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学导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501382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教学导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地理教学导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地理教学导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地理教学导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地理教学导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教学导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教学导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2013-2014学年度七年级1234班地理教案课题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型复习课课时序数备课人铁鸿福审核人王德福授课人铁鸿福授课日期课 标解 读与教 材分 析【课标要求】阅读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阅读地图说明世界人口分布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区;三大宗教及其分布;知道城市是由乡村发展来的。教学内容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教材让学生通过分析图表来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讲述世界主要语言及主要语言的地域分布;世界宗教的形成及三大宗教的地区分布,代表建筑,通过教学,让学生对世界语言和宗教

2、及其地域分布有一个大致了解,为后面学习世界分区,进一步认识世界打下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人口的数量。运用人口的相关资料,说明各阶段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了解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为世界六大主要语言及其地域分布情况;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地域分布、代表建筑;说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过程与方法学会利用世界人口统计数据,绘制人口增长统计图;通过读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培养学生对资料的分析和归纳能力;通过读图分析、讨论归纳,师生之间相互答题解疑,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情感 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人口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口观;了解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

3、最多的语言及其分布在华人聚集的地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英语是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了解人口分布的特点;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难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环境对聚落的影响。媒 体教 具课时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修改栏教学内容师生互动1、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

4、自然增长较快。3、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4、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指一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量。5、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6、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7、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

5、及大洋洲。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8、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均为黄色人种。9、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10、巴西通用葡萄牙语,西亚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语。11、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典型建筑为教堂。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典型建筑为清真寺。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典型建筑为寺庙。道教是源于中国本

6、土的宗教。12、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13、目前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14、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1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6、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17、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18、世界规

7、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UN)。19、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安理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20、中国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1、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设在瑞士洛桑。22、红十字会的宗旨是坚持人道主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措施、策略,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区;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聚落的相关知识点。师生归纳总结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反映的是人口在出生和死亡相互抵消下的增长

8、情况。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也就是人口增长快;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既不增长,也不减少,也就是人口停止增长;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大,表示减少越多,也就是人口减少快。学生引导、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学生引导、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板 书设 计一、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的增长2、世界人口的分布3、人口问题4、不同的人种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 2、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三、聚落1、聚落的类型 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作业布置分析、归纳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教 学反 思2013-2014

9、学年度七年级1234班地理教案课题试卷讲解课型复习课课时序数备课人铁鸿福审核人王德福授课人铁鸿福授课日期课 标解 读与教 材分 析【课标要求】复习巩固七年级上册地理的相关知识点。教学内容分析:关于七年级上册地理的相关知识点练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点。学会运用具体知识点解决具体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过程与方法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依托,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 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七年级上册地理的相关知识点。难点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媒 体教 具课时一课时教 学 过 程修改栏教学内容

10、师生互动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71(3.61亿km2)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1.49亿km2)。概括地说,地球上是七分水三分地,海陆分布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2.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3.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4.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是: 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大西洋(形状如同“S”);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5.大陆架、大陆坡、海沟6.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分割成大大

11、小小许多块,其中面积广大的叫大陆(共六块大陆:亚欧大陆、南美洲大陆、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洲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半岛则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7.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面积由大到小排列)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是南美洲

12、和北美洲;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都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都是北冰洋;8.大洲的分界: 亚欧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的分界是白令海峡;北美、欧的分界是丹麦海峡;南美、南极的分界是德雷克海峡;欧、非的分界是直布罗陀海峡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1.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

13、起海陆的变化(海陆变迁的实例举证:喜马拉雅山中方向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堤)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其观点是: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3.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a地表岩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b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注:每个板块都是由陆地和海洋共同组成,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4.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世界上的两大火山、

14、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最大) 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板块的运动可以分为张裂和碰撞挤压两种运动。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裂谷、出现新的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面积扩大将成为新的海洋;板块发生挤压碰撞时地表会形成山脉、海洋面积缩小甚至消失如: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发生挤压运动)、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运动)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与气候的对比天气 气候 概念 一地短时间的风雨、阴晴、冷热等大气状况 一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 短时间;经常变化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天气差异可能很大 长时间;变化不大 描述内容 阴晴、降水概率、风向、

15、风力大小、气温 气温、降水、气压、风 注: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来向,有“北、南、西、东”四个基本方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012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词语判断:夜里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天气)岳阳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长冬无夏(气候)暴风骤雨,飞砂走石,风和日丽、阴雨绵绵(天气)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天气)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气候)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来挂丝(气候)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3.熟悉城市天气预报图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