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的社会理论及其分析技术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5457491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7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价值论的社会理论及其分析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劳动价值论的社会理论及其分析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劳动价值论的社会理论及其分析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劳动价值论的社会理论及其分析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劳动价值论的社会理论及其分析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价值论的社会理论及其分析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价值论的社会理论及其分析技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价值论的 社会理论及其分析技术 刘 ? ? 平 劳动价值论具有社会理论和分析技术的两重性, 任何一种经济学说都不同程度地与社会理论 相联系。把坚持劳动价值论与坚持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对立起来, 是不同理论层次 认识上的错位。从社会关系的角度认识价值决定过程, 既是深化劳动价值论社会理论研究的重要 方面, 也是把社会学引入经济学研究的尝试。劳动价值论分析技术的条件设定, 使劳动价值论成 为 ? 简单劳动 的价值论; 把有条件限定的分析技术, 无条件地当作一般原理, 是原理解说的重 大失误。劳动价值论两重性的实质, 是广博、丰富、深刻的社会理论与被严格限定的分析技术的 矛盾冲突或内在

2、分离性的结果。价值分析与价格分析是两种不同的理论模式, 它们的结构性分离 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社会理论?分析技术 作者刘平, 1954年生,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一、问题的提出 古典学派创立的劳动价值论,经马克思对它进行彻底的一元论改造并与剩余价值论统一起 来后,便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尽管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以均衡价格理论取代了古典经济学的 价值理论,但是, 20 世纪以来,在马克思预期将取消商品生产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价值论 不仅成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之一,而且成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和改革的深化, 劳动价值论的思想

3、影响和理论地位也在发生变化。在意识形 态领域, 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存活动,劳动具有对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的本源性的解释 力;作为一种伦理价值,劳动不仅是社会教化的价值观的基础,也是社会行为感召和改造的基 本途径;作为一种政治范畴,劳动不仅与广大人民群众相联系,而且对劳动和劳动者的情感与 态度始终是判断政治家的立场和作风的重要标志。然而, 劳动价值论在主流经济理论方面遭受 的冷遇和实践中的困惑则是不争的事实。 回顾 1949 年以来有关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不同时期的目的和性质有明显的区别。第一次是 在1960 年代初。争论的目的是如何准确解释马克思的价值理论, 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争 !2

4、1! 论的焦点之一是价值的实质是什么, 是实的对象性的凝结,还是虚的社会关系决定的。第二次 是在 1980 年代初。受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一些人对劳动是价值的基础和源泉产生了怀疑, 认为社会财富的增长较多地取决于智能化体系的效能, 而这种体系的效能同生产该体系的直接 劳动时间不成比例。因此, 形成财富的基础和源泉改变了。相反的观点则是通过劳动概念的扩 大维护传统的认识#。第三次是近期由深化社会分配制度的改革引起的。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 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社会实践,要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之相适应,于是强调要 ? 从传统的劳 动价值论转向生产要素价值论 。 我们知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

5、垄断以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将取消商品经 济的预期是与迄今为止的历史事实不符的,但劳动价值论并未因此而退出历史舞台。如果说第 一次争论反映了劳动价值论与公有制的计划经济的结合, 以及在价值源泉问题上出现了来自体 系内部的危机;第二次争论反映了劳动价值论与社会生产的科学技术条件相适应的要求; 那么 近期的争论则是劳动价值论又一次对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反应。劳动价值论是否能够不断地适 应变化的社会制度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 为什么劳动价值论会形成以往的历史适应? 面对所谓 理论 ? 瓶颈 对实践的约束,如何更合理地诠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 似乎仍是反思各种争 论的基本路径。 笔者以为,在以往有关劳动

