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必修5—2)教学案例.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5504474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在套子里的人》(必修5—2)教学案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装在套子里的人》(必修5—2)教学案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在套子里的人》(必修5—2)教学案例.pdf(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在套子里的人(必修52)教学案例 整体设计: 根据新课标理念,坚持在读中学的 原则,按照“自读一解读一品读一悟 读”的环节,逐层推进,重点放在品 读和悟读上。通过感知文本,把握人物 形象,理解个性化语言及对人物形象的 传神刻画,并与现实碰撞,体味其社会 意义和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 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形象的现 实意义。 学习重点: 把握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理解人物形象现实意义。 学习过程: 导入: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传 达作品恩想内容,表达作品思想情感的 重要途径。我们很难忘记孔乙己、变色 龙、阿Q、祥林嫂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我 们也应感谢他们带给我们的对现实生活的 一次次思考。今

2、天,就让我和大家一起走 进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装在套 子里的人,再来结识一位特殊的人物一 一别里科夫(板书)。 一 、自读(课前布置,让学生结合 课后习题自读,课堂验收) 1检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作者、时 代背景的了解及掌握。 2检查基础知识落实。 3老舍先生说遗“一篇好的小说,人 物形象是立在读者面前的。 小说的阅读, 首先是对人物形象的感知,继而才是对人 物性格的把握。同学们读了这篇小说后, 主人公别里科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浏览课文,思考后自由发言,多生 描述人物形象,既尊重文本,又有所创 新。 生i:别里科夫是一个大白天打着雨 伞,穿着大衣,带着手套,穿着雨靴,与 湖北省京山

3、县京山五中黄伦文 常人不一样的人。 生2:走路低着头,猫着要,把脸藏 在衣领里,恍恍惚惚的一个人。 4同学们对别里科夫描述得如此生动 形象,很让老师佩服,那么根据你的描述 和理解,别里科夫具有怎样的典型性格? 你是从人物描写的哪些方面看出来的? 生:封闭、怀旧、胆小、多疑、害怕 新生事物 生:语言、肖像。 二、解读 小说中典型人物均有典型的语言。 例如: “我真傻,真的。”( 祥林嫂) “我们先前一比你阔的多啦!你算 是什么东西!”( 阿Q) “多乎哉,不多也。”( 孔乙己) “生存还是毁灭。” (哈姆雷特) 这些语言都极传神地揭示了人物性 格,那么别里科夫的经典语言是什么?他 在不同场合重复

4、的这些语言,表现了他怎 样的心理?(学生默读文本,标划,思考。) 学生归结:“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反复品读一指名仿读一师生评读。 体会人物心理。) 生:封闭、怀旧、胆小、多疑、害怕 新生事物 三、品读 1_人物形象的塑造必须符合人物性格 的特点。例如,鲁迅药中突出描写了 华老栓的手,“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 地想交给他”通过对“手”的刻画揭 示他此刻的复杂心理:在祝福中多次 刻画祥林嫂的眼睛,通过对“眼睛”的传 神刻画,充分展现祥林嫂的悲苦生活及不 幸命运;那么契诃夫刻画别里科夫的传神 之笔又是什么? 学生浏览文本思考后归结:脸色。 2小说中多次刻画别里科夫的脸,最 能表现别里科夫心理变

5、化的是哪几次?在 脸色变幻中揭示了别里科夫怎样的心理变 化? 学生讨论后归结: 漫画事件脸色发青 骑车事件脸色发白 畏 惧新事物的程度逐渐加深 冲突事件脸色苍白 3那么能不能把对别里科夫“脸”的 刻画换成对他“眼睛”的刻画?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交流答案,体 现多元解读。) 生:不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僵 死的心灵早已把这扇窗户关闭。 生:能。由别里科夫的性格决定,他 的眼神也应是胆怯,多疑,呆滞,无神 可从这些角度描写。 (学生言之有理,教师予以肯定,然后 表达教师个人见解。) 4别里科夫在华连卡的笑声中倒下 了,你怎样看待别里科夫的死?别里科夫 的死是他杀还是自杀?是偶然还是必然? 生

6、:既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 生:专制制度毒害了他,他又是专制 制度的维护者。 四、悟读 我们对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深感悲 哀,中国有句老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对别里科夫的“套子”和我们的“规矩” 二者之间的关系,你有怎样的认识?请以 “套子与规矩”为话题,谈谈你的认识。 (学生思考,交流观点,推荐发言,言 之成理即可,要求:先明确观点,再加以 阐释。) 教师总结: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逆转 的,而阻碍历史发展的往往就是各种各样 的“套子”,但是套子不等于规矩,摒弃 套子,不代表不要规矩。是否能推动社会 的进步与发展,是区分套子与规矩的标 准。抛掉套子,尊重规矩,革新思想,社 会才能进步,时代才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