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5582144 上传时间:2019-11-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建筑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建筑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建筑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建筑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综述(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工程项目可研报告项目名称:建筑工程项目可研报告申报单位:xxx联系人:xxx电话:xxx传真:xxx编写时间:xxx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第一章 摘要 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应 该由基本养老、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三个支柱构成。而基本养老又要有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作后盾。要针对不同群体设计不同的保障,对城乡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老人,由国家财政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来解决养老费用;对于农民工或是参加所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为其度身定制的养老保险,由政府强制实施,缴费主体为用人单位,个人不缴或少缴,以解决农民工

2、的工伤、生病和养老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实力,又是具有长期影响的公共制度。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且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仅靠政府的力量,要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即政府、企业、个人、家庭以不同的角色和功能构建一个综合的养老保障体系。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国家的最低生活保障,倡导经常性的社会捐助活动,协同来解决基本养老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层面采取强制加自愿、民办公助、量身制定、因地制宜等灵活方式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大力开展企业年金,商业保险来提高养老水平。第二章 行业生产调查分析一、资金筹措比例不当,财政压力巨大。 企业单位的养老保

3、障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和劳动者。其中, 企业担负着筹资的大部分责任, 要支付员工工资总额的20% 作为员工的养老保险基金, 加上其他的强制性保险项目, 企业缴款达到了职工工资的28% 左右。职工个人要承担工资收入的8%。实际上, 企业负担了养老保险资金的72% , 个人只负担了28%。如此高的企业缴费率使企业的劳动成本大幅度提高, 负担增加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 养老保险基金的空账问题迟迟没有解决。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主要方式是财政筹集、企业筹集和社会筹集各占13,企业筹集和社会筹集不足部分由财政弥补的筹资方式。但目前因企业养老保险金遵缴率低(约90),企业筹集

4、实际上只占全部养老金的2025,养老保险金欠缴严重,截至2000年11月欠费10亿元以上的省份有15个,欠费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6家;同时社会筹集的养老保险金只占全部养老保险金筹集额的1520,造成了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严重依赖财政筹集比重高达5560的局面,严重加剧了当前地方财政困难,是形成地方财政风险的重要因素。 二、统筹层次偏低,保障水平不高。 全国只有少数省份实现基本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其他保障项目主要还是县市级统筹。资金筹集比例各地间有很大差别。养老保障资金统筹标准的不统一, 违背了社会保障的互助共济、实现社会公正的原则。一方面,在养老救助、基本保险与自愿保险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

5、体,没有形成保障网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刚刚建立,还在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机性。另一方面,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替代率水平低,在自愿保险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的条件下,保障程度非常不足。第三章 建筑工程竞争分析(1)我国现有养老院3480个,但大多都是小型养老院,在中国还没一个相当完善的养老院,所以在当今我国老龄化步伐加剧过程中,与其他行业相比,竞争压力性对小一些,但是在最近几年,国内也出现及个性对完善的养老院,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在拥有将近14亿人的中国,养老院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2)在中国大地上,各个城市相继出现了一部分养老院,但是大部分都是在政府扶持之下才能生存,大部分都是相对较小的养老院,所以在中国,

6、成立一家私立养老院既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也是一种创新。 (3)虽然在中国相继出现了多个私立加政府型的养老院,但是相比中国庞大的人口数字,我公司相对其他行业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客观的。 (4)虽然前景可观,但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现代个人企业不单纯是规模与价格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竞争的实质是看谁能赢得持续的领先优势,这就要求企业以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长期制胜之本。第四章 建筑工程结构分析一、建筑 本工程设计项目主要有公寓楼、门诊部、康复中心、锅炉房、洗衣房、变配电室、门卫等。详见建筑物一览表,建筑平面功能分区合理,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立面造型美观大方。二、结构 1.自然条件:本地区

7、基本风压0.35KNm2,基本雪压0.2KNm2,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最大冻土深度115厘米,场地类别为类。 2.设计要求建筑物安全等级均为二级,根据国家地震局地震烈度区划图及有关文件确定为8度地震区,结构均按8度抗震设防。新近堆积黄土状亚粘土,轻亚粘土为高压缩性土,本层厚度4.4米,具有非自重湿陷性(级),允许承载力取100kPa。 黄土状亚粘土(厚度待定),具有非自重湿陷性(级),允许承载力取180kpa。 黄土状轻亚粘土,厚度1.32.1米,具有非自重湿陷性,允许承载力取195kpa。 基础处理及设计方案待地质勘察后再确定。 场区内所有建筑物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三、结构选型 各建筑

8、物结构选型:公寓楼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2、门诊部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3、康复中心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4、变配电室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5、食堂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6、锅炉房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7、门房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第5章 建筑工程养老模式分析从养老服务提供者视角看:养老模式可分为家庭养老、社会化养老(机构养老、社区