6、价值论的争论和解说中,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认识角度,人们只 是看到劳动价值论的统一的一面,而缺乏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两重性的关注, 就是说, 它既 要体现一种经济学的分析技术,又是一种社会理论。作为经济学的分析技术,其主旨在于用劳 动价值论说明商品交换价值的决定和运行规律。在总体特征上,它侧重或集中于交换价值的数 量分析,是具体层面的可观察和计量的, 接近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传统。作为社会理论, 首先, 它与一般社会历史理论相衔接,并与之体现着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其次, 它是透视特定社会历 史条件下的社会关系及其性质的入径方法。第三,作为劳动价值论的社会理论,又必须与经济 学价值论的分析技术相结合,使

7、之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的特征。因此,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评 价, 应同时考虑社会理论和分析技术这两个层面的意义, 这既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劳动价值论, 避免就其一点不及其余的认识偏差,又可以从新的角度理解劳动价值论的深层结构,与时俱进 地推动其发展创新。 二、劳动价值论社会理论的三个层次 任何一种经济学都不同程度地与一定的社会理论相联系,劳动价值论在这方面则体现得更 为突出。我们知道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形成, 是以揭示人的本质,探寻人的解放为最初形态的, 而劳动范畴在马克思批判地继承 19世纪人类思想的先进成果, 建构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的过 程中,被赋予了基础和核心的位置。在马克思之前,费尔巴哈曾在

8、认识论和宗教观上树立了唯 物主义的权威,但他在历史观上则是 ? 惊人的贫乏 ,他看到了人类学特征上的一致性的人, 却 无力说明这些人为什么在现实中被分为贵族和奴隶、无产者和资产者。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 !22!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年第 4 期 # 晏智杰: %劳动价值学说新探 %价值决定规律的作用会引起部 门内剩余价值的再分配吗? 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呈现出 (历史) 。这就是说, 不论是原始的 劳动,资本主义的劳动,社会主义的劳动,还是混合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只有形式的不同, 却 改变不了劳动这一人类的共同本质, 劳动具有超越历史的永恒意义的特征。 在马克思成熟的一般社会理

9、论中,每个社会的发展演化,都是由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的内在矛盾推动的,以社会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关系,制约着人们的政治关系、思 想关系和道德关系。这些社会的上层建筑又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而构成社会关系基础的社 会生产关系的一般结构,是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构成,其中的生产和交换支配着分配和 消费, 生产和交换的方式, 在最终的意义上不是个别人的主观意志,而是社会发展的程度和特 定历史阶段的要求决定的自然历史过程。可见, 不论是在界定人的本质理论的过程中,还是在 唯物史观的建构过程中,劳动范畴既是逻辑的起点,又是理论体系的基础。因此,劳动价值论 中所包含的一般社会理论不仅是不可能

10、过时的,而且还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社会劳动 新形式的指导思想。 应当指出,无视与唯物史观的联系来评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妥的。在唯物史观形成 之前,?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理论活动, 是从坚决否定价值规律开始的, 四十年代前半期, 恩格斯和马克思在尖锐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时,也抛弃了它的优秀思想 劳动价值论。 准确地说,恩格斯在早期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时曾抵制过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在创立唯物 史观之前,并没有系统地研究过政治经济学,只是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在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到新自由主义的社会政策, 都从不同的方面得到 马克思主义的启发和影响, 都在市场

11、经济的社会机制中寻求活力和借鉴教训。尽管两者有着本 质的差别。 1980年代以来,我国改革的最大成就之一, 就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后, 确认了市场经济的社 会资源配置体制, 并在市场经济中激发了社会活力,积聚了社会财富。虽然在 1990 年代后对商 品经济已有新的定位, 它既不姓资, 也不姓社, 而是中性的社会交换劳动关系的一种形式。但 是, 在发展的道理和改革的方向日益清晰明朗的当下, 更深层次的理论观念的滞后仍有现实的 影响。把劳动价值论与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社会政策对立起来,进而把 劳动价值论看作深化改革的理论 ? 瓶颈 的观点,就是突出的表现。这种认识的特征,是把劳 动价

