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20130809.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518287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208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20130809._第1页
第1页 / 共208页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20130809._第2页
第2页 / 共208页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20130809._第3页
第3页 / 共208页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20130809._第4页
第4页 / 共208页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20130809._第5页
第5页 / 共2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201308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20130809.(2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 工程师培训考核班 压力容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中 国 化 工 装 备 协 会 2013年10月 (四川成都),目 录,一、前言 1、办班的依据 2、必备法规标准 3、教材 4、教材结构简介,二、国内外相关压力容器制造(设计)法规与标准 1、国内法规和标准 2、国外法规和标准,三、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 1、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必须具备的条件 2、资源条件 3、质量保证体系 4、压力容器产品的安全质量,四、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保证工程师的职责和任职的基本条件 2、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3、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的编写和实施 4、中国压力

2、容器制造(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六个特点 5、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素的确定 6、编写程序文件应注意事项,五、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要素 1、管理职责 2、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3、文件和记录控制 4、合同控制 5、设计控制 6、材料、零部件控制 7、焊接控制 8、作业(工艺)控制 9、无损检测控制 10、检验与试验控制,11理化检验控制 12热处理控制 13设备和检验与试验装置控制 14不合格品(项)控制 15质量改进与服务 16人员培训、考核及其管理 17其他过程控制 18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六、压力容器质量保证体系的保持和完善 1、取、换证审查是质量保证工程师的基础工作 2、取、换证审查的准备工作

3、 3、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的制、修订及新颁布法规标准的实施 4、一个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只能有一个压力容器质保体系 5、多个取证要求单位的解决方法 ,七、结语 1、压力容器质量管理的基本思路,一、前 言,1. 办班的依据: (1)国家质检总局特设局(1999)质技监锅便字第3031、3019、3162号文及194号文件 (2)中化装协字(2008)第023号文 (3)194号文许可条件第42条“人员培训”和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第16条人员培训、考核及其管理”。,2. 教材: 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及实施实用教程(2012版) 中国化工装

4、备协会编写、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 3. 理论和答辩考试中必备(最低限度)的法规标准: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及三个附件(国家局22号令及194号文) (3)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 安装、维修、改造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4)TSG Z00052007特种设备制造、 安装、维修、改造许可鉴定评审细则,(5)09版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一号修改单) (6)2003版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及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相关标准汇编 (7)GB1502011压力容器 4. 教材结构简介,(1)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压力容器制造(设计)法规与标准; (2)

5、第二章第六章 质量保证体系;管理职责;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文件和记录控制;合同控制;附录A; (3)第七章 第十五章 设计质量控制系统;材料、另部件控制系统;焊接质量控制系统;工艺质量控制系统;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检验与试验质量控制系统;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系统;热处理质量控制系统;设备和检验与实验装置质量控制系统;附录 B附录J; (4)第十六二十章 不合格品(项)控制;质量改进与服务;人员培训、考核和管理;其他过程控制;执行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压力容器制造(设计)法规与标准 第一节 国内法规和标准 一、我国的法规体系框架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部门规章、政府规

6、章)规范性文件标准。 截止2009年8月27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29件。这些法律涵盖了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 国务院制定现行有效行政法规682件;国务院部门和有立法权的地方性政府共制定规章20000余件。 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在内,由7个法律部门、3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7、,二、特种设备法规体系框架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新情况,加强和规范特种设备的管理,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原则,在吸收工业发达国家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实际情况,建立“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安全技术规范为主要内容,以标准为基础的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体系”。特种设备法规体系框架如下: 共分为五个层次的法规体系结构:,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部门规章、政府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引用标准五个层次。,1、法律 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 压力容器制造企业所制造的压力容器产品及其生产活动,必须满足下列的中国法律要求: (1

8、)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9)劳动合同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行政法规 按照宪法和立法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对尚未制定法律的其中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市和较大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 如(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 特种设备地方性法规,3、行政规章(部

