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5600155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要点一、绪论1、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对象: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这段时间内,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的变化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内容:1.描述儿童发展的普遍模式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究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2、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遗传决定论:心理发展由遗传基因所决定,其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与暴露的过程。 代表人物:高尔顿(高尔顿,优生学创始人),霍尔(复演说)环境决定论:人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代表人物:华生(行为主义创始人)斯金纳相互决定论:1.遗

2、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代表人物:皮亚杰,阿纳斯塔西,沃纳,瓦龙,维列鲁学派的心理学家3、关键期的概念、“印刻”现象,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格塞尔的实验及启示“关键期”概念:只有在某个特定时期,加上某种条件才会产生的特定的形态变化。“印刻”现象:鹅、鸭、雁等动物在刚刚孵化出来时,让其接触其他种类的鸟或会活动的东西,他们就会把这些东西当做自己的母亲紧紧跟随,结果对自己同类“母亲”却无依恋。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出现的基础,后

3、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表格(P12)格赛尔实验:两个同卵双胞胎在不同时间开始训练爬楼梯,最后达到的成绩是一样的。启示:成熟前的训练不起多大作用。据此,格赛尔提出了 等待儿童达到能接受未来学习的水平 的观点。他认为影响发展的机制是生理上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为学习作准备的“准备过程”。他还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一定的生物内在进度表,它与一定年龄相对应。制定了婴儿的“行为发育常模”4、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诞生标志,西方与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普莱尔(德国)诞生标志:1882年出版的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西方儿童心理学发展

4、:(一)20世纪早期 霍尔: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 美国儿童心理研究运动创始人 “美国儿童心理之父” 提出“复演论” 发明了研究儿童心理的新技术问卷法 攥写第一本青少年心理的巨著青少年心理学(1940) 老年心理学(1922)特点:1.强调发展是成熟的结果 2.收集描述正常发展的资料 3.弗洛伊德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兴起(二)20世纪40-601.阐明和检验 解释儿童行为的理论2.强调环境对发展的影响3.偏爱实验室试验(三)20世纪60-80不断涌现的儿童发展理论重新发现皮亚杰理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生态学理论(四)20世纪后期到现在1.从发展心理学到发展科学发展系统论成为主导思想2.

5、以心理发展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趋势3.应用心理学研究呈繁荣之势(教育实践,临床应用 社会政策和社会行动)我国儿童心理学发展:(一) 解放前陈鶴琴儿童心理之研究西方各学派的儿童心理理论及研究相继被介绍到中国来。(二) 解放后-20世界80年代恢复、改造时期(49-58)批判、挫折时期(58-59)初步繁荣时期(59-66)1962儿童心理学朱智贤破坏、停顿时期(66-78)空前活跃时期(1978)(三) 20世纪80年代-现在1. 发展心理学的科研和求学队伍不断扩大2. 坚持发展心理学研究“本土化”和“中国化3.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到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发展的趋势4. 主要研究内容:认知研究,

6、社会性发展研究,超常儿童研究5. 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化研究已经提到重要位置,改变了过去重认知轻社会性方面的研究。结合社会需要的应用研究也有所增强。5、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跨文化研究概念及优缺点1.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优点:时间短(不易受时代变迁带来的影响),取样大(材料具有代表性),省时省力缺点:不能确切反应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尤其在探究心理发展的趋势和发展的转折点,早期经验对后期心理发展的影响方面,无法取得满意效果。2.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和测

7、量,以探究某个心理特质随年龄变化的发展的规律或特点。优点:1.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资料,弄清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探明早期发展与以后阶段心理发展的关系 2.对儿童各个方面作细致的、整体的考察,以揭露心理不同方面的关系,及各种因素对发展的影响,从而深入了解发展的机制和原因。缺点:被试代表性原因。1.数量少 2.时间长3.被试产生厌烦情绪和“学习效应”4.受时代影响。3.跨文化研究:又称交叉文化研究,是指同一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优点:1.更好的形成理论和对变量能作出更全面的考量,能扩大变量范围,

8、有助于分清变量并确定情景对行为的影响。 2.会使心理学家形成更完善的理论,更好地概括规律,更好地确定哪些发展模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哪些发展模式只是特定文化的产物。6、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P12)二、儿童生理及动作的发展1、儿童生长的四个显著时期;(1)出生-2岁,发展十分迅速;(2)2岁-青春发育期,发展较平缓;(3)青春发育期开始(男孩约在13-15岁,女孩约在11-13岁),发展急剧迅速,变化极大;(4)15、16岁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2、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则;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身高,体重从出生到成熟的整个发育时期,儿童的身高和体重都在增长,一般女孩约可长到18岁左

