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教育教学设计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5436775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惊弓之鸟》教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惊弓之鸟》教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惊弓之鸟》教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惊弓之鸟》教育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惊弓之鸟》教育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惊弓之鸟》教育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惊弓之鸟》教育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作者: 日期:7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了解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射下大雁的原因,懂得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学习重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读懂更羸的话,体会更羸观察、分析的逻辑关系。学前准备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 1、板题释题。师:知道哪些成语? 成语主要有3个来源:寓言、传说、历史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一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叫(生读题)惊弓之鸟 这“惊”(生接)是害怕。对!这“弓

2、”(生自由答)是弓箭、弓弦的意思。这“之”在这里是“的”的意思。 师:那么:“惊弓之鸟”的意思是 生:害怕弓弦声的鸟。 生:被弓弦声吓怕了的鸟。 2、检查预习。(1)同学已预习课文,读读 出示生字指名读。 悲惨can 愈合yu 什么意思?(生答:伤好了!) 魏国 嘣beng 注意后鼻音 孤单失群, 失,什么意思? 生:离开,孤零零的,离开了大家。 师:示“更赢”。(读lei) 生:我记住”赢”是“亡、口、月、羊、凡”组成。 二、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生:主要写了更羸看见大雁慢慢地飞来,又听见它的叫声很悲惨,所以,他对魏王说只拉一下弓,不用射箭就能把这只大雁射

3、下来的故事。 2、更赢是 ?(射箭能手)师:出示第一自然段,读。【理解 “能手”】(1)文中哪一句话说明更赢是个“射箭能手”?用表示。 生:“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2)更赢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语气?谁来读读这句话。(肯定,胸有成竹)(3) 听了更羸的话,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 3、更赢为什么这样胸有成竹?请快速浏览课文用 画出他如此自信的原因。师:(巡视,给学生以肯定与否定的表示。 (1)生: “嘣一声响后,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从半空中掉下来。” (2)师:更羸这是在用行动证明啊!这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出示第五自然段,生齐读

4、】 这句话中有两个“直”,意思一样吗?(理解两个“直”意思是不同) 直:一个劲地、不断地 (飞得急) 直:笔直(掉得快)(3)师:“直往上飞”是什么原因? “直掉下来”又是什么原因? 不着急,还是请你往后读,从课文中划出来。(指名答)师:刚才同学们找的词句都在【第八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再读这两句话。齐:“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师:读得好!请大家看黑板大屏幕(课件),我们看看谁说得清楚我说第一句:因为这只惊弓之鸟听到“嘣”的一声,所以生:心里很害怕 (板书: 心里害怕)师:因为它心里很害怕,所以生:拼命往上飞。 (板书: 直往上飞)师:因

5、为拼命往上飞,所以生:伤口又裂开了。 (板书: 伤口裂开)师:因为伤口又裂开了,所以生:就掉了下来。 (板书: 直掉下来)师:正是这“嘣”的一声响,带来了一连串的反应,我们可以这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直往上飞 伤口裂开嘣心里害怕 直掉下来 (4)生:(经过准备后,一组同学一个接一个练习说话) (5)师:能变一种形式说吗?先说结果,再说原因比如:大雁直掉下来,是因为伤口又裂开了 师生合作:投入先果后因的句式练习。 师:你们的思路很清楚! (6)师:从这串关系中,我们发现置大雁于死地的是“嘣”的一声响。师:现在我们假设一下,如果跟魏王去打猎的是你,你也这么“嘣”的来一下,大雁会不会掉下来?师:

6、既然你也有这个本领,更羸还称得上是“射箭能手”吗?他的本领又高在何处呢?三、品析人物1、更赢算得上射箭能手吗? 生:更羸看见大雁飞得慢,就知道它受过箭伤,听到大雁叫得悲惨,就知道它孤单失群,要找同伴。 板:飞得慢 受过箭伤 叫得惨 孤单失群 师:飞得慢是更赢看出来的,叫得惨是他听出来的。大雁飞得慢你看不看得出来。生:看得出来。师:这不稀奇。叫得惨你听不听得出来。生:听不出来。师:请读第二句话。(生读)它叫得那么惨,你们读得那么愉快?指导再读一遍。生:(齐读)师:我们看得出吗?听得出吗?有这样的本事吗?生:没有!常人是没有这种本领的!师:更赢却有这种本事。(出示课件)更赢不但( )而且( )。谁