12、值论与按劳分配联系起来,既然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那么就预示了 按资分配的不合理性, 从而对社会正义产生怀疑。 这个问题的症结, 在于对劳动价值论的社会理论层次和适应性的模糊认识。在劳动价值论 的社会理论中,商品生产关系中的价值来源问题是技术层面的,其作用旨在说明价值的实体是 什么, 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它虽然说明了社会分配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但它不回答应当如 何分配。作为透视资本主义特定社会的社会理论,其适用的对象是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关 !24!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年第 4 期 系的历史暂时性, 这样,价值论在这里不仅不涉及分配原则问题,而且, 在社会主义取消商品

13、 经济后, 这个层面的社会理论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怎样分配问题的答案只能存在于一般社会 理论层面。如前所述,构成社会关系一般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关系,主要就是由生产、交换、 分配、消费构成的生产关系,其中分配和消费是由生产和交换制约的, 而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和 交换方式,是公有制, 或是私有制, 或是混合所有制,是由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特定历史 阶段的要求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分配的原则就不同。公有制一般与按劳或按需分配 相联系, 私有制与按资分配相联系, 混合经济则按劳和按资并举。在交换方式上,是实物的或 是货币的,是初次分配的或是再分配的,均制约着不同的分配关系。早期资本主义制度注重初

14、 次分配,到福利资本主义阶段, 则向国家为主体的再分配倾斜。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前期强 调公共积累以及在此意义上的再分配,初次分配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则是低水平的。随着改革开 放的发展,初次分配得到政策倾斜,并逐步运用有效调节再分配的政策手段,控制社会分配关 系的均衡。因此, 按劳与按资分配的公平性不能仅看初次分配,而且要看再分配的状况及其他 社会条件。这就是说, 当前看待生产关系一般, 已不能单纯强调所有制关系的意义,如果看不 到社会生产关系的整体系统性变化,仍机械地恪守所有制决定论,就难以理解私人资本社会化 的历史趋势, 以及建立在私人资本基础上的现代西方福利国家制度。 为了进一步认识马克思劳

15、动价值论含有的特定社会的社会理论, 我们引入美籍匈牙利经济人类 学家波兰尼在1950年代发动关于形式派与实在派的争论为参照, 做以下比较分析。波兰尼在经济 史研究的基础上, 区分了经济的形式概念和实在概念。他把经济的形式概念界定为来源于 ? 经济 性 、? 经济化 等术语表达的 ? 手段 目的 关系的逻辑特质, 指的是人们按照市场经济的经济理 性, 在稀缺资源的若干用途间进行选择的一组原则。经济的实在概念, 是指人为了生活而对自然的 依赖和对他人的依赖关系。波兰尼以经济史的实例为例证, 证明了实在经济的广泛存在。通过强调 实在经济的特殊性、相对性, 批判近代以来日益膨胀的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 ?

16、 经济理性 。他以嵌 入性为核心论点, 把经济看作是嵌入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中的劳动交换关系。交换也不只是 市场交换, 还有互惠和再分配式的交换。他认为,把市场经济社会普遍化绝对化, 把所谓 ? 市场理 念 作为判断一切事物标准的形式论倾向,是 20 世纪以来西方社会日益尖锐的精神危机与物质危 机的根源。社会不稳定的真正来源正是西欧式的 ? 近代社会 。 那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社会理论是形式论的还是实在论的呢? 从其一般社会理论的层 面看,它寻求经济与社会的普遍一般联系的理论倾向确有形式论的特点, 以戈德利尔为代表的 法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被划入经济人类学的形式派。但是,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特定 社会的社会理论层面看, 马克思把商品经济看作是导致社会矛盾深化的社会关系,是暂时的、 可取消的一种经济联系形式,这同波兰尼所批判的把市场经济永恒化, 把市场理性绝对化的形 式论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是大相径庭的。与波兰尼不同, 马克思不是在比较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的经验层面上,而是在对典型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深入剖析中,在社会理论的层面上把私有制 和商品经济看作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