9、右,男孩约可长到20岁左右。有两个最快的发展期或称高峰期。(1.出生后的第一、第二年。2.青春期)原则:头尾原则 远近原则3、儿童大脑发育的特点;1.脑重量增加 (到6、7岁时儿童的脑重接近于成人水平,约1280克,达成人脑重的90%,)2.脑皮层结构复杂化(出生后脑的发展主要是在于脑皮层结构的复杂化和脑机能的完善化。)3.儿童脑电图的特征l (新生儿的脑电图多为波,并且不规则、不对称、不成形;随儿童年龄增长,脑电波趋于有规律,频率升高。l 枕(O)颞(T)顶(P)额(E)l 儿童脑的发展,大约在4-20岁这个年龄阶段中存在着两个显著的加速时期,第一次是在5-6岁左右,第二次在13-14岁左右

10、。这两个显著加速的时期使儿童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一种“断续”或“飞跃”。)4.脑的反射活动 新生儿具有的无条件反射:l 足趾反射(巴宾斯基反射)6个月消失l 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2-3月消失l 惊跳反射(莫罗反射)4个月消失l 游泳反射l 行走反射 2个月消失l 强直的颈反射 2-3个月消失(他们的消失可以作为神经系统是否成熟或有无障碍的一种指标)4、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及其意义;规律:1.从上到下(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2.由远及近3.由粗到细(由小到大)意义:动作和动作技能的掌握对婴幼儿心理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婴幼儿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也有很大关系。1. 摆脱对成人过多的依赖,学会独立2.

11、是儿童间交往的工具 5、胎儿的发育及其影响因素;胎儿发育过程:1. 胚种期(第一周)组织和组织分化前期卵细胞有丝分裂,向子宫移动,从卵黄汲取营养2. 胚胎期(2-8周)细胞和组织分化期结构:内胚层:消化系统,腺体,内部器官 中胚层:肌肉,血液,循环系统 外胚层:皮肤,感觉器官,神经系统人整个生命历程中,胚胎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3. 胎儿期(第三个月到出生)器官和功能分化期影响因素:1. 孕妇的营养(营养与大脑发育有很大关系 大脑形成:怀孕5个月后)2. 孕妇的疾病3. 药物和其他致畸因素(四环素:骨骼发育迟滞,牙齿变黄,黄体酮)4. 辐射5. 孕妇的情绪6、儿童的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

12、见脑的反射活动条件反射:第一个条件反射:哺乳姿势条件反射(10天-2周)l 儿童形成条件反射的速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快。就整个儿童期来说,儿童形成的条件联系带有很高的稳定剂,能牢固地,长时间地保留下来。l 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抑制性反射(一个刺激引起原来反应的停止或减少)对儿童来说有很大意义。l 抑制性反射(3-4个月产生,形成困难)比兴奋性反射迟l 随着语言作用的发展,儿童的条件抑制逐渐精确而稳定。三、儿童感知觉的发展1、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视觉偏好、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概念方法:1. 反射行为2.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定向反射)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地呈

13、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反应减弱甚至完全消失去习惯化:个体在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这是个体又产生了先前的行为,表明个体已能将新刺激和旧刺激加以区别。3. 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4. 视觉偏爱:婴儿天生偏好某些特殊刺激(范茨)5. 激发潜能6. 操作性条件反射7. 设备2、“视崖”实验、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特点;“视崖”实验:目的:深度知觉 过程:一块大的玻璃平台,中间放一块略高于玻璃的中央板。板的一侧玻璃上铺有一块格子形的图案布,因为它与中央平台差不多高,看起来像个浅谈。在中央板另一侧玻璃几尺深的地面上铺上同样格子形图案布,制造错觉。 结论:婴儿早就有了深度知觉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特

14、点:3岁:上下方位4岁:前后方位5岁: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岁: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辨别能力尚未发展完善。3、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特点:1.目的性 2.持久性 3.细致性 4.概括性趋势:四个方面逐步提高。四、皮亚杰理论1、运算、守恒、格式、适应、同化、顺应、“客体永久性”、自我中心的概念运算:运算是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的、有逻辑结构的动作。守恒:守恒是指即使在物体外观改变的情况下,它特定的自然特征仍保持相同。格式:认知结构的最基本单位。是人类吸收知识的基本架构。皮亚杰将智力或认知发展,解释为个体的格式随年龄增长而产生改变。适应:直接作用于外部环境来建立格式,它由两个互补的过程同化和顺应组成同化:个体运用已有格式处理面临的问题,也就是将新遇见的事物吸纳入已有格式之内。顺应:在已有格式不能直接同化新知识时,个体为适应环境要求,主动修改其已有格式,从而达到目的的一种心理过程。“客体永久性”: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即使个体不能知觉到物体的存在,它们仍然是存在的。自我中心:儿童的思维和言语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并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