,但不能用以皮下止血。 小(蚊式钳):适于分离

5、小血管及神经周围的结缔组织,用于 小血管、眼科及精细组织的止血,不适宜夹持大块或较硬的组织 ,有直、弯两种。 三、钳类1.止血钳 (1)弯止血钳:夹持深部组织 三、钳类1.止血钳 (2)有齿止血钳(可可齿钳,Kocher):有弯、直两种。 用于夹持较厚组织或易滑脱组织,也可用于切除组织的 夹持牵引。前端钩齿可防止滑脱,对组织的损伤较大,不能 用作一般的止血,也不宜夹持血管、神经等组织。 有标注英文单词的钳都要会读 三、钳类1.止血钳 (3)蚊式止血钳:弯、直两种 三、钳类1.止血钳 持钳方法: 正确:拇指、无名指穿过钳环 食指、中指固定钳柄 错误:中指穿过钳环 弯面朝下 索取与传递:若为弯面,

6、应弯面朝上。 三、钳类1.止血钳 三、钳类2.持针钳 持针钳:齿槽纹路纵横交错。 持针钳:交错 止血钳:平行 三、钳类2.持针钳 取索与传递:针尖朝上传递 取索的手势 助产专业学生要会持钳方法:把爪式、指扣式 三、钳类2.持针钳 拇指、无名指穿过钳环手指不穿过钳环,直接握钳 三、钳类3.组织钳 组织钳(鼠齿钳、Allis):对组织的压榨较止血钳轻,故一般 用以夹持软组织,不易滑脱。 止血钳不可以夹持皮肤,Allis可以 三、钳类4.阑尾钳 阑尾钳(无创伤钳,Babcock钳):用于夹提、固定阑尾或输 尿管等组织。 三、钳类5.卵圆钳 卵圆钳:(直有齿、弯有齿、直无齿、弯无齿)。 三、钳类5.卵

7、圆钳 卵圆钳: 有齿纹夹持、传递已消毒的 器械、缝线、缝针、敷料、引流 管等。也用于钳夹蘸有消毒液的 纱布,以消毒手术野的皮肤。 无齿纹不易损伤组织,故用 于夹持脏器,协助暴露。夹持组 织时,一般不必将钳扣关闭 有齿:消毒(弯面朝下) 无齿:夹持脏器 三、钳类5.卵圆钳 卵圆钳 注意:使用时头端、弯面应始终朝 下,不可将其头端(即浸入消毒液 内的一端)朝上,消毒液流到柄端 的有菌区域,放回时将污染头端。 头端不向上,弯面不朝上 三、钳类6.布巾钳 布巾钳:用于固定敷料、手术巾,保护切口。 三、钳类7.肠钳 肠钳:用于夹持肠管,齿槽薄,两钳叶间有一定的空隙,对组织 损伤小,使用时可外套乳胶管,以

8、减少对肠壁的损伤。 三、钳类8.取石钳 取石钳:用于取出泌尿系的结石。 肾 取石钳 膀胱 取石钳 钳类9.直角钳 直角钳(弯头分离钳,Mixter ):游离血管、神经、输尿管 、胆道等组织及牵引物的引导。 钳类10.胃钳 胃钳:有多关节轴,压榨力强,齿槽为直纹,且较深,夹持 组织不易滑脱,常用于钳夹胃或结肠。 四、手术镊 1.有齿镊:又叫组织镊。镊的尖端有齿,粗齿镊用于夹持较硬 的组织,损伤性较大;细齿镊用于精细手术。 2.无齿镊:又叫平镊或敷料镊。用于夹持脆弱的组织(血管、 神经)、脏器及敷料,术后缝皮。浅部操作时用短镊,深部操 作时用长镊。 粗齿镊 细 齿 粗 齿 无 齿 平 头 无 齿

9、尖 头 四、手术镊 取索与传递 错误:两指执 镊,尖端向上 正确:三指执镊呈执 笔式,尖端始终向下 五、缝针 圆针:损伤小,但穿透力弱,用于 缝合胃肠、腹膜、血管等阻力较小 的组织。 三角针:三角针前半部为三棱形, 较锋利,用于缝合皮肤(面部除外 )、软骨、韧带等坚韧组织,损伤 性较大。 无损伤针:针线一体,无针眼 普通针眼三角针 六、缝合线 种类:不可吸收线、可吸收线(比较) 规格:号数越大表示缝线越粗,常用的有1#、4#、7#、10#; 零数越多表示缝线越细,常用的有1010/0。 不可吸收线:板线、轴线 可吸收线 六、缝合线 种类:不可吸收线、可吸收线(比较) 不可吸收线:如丝线可吸收线

10、:如羊肠线 用 途 用于缝合体内各种组织、脏器及血 管等 用于内脏如胃、肠、膀胱、输尿管、 胆道等粘膜层的缝合; 难以愈合的窦道 优 点 柔韧性高,操作方便、对组织反 应较小,能耐高温消毒; 价钱低,来源易 可被吸收,不存异物 缺 点 永久存留、伤口愈合迟; 胆道、泌尿道缝合可致结石形成 属异种蛋白,在吸收过程中,组织反 应较重; 泡水可肿胀、易折断; 硬、较粗、光滑,结扎时需要三叠结 六、缝合线 夹在针尾的后1/3 回头线占总线长的1/3 夹在钳端开口的1/3 持针钳:2种(缝扎线、结扎线) 1.穿针带线法(缝扎线):3个1/3, 回头线占总线长的1/3; 持针器夹持缝针在针尾后1/3处;

