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专用)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七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51739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专用)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七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江苏省专用)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七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江苏省专用)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七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江苏省专用)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七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江苏省专用)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七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专用)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七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专用)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专题七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江苏省专用),考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 1.(2013江苏单科,14,3分,中)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 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 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五年高考,A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答案 D 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黄金流入西班牙,但这些黄金并没有使西班牙完成资本积累,也没 有使西班

2、牙确立世界霸主地位、发生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市场中心,故A、B、C三项与史实不 符。大量黄金流入西班牙后,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封建地 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故D项正确。,知识归纳 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和欧洲殖民掠夺与扩张的影响时,要注意区别各个国家的不 同特征,葡萄牙以控制商路为主,自己没有产品。西班牙占据大量殖民地,但手工业一度繁荣后 走向衰落。这两个封建国家的海外掠夺最终没能用于生产领域。荷兰虽然是资本主义新兴国 家,但政治制度不够成熟,严重影响了其继续向前发展。,答案 A 本题考查佛罗伦萨工商业的发展。材料表明,市民意志影响了教堂建设和

3、宗教理念, 市民即工商业阶层,体现出当时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成长壮大,故A项正确。人文主义是文艺 复兴的核心,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B项错误;教堂要与市民意志保持一致,不能体现教会权威 的提升,C项错误;新教出现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期间,D项错误。,3.(2017北京文综,21,4分)下图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A REPER- TA)。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 ( ) A.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 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C.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 D.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答案 B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图中的关键信息是美洲大陆地图和航海用的罗盘,由 此判断

4、题干中的“新发现”是指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美洲的发现密切了世 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因此B项符合题意。A项与新航路开辟及发现美洲无关;人文主义思想诞生 在新航路开辟之前,排除C项;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了海上霸权,排除D项。,4.(2015上海单科,13,2分)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将公元1500年作为 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以下哪一史实可以作为这种历史分期的依据 ( ) A.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圈地运动的发生 D.宗教改革的发端,答案 B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全球史观阐释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该书将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

5、转折点,题中选项与此时间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将分散、孤立的各大洲联系在一起,开启了世界的整体化进程。B项正确。,5.(2015福建文综,21,4分)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 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 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答案 A 17世纪上半叶,世界海上霸主是荷兰,荷兰通过设立据点,基本垄断了东亚海上商路, 故A项正确。B项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C项发生于19世纪中期,均不符合题干时间限

6、制。当时世 界贸易中心在大西洋沿岸,并没有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故D项错误。,6.(2014大纲全国,20,4分)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 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 )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答案 A 15世纪中叶,西欧局势动荡,各国斗争激烈,西班牙、葡萄牙已经完成中央集权,统治 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希望获得海外财富,以加强其在欧洲的地位,故A正确。,7.(2014天津文综,3,4分)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 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飘流到

7、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 于 (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答案 B 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南美洲东部”,这一地区是今天的巴西。结 合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史实可知,当时葡萄牙在美洲占据巴西,因此B项符合题意。,答案 (1)新航路开辟;(2分)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4分)物种交流密 切了各地区联系;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4分),解析 第(1)问解读“新世界”与“旧世界”的交流与联系,迁移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物种交 流、疾病传播等角度说明。,9.(2014广东文综,39,8分)(节选)历史发展阶段可以

8、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 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 解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 的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大 发现”的历史影响。(8分),答案 (1)知识进步的角度,孔多塞描述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知识的影响。(4分) 影响:增进世界各地的交往和文明融合,西欧崛起,殖民掠夺

9、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世界市场略见雏 形。(4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增进了人们的知 识”可知孔多塞是从知识进步的角度来概述历史的。第二小问要从其他角度,如全球史观、文 明史观等角度来论述“地理大发现”的影响。,考点二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1.(2016北京文综,20,4分)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 同时代的其他国家。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 ( ) 资本市场的发展 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海外殖民掠夺 A. B. C. D.,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答案 D 荷兰与英

10、国在新航路开辟后,依托大西洋沿岸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 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此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经济的高增长 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海外殖民掠夺,符合题意。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于19世纪中期,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时间上排除。,2.(2015课标,32,4分,0.68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 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答案 D 茶叶从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变成普

11、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表明茶叶供应量大大增加,这 是英国扩大与东方贸易的结果,故D项符合题意。商品消费对象的变化与商品的供应量有关,与 等级观念没有必然联系,A项错误;仅以一种消费现象不足以说明当时的英国对东方生活方式的 崇尚,B项错误;对同一种消费品的共同需求,也不能说明贫富差距的缩小,C项错误。,3.(2015广东文综,19,4分)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 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 可知 ( )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该

12、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答案 A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 知识可知,两个大陆指的是欧洲和美洲,发现美洲的是意大利人哥伦布,故B、D两项不符合史 实。黄金和白银促进了欧洲、美洲、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交流与发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可 排除C项;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给美洲带来了灾难,“使两个大陆之间的 距离更加遥远了”,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项。,4.(2015安徽文综,37,8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在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 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

13、最大剥削者。下表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的“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8分),答案 (1)答案示例: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理由: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有利 于其海外扩张。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理由:导致“蒸汽时代”的到来。,解析 (1)要补充的两件大事必须是能够推动英国前进的代表性事件,如工业革命等。说明理由 时一定要充分合理,言简意赅。,5.(2017课标,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教师专用题组,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

14、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 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答案 (仅供参考) 论题:明清农耕文明的辉煌、迟滞与西欧工业文明的曙光。 角度1:将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辉煌、迟滞(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中外交流等)与西欧 工业文明的曙光(科技、经济、殖民扩张、世界交流等)对比关联说明。 角度2:任选一个方面,如从经济发展、中西贸易方面;从科技发展、中西科技文化交流方面作 答。,解析 本题为开放式主题论述型题目。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注意三个时间阶段(1415世纪、 16世纪、17世纪),联系当时中国、世界的历史发展趋势,提炼论题。然后围绕论题

15、,迁移所学知 识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6.(2017课标,40,15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

16、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 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 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15分),答案 (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明末 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 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解析 (1)从时间信息入手,联系17世纪初世界形势、荷兰和中国的社会状况回答“历史背 景”。根据材料信息“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 台湾”等,联系殖民扩张的相关史实回答“目的”。,7.(2015天津文综,4,4分)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