9、门规章、政府规章) 按照立法法有关规定,国务院各部、委、署和 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 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 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行政规章(部门规章、政府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 或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行政规章(部门规章、政府规章)应当经部(局)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决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本法规体系表所述行政规章(部门规章、政府规章)泛指国家质检总局“令”形式颁布的、行政管理性内容较突出的文件。例如国家质检总局局长于2002年签发的第22号令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等。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市和较大市的人民政

10、府可制定政府规章等。,4、安全技术规范(规范性文件、 技术法规) 泛指经过规定的编制、审定,由总局授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局长签署、以国家质检总局名义公布的文件。是政府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相应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和检验检测等所作出的一系列规定,是必须强制执行的文件,如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安全技术规范是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的主体,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各国贸易性保护措施在安全方面的体现形式,其作用是把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原则规定具体化。,5、压力容器相关标准 A、压力容器材料标准(板材、锻件、管材、轧材、焊材); B、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标准,如:GB150-2011、

11、GB151-1999、GB12337-1998、JB4732-1995等; C、试验和检验方法标准,如GB/T222-2006(钢的成品化学成份允许偏差)、 GB/T228-2010(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9-2007(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232-2010(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GB/T2653-2008(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GB4334、JB/T4730、GB/T2975-1998、GB/T20066-2006等;,三、安全技术规范(技术法规) 1、安全技术规范的分类 根据质检总局公布的特种设备目录,将安全技术规范分为综合、锅

12、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元件)、电梯、起重机械、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九大类。综合类规范以安全监察管理内容为主,并将适用于各类设备的综合性规范划入其中;,其他各类设备规范以该类设备的全过程控制为主,包括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其中将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称为承压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场(厂)内机动车辆称为机电类特种设备。因此又引出承压类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 如TSG 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 ; 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GB24511-200

13、9“承压设备用不锈钢钢板及钢带”; NB/T47008-2010“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等;以上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均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这些承压类特种设备。,2、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点 全方位:在单位(机构)、人员、设备、方法等方面体现管理和技术要求的全方位; 全过程:在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监察等七个环节体现管理和技术要求的全过程; 全覆盖:在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场(厂)内机动车辆、材料、安全附件等设备体现管理和技术要求的全覆盖。,3、安全技术规范的组织实施 为充分发挥技术机构和安全技术专家的作用,体现开放立

14、法的原则,具体起草工作由起草组负责。起草组由安全技术规范涉及领域的技术或管理专家组成。,4、安全技术规范的审批 全国征求意见;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 主要涉及管理要求的安全技术规范,由质检总局领导签发;主要涉及技术要求的安全技术规范,由质检总局领导授权特种设备局局长签署。已批准的安全技术规范的目录由质检总局予以公布。,四、我国特种设备法规规范现状 1、最早开展安全监督管理设备: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1955年。 2、第一个行政法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1982年。 3、第一次对7类特种设备制定行政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 4、第一次对8类特种设备制修定行政法

15、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2009年5月1日起执行)。,5、目前我国已有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80余个,涉及7类特种设备,技术标准近千项。 6、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特种设备法规规范不能涵盖全部的特种设备 ; -仅占国家质检总局根据新的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重新确定的特种设备技术法规的20%左右 ;,已有的法规规范由于主管部门调整、技术进步、市场经济体制变化等原因,造成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的在协调性、体现科技技术含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面对我国技术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并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效实施,建立以安全技术规范为核心的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技

16、术规范体系,是一项十分浩大和紧迫的任务。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将建立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体系列入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五、压力容器制造(设计)相关法规标准 1、法律:产品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安全生产法、民法、刑法 、行政许可法; 2、行政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003年2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以第373号国务院令公布,根据 2009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修订,以国务院第549号令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新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四十一条:从事本条例规定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实验以及专门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检测提供无损检测服务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3、行政规章(部门规章、政府规章)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2002年国家质检总局令第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