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学导案高级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631253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教学导案高级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书法教学导案高级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书法教学导案高级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书法教学导案高级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书法教学导案高级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法教学导案高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教学导案高级(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法教案(高级) 作者: 日期:2 学情分析虽说提高班学生对书法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基本都只是停留在写字的基础上,书法的学习和写字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中国的书法各书体的异同,激发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同时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形成良好的观察、思考习惯中小学书法教育是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书法教育真正走进中小学,需要从上到下各部门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在组织制度上抓好落实,在师资和教学资源配置上满足书法教育的需要。只有全社会特别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书法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书法教育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教材分析本课为欣赏、分析、练习、创

2、作相结合的综合课,立足于让学生从多角度地认识书法,打破只是写字的思维模式,通过耳濡目染,欣赏图片过程中,了解书法的发展、变化,感受贯穿中华文化血脉以及其中流淌着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纸、墨、笔、砚”在中华文化中,已经不是简单的书写工具,“书法”也不是单纯读书人、艺术家的专利,事实上,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通晓的词组是检索中华文化的关键词。三、教学目标以欣赏、观察与分析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进行尝试性的练习,寻找结论和方法。提供平台让学生能够多层次、多方向地去获得有关书法艺术的历史、文化、审美等方面的信息,提高学生学习的书法的兴趣和自信心。学会欣赏欣赏书法的用笔美、线

3、条美、结构美、章法美、趣味美、简的美、繁的美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怎样才能更美;然后,用美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追求美、创设美的欲望。引导学生追求个性化的东西,学着去欣赏、接纳别人心目中的美的同时,推崇创新,鼓励学生积极发挥创新潜能,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取长补短来滋长心目中的美。四、采取措施(一)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学生自己的性格和喜爱挑选字帖去练,但所选碑帖要有范围,必需是传世佳作。(二)了解书法的常见形式,并能灵活运用。(三)从直观的感受开始。借助多媒体指导广泛地欣赏古今名人碑帖或书法作品。不同风格的书法,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受。如有的作品苍老、古拙;有的丰腴、滋润

4、;有的庄重、严谨;有的风流,妩媚;有的温柔、含蓄;有的威武、雄壮;有的秀逸、清纤;有的险劲、挺拔等等。(四)多夸奖少批评,尊重学生自尊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夸奖少批评似乎已成为一条公认的教学方法。对于那些初入书法之门而尚未掌握学书之法的学生来说这一方法更显得格外重要。经常夸奖学生可以使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书法的自信心,学生有了自信心就容易产生兴趣,带着兴趣学习书法接受理解和消化力自然就快,书写水平提高也就快,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无疑会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不过,一味的夸奖也会有个负面作用,它容易使一些学生产生飘飘然的骄傲心理,所以我们一定把握好夸奖的尺度,在必要的时候给他们适当的“泼点冷

5、水”也未尝不可。但是言语不要过重,以免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五、授课内容一张迁碑(三课时)1、张迁碑简介 2、张迁碑风格特点3、张长迁碑的结字特点4、张迁碑笔法二、魏碑书法赏析(二课时)1、魏碑书风简介2、魏碑赏析三、书法的品式(五课时)1、手卷2、横批3、书体的演变(附)4、中堂5、对联6、历代书法名家一览表(附)7、屏条8、扇面 9、天下三大行书(附)10、斗方 11、条幅12、碑与帖(附)13、册页14、牌匾四、书法传统创作(一课时)1、样式的落款与钤印2用印的忌讳5、 常用落款用词(一课时)1、称谓2、上款客套语或敬词3、 下款客套语或敬词4、书法作品落款时间的农历传统雅称摘要六、怀仁集王