9、居家养老) 一、家庭养老方式 家庭养老是指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日常生活的照料和精神生活的慰藉, 完全依靠家庭来满足。家庭养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目前情况来,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这种模式仍然是养老的主要方式,这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首先是由中国的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中国是礼仪之都, 一直保留着“孝道”传统,敬老和养老是优良社会的风尚, 并把它作为传统美德世代相传, 养儿防老的观念在中国人头脑中根深蒂固。衣食无忧, 儿孙绕膝是人们满意的老年生活。自古以来, 老年人基本上都是同子孙后辈们一起生活, 由子女们赡养和照料, 借助外来力量养老被视为是晚景凄凉,或子孙不孝, 家庭养老已成为

10、我国最具人情味和最富生命力传承意义的养老方式。其次,这也是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的需要。家庭养老不仅体现了代际之间经济上和生活上的互惠互助,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精神上的互相慰藉,老年人的地缘文化观念更加浓厚,左邻右舍的情感维系更为重要,老年人一般乐意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养老机构的条件再好,也无法完全取代家庭所能带给他们的舒适和满足感。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但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养老的功能正在弱化: 第一,时代的发展变化导致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作为家庭晚辈的年轻人越来越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加上从业压力的不断增加, 使得年轻人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

11、工作和学习上, 注重生活品质、自我发展和身心释放, 用来照顾老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于是, 无论是对老人生活方面的照顾, 还是精神上的慰藉, 都让家庭中的年轻成员感到力不从心。 第二,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形成的独生子女趋势, 使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家庭中的一对年轻夫妇面对上有两对老人下有一个孩子的即所谓“4-2-1”的现象将会普遍存在, 将来甚至会出现“8-4-2-1”的现象。目前,我国户均规模3.16人,较改革开放之初的4.61人下降了31.5%。这就意味着, 一个家庭需要赡养照顾的老人相对增多, 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相对减少。这种家庭成员构成态势, 将会使照料老人成为其

12、他家庭成员的沉重负担。 第三,空巢家庭和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加,老年人照料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而我国城乡老年人失能、半失能率达到19.6%,其中城市为14.6%,农村已超过20%,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中青年一代正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无暇也无力照护失能、半失能老年人。2、 机构养老方式 机构养老即以社会机构为养老地,依靠国家资助、亲人资助或老年人自助、由养老机构提供养老照料职能的养老模式

13、。养老院等机构是一个缩小的社会和扩大的家庭,老人可以在这里享受生活照顾、饮食调理、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等服务。生活照顾有护理员,饮食调理有营养师和厨师;相对于空巢的居住方式,这里有交流对象,可以摆脱孤独、寂寞的困扰;身体不适有医护人员,其中部分机构还包含了医疗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的功能。目前的养老机构主要有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护理院、敬老院等,这些养老机构具有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特征,为老年人提供高水准生活照顾和健康护理。在我国,这种养老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机构养老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机构养老对于解决我

14、国的养老问题也只是杯水车薪: 一是机构养老与中国传统观念相背离, 很多老人不能接受,中国特殊文化传统造就的老年人“家舍难离”的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 二是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老龄人口的需要。 尽管我国养老机构提供的床位数量在逐年增加,但仍满足不了我国老年人的客观需求。一般而言,在发达国家中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为70张左右。全国1.67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按国际通行每千人50张的标准,应备有845万张床位,但目前拥有床位仅289万张,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不到15张,虽然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的目标

15、,但是即使实现这个目标后仍然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三是在我国现有养老机构床位数不足的情况下,还表现出床位利用率较低的特点。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其服务和管理水平较低,一些养老服务机构的从业人员较少、素质较低,服务水平不高,一些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只关注老人的物质生活和卫生保健,而对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考虑不足,致使老年人不愿入住或入住后再退出。加之很多民办养老机构由于前期投入较大,因此需要缴纳不菲的费用, 很多老人或家庭负担不起。 四是养老服务设施的提供主体不明确,具体到哪方提供者应该承担主要责任,资金来源怎样分配,各自责任方面有何区别等有待定论;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于养老服务设施的提供问题认识不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养老机构的支持力度和各种优惠政策的落实程度低。 五是缺乏规范,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我国机构养老在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和法律关系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养老机构良莠不齐,十分混乱。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培训,服务水平有限,此外,从业人员待遇低,工作的价值认同感不强,对于其职称和荣誉的评定也缺乏相关标准。3、 社区居家养老方式 社区居家养老,也就是“社区服务加住家养老”, (有学者把它叫做“居家养老”,也有学者称之为“社区养老”),是个人自理加社区援助的社会化养老的一种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