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标准答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634692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0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标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含标准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藏地区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藏袍在一天中的穿戴方式不一样,主要是因为A. 高原地区的风俗习惯 B. 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C. 高原地区气候严寒 D. 接受更多阳光,有利健康2某旅游团7月下旬准备到西藏地区旅游,旅行社宣传单提示: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棉衣;准备遮阳伞、墨镜;有心、肺、脑、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或有外伤者不宜去西藏旅游;带好雨衣等。我们班小李同学把上述提示与其成因进行的对应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气温日较差大 空气稀薄,光照强 海拔高,气压较高 经常下雨A. B. C. D. 、3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区的

2、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年糕B. 地区的手抓肉是当地牧民的传统美食C. 地区居民主食是馒头、包子、饺子D. 地区的藏族人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4四大地理单元中,地形主要以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区是(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A. B. C. D. 5 我国的四大牧区是()A. 甘肃、青海、西藏、内蒙古 B. 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C. 甘肃、青海、西藏、新疆 D. 甘肃、青海、陕西、宁夏6正在青藏高原旅行的王先生,发朋友圈说旅行中出现了呼吸急促等缺氧状况,原因可能是A. 纬度降低 B. 纬度增高 C. 海拔降低 D. 海拔升高7一位教授把我国四大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

3、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回答问题。(1)“绿色中国”对应的是_地区。甲图中的现象最可能发生在我国四大高原中的_高原。(2)写出区域分界上的三条主要山脉。_ _ _(3)青藏地区受地形的影响,自然环境特征是_;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主要影响因素是_。四大区域中,太阳能、地热能、水能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是_地区。(4)乙图中A地区有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_自治区,该省区有我国著名的_(油田)。(5)我国传统交通工具形成“南船北马”地域特色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地形平坦;而南方地区_。(6)乙图中B地区煤、铁、石油、海盐资源丰富,有我国著名的_工业区和_工业区。三江

4、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态最敏感的地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8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A. 暖湿 B. 高寒 C. 干旱 D. 炎热9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 过度放牧 B. 滥伐森林 C. 全球气候变暖 D. 湿地面积缩小10长江具有“黄金水道”的美称,是因为长江( )A. 具有极大的航运价值 B. 河流含沙量大C. 水能十分丰富 D. 我国最长的河流“人民币上学地理”,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1上图20元和50元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分别位于()A

5、.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青藏地区C. 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 北方地区、青藏地区12右图50元人民币上的景点所在的地理区域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A. 暖湿 B. 高寒 C. 干旱 D. 炎热13游客乘火车沿青藏铁路经过三江源地区时,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 大地碧绿翠无瑕,草原宽阔有人家 B. 羚羊飞奔在天边,牦牛信步在山间C. 千里冰封河成桥,万里雪飘梅傲立 D.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中华水塔”水量最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出现在A. 1月 B. 4月 C. 7月 D. 11月15下列

6、描述反映三江源地区景观的是A. 雪山连绵,沼泽密布 B. 小桥流水,绿树成荫C.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D. 旱地麦浪,沃野千里“雪山湖泊交相辉映,美丽的格桑花随风招展,冰清的山泉水叮咚远去”神奇的青藏高原令人向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6青藏地区的农业以 为主A. 旱作农业 B. 水田农业 C. 河谷农业 D. 灌溉农业17小明在青藏高原旅游时,可能经历的是吃牦牛肉,喝酥油茶 吃糌粑,参加那达慕大会游布达拉官,感受藏传佛教 洞庭湖畔看油菜花A. B. C. D. 二、解答题18“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追

7、忆红军长征的光辉岁月,缅怀红军的丰功伟绩。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重走长征路(起点江西瑞金,终点吴起镇)的队员们没有经过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填名称)。途经甘孜地区的时候,能遇见号称“高原之舟”的 ,这种动物皮厚毛长,能适应当地的 的自然环境特征。(2)图中甲、丁两地区的分界线是 淮河一线。(3)重走长征路的队员们在途经湖南时,发现湖南方言种类多,请从自然地理角度简要分析原因。(4)重走长征路的队员们在途经四川西部时,发现这里经济贫困落后。对于该地如何脱贫,可可和乐乐观点不同,根据保护生态,因地制宜原则,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19读下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1)我国的四大地理区

8、域 。(2)耕地类型 , 。区域最主要的气候特征是 。区域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3)与的分界线C大致与1月 等温线相吻合,大致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最接近,和山脉 河流 一线相吻合。确定界线C的主导因素是 。 (4)界线B是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这条界线由一系列山脉构成、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 、 、 、 。(5)与的界线A大致与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相吻合,也是我国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区域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确定界线A的主导因素是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一位多次去过西藏的朋友介绍他的旅游经验;最好的时节是每年的8月到10月;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防护用品最好带

9、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物品;衣物中最好带上羽绒服等;心、肺、脑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宜进入高原;最好携带吸氧用具等(1)针对这位朋友的建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加以解释说明。“携带物品的原则是轻便、实用”;“最好携带吸氧用具等”是因为 .“防护用品最好带上墨镜、遮阳帽和防晒霜等物品”是因为 .“衣物中最好带上羽绒服等”是因为 .(2)沿途看到被誉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 .(3)这里有我国著名的 牧区21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小玲利用暑假跟团去西藏旅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图中河流A是 ,该河流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说两点)。(2)甲图

10、中的动物是本地区代表畜种 ,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乙图中的景观是本地区著名的宗教建筑 。(3)小玲在青藏旅游时拍摄了藏族同胞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三张照片,仔细观察这三张照片中藏袍穿戴方式的不同,简要分析原因 。(4)三江源湿地是小玲途经地之一。三江是指 、 、 ,图中经过三江源地区的铁路是 。玉树的经纬度是 ,根据世界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判断该地区的人口密度 (“大”或“小”) 。(5)在可可西里徒步旅游,人们可能面临的挑战有 (双选) A.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 B.大气能见度低,阴雨天较多 C.高寒缺氧,呼吸困难 D.雨林广布,交通困难22读图回答问题:(1)柴达木盆地素有“聚宝盆

11、”之称,读图确定其所在位置为( ) A.甲地B.乙地C.丙地(2)图中可以看到我国的最大湖泊是_湖还有从图中可以看出什么多!(要求写出三种);(3)青藏地区是由_和_两个省区组成 (4)青藏高原海拔大多在4000米以上,是中国面积_和世界上海拔_的大高原,号称“_”青藏高原7月气温在8C左右,冬节在15C以下,所以称该地气候_,因此,本地区的突出自然环境特征为 (5)农业以_为主,主要分布在_谷地和_谷地23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和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基本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是 地区(填四大地理区域名称)。该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较多的维吾尔族和 族主要分

12、布的地区。(2)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第 级阶梯,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导致长江中下游 灾害加剧。(3)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北京位于 平原,与广州相比,北京全年降水总量 (填“多”或“少”)。我国的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冬季雪期长,受其影响,本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 。受气温条件的影响,农作物只能 (作物熟制)。(4)岛屿甲是台湾岛,西隔 海峡与 (填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相望。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 ”型经济。 参考答案1B【解析】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因此在一天中,藏族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