11、持针器开口前端的1/3处夹针。 2.带线法(结扎线):常用于深部组 织的结扎。方法:钳端夹住线头约 2mm。 七、牵开器 也叫拉钩:用于牵开组织而暴露手术野。 传递方法:以生理盐水浸湿后传递,或用湿纱布包住传递,目 的是保护被牵开的组织。 牵开器: 1甲状腺拉钩 也叫直角拉钩,为平钩状,常用于甲状腺部位牵 拉暴露,也常用于其他手术,可牵开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和筋 膜等。 2腹腔拉钩 也叫方钩,为较宽大的平滑钩状,用于腹腔较大的 手术。 3皮肤拉钩 也叫爪形拉钩,用于牵开头皮和肌腱。 4S形拉钩 也叫弯钩,是一种“S”形腹腔深部拉钩,用于胸腹 腔深部手术,牵开内脏。正确持S形拉钩的方法是掌心向上

12、。 5自动拉钩 为自行固定牵开器,也称自持性拉钩,如二叶式、 三叶式自动牵开器,腹腔、胸腔、盆腔、腰部、颅脑等部位的手 术均可使用,可节省助手。 七、牵开器 七、牵开器 七、牵开器 阑尾拉钩 胸腔自动牵开器 八、压肠板 压肠板:供牵压腹部或其他软组织,无柄、带柄。 九、吸引器头 引器头吸取血液、肠胃液等 十、胆道探条 胆道探条:用于扩张胆管 十一、刮匙 刮匙:用于刮除坏死组织 十二、尿道扩张器 学会整理手术器械 术后清洗擦干上油整理,放置于打包篮内,最后高 压灭菌。(要求同学练习后也要将器械如图摆放!) 你能找到这些器械吗? 你会备手术器械包吗?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外护教研室 一、器

13、械打结 二、手法打结(1-4) 二、手法打结(5-8) 三、手术器械的摆放 切开皮肤用的器械不可 放置在床旁器械台! 已使用过的器械靠近病人一侧, 未使用过的器械远离病人 三、手术器械的摆放 1,2,3,14,16,在切开之前均已使用 床旁器械台的器械摆放 使用过的器械放在器械台近手术床一侧或近侧, 未使用过的放于另一侧或远离自己的对侧 四、无菌手术巾的铺巾顺序 铺巾方法 第1、2、3 块治疗巾,折边向着助手,依次铺盖切口的下方 、对方、上方; 第4 块治疗巾折边向着自己,铺盖切口的同侧,4 把布巾钳 固定; 铺中单2 块,于切口处向上外翻,遮盖上身及头架,向下外 翻遮盖下身及托盘,保护双手不

14、被污染; 铺腹单1 块,切口处的箭头朝上,遮盖全身、头架及托盘; 对折中单1 块,铺于托盘面上。 五、手术体位的摆放 1.水平仰卧位(腹部手术) 2.乳房手术 3.胸腔手术 4.肾手术 5.腰背部手术(脊柱手术) 6.截石位(肛门会阴手术) 7.颈部手术 8.腰椎手术体位 五、手术体位摆放 1.平卧位: 甲状腺手术:在肩下垫一皮枕与肩齐,头下垫一头圈,头两 侧用砂袋固定,手术床头端摇高15-20,托头板放低30,保 持头颈部于正中过伸位; 乳房手术:病人仰卧位,患侧肩背下垫软枕,上臂外展伸直 ,固定于臂板上; 肝、胆、胰、脾手术:须将腰桥对准剑突下肋缘处,或相当 于手术野的背部。 结肠、膀胱、

15、前列腺手术:于臀下腰部垫一软枕,手术床头 端摇低15-20,肩部可用一肩托固定,以防下滑,两腿分开。 五、手术体位摆放 2.侧卧位: 胸部手术:病人侧卧90,患侧向上,腋下垫软枕,两 臂屈肘用中单包好固定于头架旁,上方的腿稍弯曲,下方 的腿伸直,两膝间垫一软枕,髋部前后置砂袋,固定于手 术床上。 肾脏手术:病人侧卧90,患侧向上,腋下垫软枕,两 臂下和腋下加垫,两臂屈肘用中单包好固定于头架旁,上 方腿伸直,下方腿屈曲,两膝间垫软枕,手术台腰桥对准 11、12 肋抬高肾脏,并将手术台头侧和下段适当摇低。 五、手术体位摆放 3.俯卧位:主要用于脊柱手术病人,病人俯卧,用软枕或布 单包筒状气袋呈八字形,垫于两侧锁骨下,并垫于两侧髂前 上棘及耻骨联合部,面部偏向一侧,两臂半屈,放在头旁, 或伸直放在身旁,两小腿下加软垫,用固定带固定于膝部下 方,双膝关节用气圈垫起。 4.膀胱截石位:主要用于妇科手术病人及肛管直肠病人。病 人仰卧,两臂固定于身旁,下肢屈髋,膝展开,膝部架在腿 架上并加固定,臀下垫枕,抬高臀部,将手术台下段垂直落 下。 五、手术体位摆放 5.折刀位:为俯卧位变式,适用于肛门、直肠手术。病人 俯卧,身向下稍移,使耻骨联合处于背板下缘,足背露出 腿板边缘外,将手术床摇至头低位20角,将腿板摇低30 角,使躯体形成折刀状,两臂自然前伸,放在头部两侧 ,两大腿稍分开。 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