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育教学设计页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601709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教育教学设计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五年级数学教育教学设计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五年级数学教育教学设计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五年级数学教育教学设计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五年级数学教育教学设计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教育教学设计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教育教学设计页(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页) 作者: 日期:26 备课教师执教教师授课时间教学内容20-21页 求积的近似值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求近似值的方法,经历求积的近似值的过程。2、 学会求积的近似值,并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求积的近似值。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执教中修正一、复习引新。1、写出下表中各数的近似值。(5.17 2.894 0.954) 先让学生说说“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按要求取近似值。 学生交流并说说方法。师强调0.954精确到十分位时,不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2、引入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掌

2、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常会遇到求小数近似值的方法。例如小数乘法中,有时积不需要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积的近似值)这节课,我们就用“四舍五入法”来求积的近似值。二、教学新知。1、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弄清题意。该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0.080.6(2)师: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些什么?(3)指名一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4)明晰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先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在学生表述的同时教师穿插提问: 乘积保留两位小数,你是怎么想的? 横式上为什么用约等于号?(5)追问:谁能来说说怎样来求积的近似值

3、?(6)教师结合板书小结:求积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相乘的积,然后看要保留的小数的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写横式得数时,注意要用约等于。2、实际应用。谈话:生活中有哪些情况要求积的近似值呢?教师说明:因为人民币最小是分,所以付现款时,通常要保留到“分”,就要通过“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三、巩固练习。求出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7.20.09 0.863.2(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280.7 5.893.6四、全课总结。学生说说“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是什么意思?再按要求取近似值。学生交流并说说方法。学生弄清题意并列式。得数保留两位

4、小数。学生独立计算。说说是怎样计算的。看保留小数的后一位“四舍五入”。得数是写积的近似值。学生交流。学生进一步巩固求近似值的方法。学生交流。付钱时要保留两位小数。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说说想法。复习前面知识,目的是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的学习作知识上、方法上的铺垫。明晰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明确求积的近似值,看保留小数的后一位“四舍五入”。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求积的近似值在生活实践中的用途,从而体验数学的实际价值。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作业布置练一练第3、4题。板书设计教学

5、后记备课教师执教教师授课时间教学内容22-23页 小数乘法简便运算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乘法的运算定律;通过类比、比较掌握小数乘法的简算方法。2、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自我尝试、自我探究的精神。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执教中修正(一)复习准备1、 出示以下三组算式71212 (725)47(25)2455(+36)52、出示以下三组算式比较大小0.71.21.20.7(0.72.5)0.40.7(2.50.4)2.40.53.65(2.43.6)0.5(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李

6、阿姨计划买1袋面粉、2千克牛肉、2千克鱼,她带了100元钱,够吗? 3、 指名学生口述计算方法。教师完成板书:13.42=26.8(元)16.62=33.2(元)42+26.8+33.2=102(元)(13.4+16.6)2=302=60(元)42+60=102(元) (三)完成“试一试”。 指名板演。(四)完成“练一练”第1、2、3题。(五)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方法。(六)拓展练习。1、应用定律填空 7.5 1.6 1.61.25 0.70.8()2.5 0.7 0.32.5 ()50 (2 0.2)2、判断改错(2.5+0.25)0.4 =2.50.40.25 =10.25 =1.253、计算

7、。0.25 4.78 47.6 5.3 7.6 3.70.25 0.32 0.12578.6 99 78.61.40.9921 4.3 57 2.1快速口答,并说出你是怎样想的。归纳三个定律。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明确:整数乘法的定律同样适应于小数。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学生独立计算。学生独立思考计算。通过简单的填数、比较大小,让学生较轻松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并对乘法的运算定律做一个复习巩固,为后面的新授做一个铺垫准备。通过创设购物的情景,让学生较愉悦主动地开始学习新知。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与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浅入深设计习题,力求全面反馈练习,同时也使练

8、习具有层次性,针对性,能适应全体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简算方法。作业布置练一练”第4题。板书设计13.42=26.8(元)16.62=33.2(元)42+26.8+33.2=102(元)(13.4+16.6)2=302=60(元)42+60=102(元)教学后记24-28页完成练习一 :2课时繁荣的菜市场:2课时备课教师执教教师授课时间教学内容29-31页 可能性大小教学目标1、经历猜测、实验、数据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3、积极参加摸棋子活动,在用可能性描述事件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9、。教学重点、难点1、经历猜测、实验、数据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执教中修正一、创设情境 师生谈话,由围棋子是什么颜色的引出把6个黑棋子,4个白棋子放在盒子中和“说一说”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二、摸棋子实验A 1、教师提出摸棋子的活动和用“正”字记录黑白棋子的出现次数的要求,全班同学轮流摸棋子。 2、交流学生统计的情况,把结果记录在表(一)合计栏。 3、提出:观察全班摸棋子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三、摸棋子实验B

10、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换成9个黑的,1个白的,会出现什么结果?学生发表意见后,全班进行摸棋子实验。然后整理统计记录。 2、让学生观察描述统计结果。然后提出: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次摸出黑色棋子多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四、摸棋子实验C 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换成1个黑的,9个白的,让学生猜一猜摸中哪种颜色棋子的次数多,再摸。然后整理统计结果,填在表(三)合计栏中,并和大家猜的结果进行比较。 2、提出: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次摸出白色棋子多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五、可能性大小 1、提出“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摸中哪种颜色的棋子的次数跟盒子中棋子个数有关系吗?得

11、出盒子中哪种颜色的棋子多,摸中的次数就多,反之就少。 2、教师介绍可能性大小的含义。鼓励学生用可能性大小描述实验的结果。六、课堂练习与问题讨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轮流摸棋子。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全班进行摸棋子实验。然后整理统计记录。学生观察描述统计结果,解释为什么这次摸出黑色棋子多。学生猜摸中哪种颜色棋子的次数多,再摸。然后整理统计结果,填在表(三)合计栏中,并和大家猜的结果进行比较。学生讨论:摸中哪种颜色的棋子的次数跟盒子中棋子个数是否有关系。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由围棋子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入学习活动,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是摸棋子活动的准备。学生猜并摸出棋子,亲身感

12、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为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积累直观经验和素材。改变事物的条件,让学生猜测,再摸,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理推理能力,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在学生已有活动经验的背景下,进行猜测、实验,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在亲身实验的基础上,认识盒子中放棋子的情况和摸棋子结果的关系。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板书设计教学后记备课教师执教教师授课时间教学内容32-33页 等可能性教学目标1、在讨论比赛规则、抛硬币、摸球游戏等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2、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能对游戏规则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讨论游戏规则是否公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在讨论比赛规则、抛硬币、摸球游戏等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2、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能对游戏规则的合理性作出有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