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5632317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浅谈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文--浅谈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文--浅谈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文--浅谈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文--浅谈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浅谈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浅谈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目: 浅谈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姓 名 吴敏 教育层次 本 科 学 号 12132050206013 省级电大 河北电大 专 业 行政管理 分 校 沧州电大 指导教师 孙金梁 教 学 点 沧州电大直属部 论文完成日期 2014年 12 月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摘要】:政府作为整个社会运行的核心机构,其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转变,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民的迫切要求。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是民主、透明、便民政府;是诚信、责任、效能政府;是有限权力政府;是法治、廉洁的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遇

2、到了内部外部的各种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人的因素和制度的因素。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就要找准方向,把握好政府职能社会化、市场化、服务理念顾客化的新思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健全行政规章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开展绩效评估全面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关键词】:政府;服务;职能;核心问题;改革思路和方法目 录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第4页(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第4页(二)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第5页二、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意义和必要性第7页(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第7页(二)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职能的内在需求第8页(三)建设

3、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外在要求第8页三、影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因素第8页(一)人的因素第8页(二)制度的因素第9页四、探寻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路和具体方法第9页(一)探寻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第10页(二)推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施方法第10页 浅谈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政府作为各个时期社会管理的核心机构,自古有之,并且随着社会经济、文明的进步,其性质和职能不断的发生变化。自新中国建立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这个发展过程推动着政府职能不断变化和发展,政府形态也在不断转型。政府由建国初期的政权建设型

4、,转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型,再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公共服务型转换。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矛盾尖锐的凸现出来,政府机构作为社会经济、政治运作的核心机器迫切的需要加快公共服务型转换,以适应国内国际形势的需要,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稳步前进。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由表及里,逐步深化的过程。因此,正确的定义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发掘现实问题,研究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法,是探讨如何创建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内容。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从字面意思上看:“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

5、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提出将有助于进一步改进政府服务的品质和效率,有助于政府的改革和创新。从执政角度上谈:“服务型政府”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执政理念,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上,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运作机制,把权力置于公众监督之下,促使以往的“全能政府”、“无

6、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切实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的职能。从职能转变上分析:服务型政府的创建不应仅仅是服务方式和工作作风的革新,在行为方式和技术方法层面改变做法,由以往的低效、官僚主义改为亲切、方便、快捷的服务;还应该包括政府职能结构的调整,从政府职责方面改变工作重心,由以往的生产建设型政府的“全包”,改为由市场负责提供商品、政府负责提供公共产品;而最根本的应该是政府性质的重新定位,按照趋势和形势的客观要求,从体制与机制、法律与政策、理念与思维方式、职能与职责、领导方式与管理方式、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由以往的管制型政府改为依法行政的服务型政府。我倾向

7、于第三种观点,即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不仅是工作方式和工作重心的转变,更是对政府性质的重新定位。(二)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服务型政府是以公民为中心的政府;是民主、透明、便民政府;是诚信、责任、效能政府;是有限权力政府;是法治、廉洁的政府。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民本型政府。所谓民本就是要以民为本,理解人民、体恤人民、帮助人民;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政府是人民的派生物,先有人民后有政府,人们设立政府的初衷是裁决和调解人们之间的纷争。为防止政府权力滥用,人们又设计了权力制约机制、提出了人权理论。在我国,人民是权利的主体,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以民为本即是政府执政的出发点,

8、也是最终的落脚点,这样,将某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官本位”观念转为“民本位”,将实际工作中被颠倒了的“官”与“民”的关系更正过来。2责任型政府。所谓责任即份内应该做的事,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就应当承担的过失。公共行政机构是一个大系统,既包括政府机构系统,也包括大量的由政府举办或资助的以公共目的、社会公益为主要目标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群众团体、行业协会、慈善机构等,他们的存在运行都在整个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起作用大小各不相同。在这个公共行政系统中,政府是主体,但它不是全部公共行政机构,其责任和权力也不是无限的,大包大揽式的无限政府不符合公共行政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分权、放权、授权,处理好政

9、企关系、政事关系、政社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承担相关责任,提高政府效率。3调控型政府。所谓宏观调控是国家主动积极地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计划的要求,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计划、政策及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和控制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政府对经济是调节而不是管理,要从对经济的直接的微观干预跳出来,变为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创建服务型政府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解决好“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解决“越位”问题,改变过去包揽一切的管理体制,缩小、分解政府的管理权限和范围,把不该由政府承担或政府管理不了的职能转移出去,实现

10、政府与企业、社会、市场之间的合理分工。要强化“看不见的手”,弱化“看得见的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做到凡是市场能运作的,政府不包揽。4法治型政府。法治政府是依法组成并依法治理、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整个政府的设立、变更、运作都是合法、规范的。公共行政权力来源于人民,受人民监督。政府在行使公共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规范行为,依法行政。政府既不能越权,也不能缺位,而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公平、中立和公正,违法承责。政府机关依法行政,本来就是法制国家的政府在行使行政权力时所必须遵循的准则,政府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行政权力,才能体现人民意愿。当政府权力过大

11、又缺乏有效的监督的情况下,就容易失去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滑向腐败的深渊。政府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不能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这是法治政府的基本准则。5透明型政府。所谓透明,就是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服务型政府是应该是 “阳光政府”。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事项,除涉及国家机密、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以外,都应向社会公开,给人民群众以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具备政务公开的制度,把政府和政府官员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增加政府运行的公开性、透明度,让群众成为“明白人”。实现“群众

12、最想了解什么,我公开什么”,把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毫无保留地进行公开。完善群众对政府运行的监督渠道,发挥群众对政府运行的约束力,让群众对政府运行施加直接影响,有效地防止暗箱操作现象发生。6务实型政府。务实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都落到实处。立足实际,脚踏实地。服务型政府摆脱了严重影响政府效率的官僚作风,形式主义;强调深入研究自已所在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措施,明确方法步骤,把上级的方针政策同自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干工作、办事情既要考虑必要性,又要顾及可能性,既要有目标激励,尽力而为,又要立足实际需要和实际可能,量力而行。三要端正态度,作风扎实。不唱高调,不浮夸,把工

13、作的重点放在影响当地发展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上,扑下身子,埋头苦干。 7绩效型政府。所谓绩效即政府的业绩和效率。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提出了“廉价政府”的理念。公共行政要求政府珍惜民力,而公共行政成本立于公共财力。所以服务型政府既要求行政产出,同时控制行政投入,实现行政绩效。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健全行政管理法规和日常工作制度,推进政府信息化,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能。 8廉洁型政府。廉洁即清廉,清白;不损公肥私,不贪污。“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历来是对从政人员的要求,是我国传统为政道德的一

14、个基本规范。廉洁从政是服务型政府对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底线要求,是保证政府职能充分、有效发挥的决定性环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廉政建设,杜绝腐败现象,做到用权为公、执政为民,决不能以权谋私、化公为私。同时依靠法律制度、专门机关、社会舆论等力量形成全方位监督体系,而且要真正实现监督有力,切实做到“监督使其不愿”。深化制度改革,从机制制度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以此来减少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蔓延,树立廉洁型政府形象。二、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意义和必要性(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政府带有浓厚的生产投资型政府的特征,政府长期充当了经济建设主体和投资主体的角色,在实践中造成了政府对企业干预过度、忽视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现象,造成发展的失衡、累计金融风险与社会风险等问题。尤其是我国社会结构的调整,如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阶层结构的调整落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包括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不平衡、贫富之间的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不平衡等等。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