6、羲之圣教序(五课时) 1、圣教序简介 2、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的由来 3、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主要特点 4、圣教序学习方法六、备课教师:术科组 刘亚莉 刘彦宏第一课教学内容:浑雄沉穆 巧拙相生张迁碑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张迁碑的历史背景文化,并能对张迁碑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教学重难点:张迁碑独特的结体不可与常见字形比拟,笔法虽简,但笔画质感的表达绝非三五月之功。1、 张迁碑简介 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刻于东汉中平三年(公元一八六年)二月。碑原在山东东平,现存山东泰安岱庙。此碑高二百七十公分,宽一百十五公分。碑阳、碑阴都刻文,碑阳十五行,每行四十二字,碑阴三列,上二列十九行,下列

7、三行。碑额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十二字似篆若隶,风格与正文不同,却似乎又有某种联系。在汉碑中,这样的碑额似不多见。其布列颇特殊,上下紧密,甚至参差并连在一起,但行距分明。用笔既有篆书的圆转,又多隶书的方折,极其灵动飘逸;结构宽扁,不拘一格,自然而成;线质劲敛,艰涩中有柔婉;线形屈曲,极具动感,而又不显突兀。这种风格,即使在秦时带篆意的隶书中亦极少见。秦隶常遗有篆之古意,却多规律性,二、张迁碑风格特点张迁碑审美价值的被肯定,足以证明人们审美眼力的不凡。这件乍看上去,粗陋不堪、全无笔法,却以其独到的魅力,为世人所钟爱,在于其不同于一般汉隶的独特品格。而构成其独特品格的要素,笔者以为大略有以下几个

8、方面:张迁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气象沉厚。但这种沉厚的气象与西汉的五凤刻石或后来东晋的好大王碑之类又有不同。五风刻石浑穆,在其线条圆融粗实而漫漶;好大王碑浑厚,在其线条圆而内劲:而张迁碑的浑穆,则是在方劲沉着的基础上又经风化而变得苍涩浩茫,使其更具重量感和凝聚力。窃以为,只有后世的爨宝子碑,其沉穆之气可与之相匹。而两汉其他一些隶书碑刻,诸如西狭颂、乙瑛碑等名碑,虽也质厚,但与张迁碑相比,感觉到底不同。张迁碑沉厚的质感,首先是其方折徐行的运笔方法造成的。除了横画的雁尾,撇、捺尾部间用圆笔收敛外,其余笔画无论起收大多使用方笔。其线条运行虽起伏不大,但擒敛中又有波磔,往往数道横画,粗细、走向、提按的节律

9、都有不同,在含敛之中有活泼生动的感觉,因此重而不死。其二是线条粗实,一般的隶书,往往横细竖粗,但张迁碑的横竖撇捺,没有分明的粗细要求,变化不存在规律性,似乎是随手写(刻)出,至于何处应粗,何处应细,没有作过事先的预想。三、张迁碑笔法张迁碑用笔以方为主,是汉隶中方笔的典型代表。其笔画厚重质朴,骨力劲健,再加上篆籀笔意的运用,使其古拙中有一股雄秀之气。其结体常于平稳中见奇崛,静中寓动,错综而富于变化。初看此碑似有笨拙之感然细细咀嚼,则会领略出其体态变化多端、疏密得体、错落有致、方圆兼备的在巧拙之妙。特别是碑阴之字,似不经意,但其意态上的雄健高古之气尤为明显。下面将具体从用笔和结体上阐述张迁碑高古、

10、朴拙的风格特点。 1、张迁砷的用笔特点 张迁砷用笔以方为主,然它的方中寓圆之趣,又是其他汉碑所不及的。其行笔涩劲,富于篆意而又不失灵动。 2、点的用笔方法 姜夔续书谱中说:“一点者,欲其与画相应;两点者,欲自相应;三点者,必一点起、一点带、一点应;四点者,一点起,两点带、一点应。”张迁碑中的点,除映带自然、顾盼生姿外,还有方严峻利、圆融浑厚之美,其形态或卷屈、或平伸,或翘首、或俯视,可谓极尽变化。 3顶点。在张迁碑中,顶点各有不同。有鸟瞰世界之感,呼之欲出;张迁砷顶点的用笔有方有圆,而以方笔居多;有正有侧,而以侧居多。用方笔者,其下多以圆笔辅之;而用圆笔者其下必以方 4 .横两点、张迁碑中的横

11、两点有几种类型。相向型。此类较多,左右两点在大小、方圆、映带等方面各有不同相背型。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在竖的两侧或在横下,虽相背斜立,但亦能蓄势凝练,亦有遥相呼应之感,且有方圆的变化同向型。两点基木同向出锋,但笔断意连,高低有别。 5、 横的用笔方法 张迁碑中横的处理,很富于变化。起笔有方圆、轻重之别,收笔有回锋、出锋之变,行笔有的平稳安详,有的轻盈活泼,横势有平有斜。6、竖的用笔方法 张迁碑中的竖,起笔有方圆的变化,方多圆少,中锋涩进行宅,有提按的灵动变化,竖势有直侧的变化。7、 撇的用笔方法 撇在张迁碑中有方圆、长短、曲直和平斜的变化,回锋收笔。8、捺的用笔方法 张迁碑中的捺有大小、平斜、

12、曲直、方圆之分,起笔多逆锋蓄势,有方有圆,行笔涩进,收笔用力,出锋劲逸,有时含蓄凝重。9、折的用笔方法 张迁碑中的折画,多数为方势直转,用笔斩钉截铁,雄强有力。四、张长迁碑的结字特点 张迁碑的结体变化丰富,平中寓险,似欹反正。展玩全碑,洋洋洒洒数百字,平正者 极少:或上密重而下疏轻,似重心不稳而以雄强之笔力、巧妙之笔画化险为夷;或左右敛放自如、高低错落有致;或斜正相生,稳中求变,险象环生现就不同结构重点举例加以简述。 1、 独体字。独体字的笔画往往较少,但长短、方圆、粗细、斜正等变化丰富,无板滞感 有活泼气,是张迁碑的特点。 2、上下结构。张迁碑中上下结构的字,或上下疏密有别,收放有度,或通过

13、横、竖势 的变化以求古拙中的灵动。3、左右结构。张迁碑中左右结构的宇,其明显表现是:敛放自如,参差错落,奇正相生。4、包围结构。包围式结构的处理,在张迁碑中,除外框的变化以外,其被包围的内容亦灵动多姿、疏密有致。总结张迁碑是汉碑中的名品,它的用笔、结体的变化,给后世的隶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外在的朴茂浑厚的特点,固然是由于用笔,结休所决定的,但同时掺入的圆和之笔,使雄强的力势之中不失圆润,而其变化多姿的外在特征又是牢牢地建立在平实稳健基础之上的,即险绝中寓平正和稳健。再者其采用篆书笔意,刚柔相济,故使学隶者不宜直接人手,只有具一定的汉碑的基础后,才可涉猎此碑。在学习中,如能对其用笔、结体的

14、变化规律加以认真领悟,必将收获丰厚。相信朝临暮读之后,读者对此碑定会“一日有一日之境界”。教后反思:临习时宜细致观察体会,认识这些变化,再付诸笔墨。其实任何一个笔画,都没有固定的形状,其长短、粗细,正侧、方圆应随字势而巧妙变化,万不能干篇一律。只有在此基础上认真体味汉碑,才能享受其无穷变化的奥妙之趣。第二课教学内容:魏碑书法赏析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本科为书法赏析课,通过对北魏时刻的观察了解,学生可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一种进行临习魏碑书法是指我国历史上以北魏为主包括整个南北朝时期出现的碑刻新书体,其中碑版墓志、塔铭造像题记、摩崖石刻数以千万计,遗迹甚为丰富。它不仅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又是我们学习魏碑书法的楷模范本。就其风格而言,大约可分为三种:有率真古拙,呈现朴素浑穆一路的;又有端庄雄伟、茂美雄强一路的;还有工稳细致、飘逸恬静一路的。康有为先生在他的论著广艺舟双辑中对此作了全面地分析和评价。南海先生盛赞南北朝碑刻书法有十美,曰:“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