7、能按这个要求说话。请准备一下,写在课文旁边。生:(思考、书写、举手)生A:更赢不但能一眼识破那是一只惊弓之鸟,而且马上作出用弦声吓它的决定。生B:更赢不但知道它是惊弓之鸟,而且马上想出吓它的办法。2、感受品质师:说得好!我们来看:这“飞”是更羸看出来的,“叫”是更羸听出来的,可见更赢(学生接)善于观察,会发现问题。(板:观察)师:更赢不但善于观察,还根据观察,开动脑筋,进行合理生接:分析(板:分析)师:分析出“它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它叫声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师:然后作出判断。(板:判断)最后果断作出决定:只拉一下弓生:不用射箭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师:这些就是更羸知道这只鸟是只

8、惊弓之鸟的原因。更赢不愧是射箭能手啊! 飞得慢 受过箭伤 嘣 叫得惨 孤单失群 观察 分析 判断 师:准备一下,再来一次。 生:(再读,再评) 2、 面对这样的更羸,一直待在旁边的魏王是什么反应?请你找一找。(? !) 为什么魏王会有这样的反应? 那你猜猜听完更羸的这番解释,魏王又会是什么表情?四、表演朗读师:现在,我们就来演一演他们的“对话”吧。你们喜欢演更赢,还是喜欢演魏王? 师:要不,我先演更赢,我们不读提示语,就开始“对话”了:“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生A:“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生绘声绘色地表演,众鼓掌) 生B:“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更生动

9、,众鼓掌) 师:我往下演了,你们一齐问。 生:“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 师:(傲慢地)当然! 生:(众一楞,随即叫起来。)老师,你台词错了。和书上不一样! 师:(不服地)更赢是否肯定能把那只惊弓之鸟吓下来? 师:那我为什么不可以把更赢的话改成“当然!”我实事求是吗! 生:你太不合情理了! 你面对的是大王,能这样放肆? 生:再说,究竟能不能射下来,还没有把握呢? 生:更赢是个很谦恭,很尊重事实的人,不会说“当然“。 师:说得对极了!在大王面前,更赢说话很注意自己的身份,谦虚、有礼。再说,当时大雁还没掉下来呢! 师:我再来念:“我可以试一下。”这次对了吗? 生:对了! 师:(读“拍两下翅膀忽然从

10、半空中直掉下来。”过渡) 生:“啊!”“真有这样的本事?” 师:你这“啊!”读得棒极了!读出了魏王的惊讶,非常到位,再来一次! 师:我们读完了,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和大家讨论讨论 生:(顿时来劲)什么问题?什么问题? 五、讨论明理1、师:究竟是谁害死了这只惊弓之鸟? 生A:我说!是更赢害它,是更赢的“嘣”! 生B:我不同意。更赢根本没碰到它,是先前那个猎人,大雁的伤是以前受的。生C:以前那个猎人又没射死它,它不是活得好好地,在飞吗? 生D:是那群大雁,干嘛不回来找找它?要不,它也不会这么孤单失群了! 生E:我认为关键是它自己!它要是心理素质好,不吓自己,更赢的弓弦再是“嘣!嘣!嘣!”也不碍事!(

11、众大笑!) 师:你说得真好:我觉得这只大雁在于自己吓自己。因为它第一次受到了箭的伤害,第二次碰到类似的情况就惊了,其实它只要不惊,不往上飞,伤口也就不会裂开,也不会直掉下来了 师:所以,后来人们经常用“惊弓之鸟”形容:受到惊吓后,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的人。那些被打败的侵略者,有如惊弓之鸟,听见鞭炮声就逃。强烈地震后,大家都成了惊弓之鸟,稍有震动,就争先恐后地向外逃。警方已全面发布追缉令,罪犯者已成为惊弓之鸟,惶惶难安。2、那么,我们学这个成语故事有什么意义? 生:(立即接)不要当惊弓之鸟!(众笑,你是鸟吗?) 生:心理素质要好。不要自己吓自己。 生:不要太心虚了,否则会自投罗网。 师:“

12、自投罗网”?(学生笑,插话,你是坏人啊:) 生:我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别犯“惊弓之鸟”的错误,遇到紧急的情况要冷静,别自己吓自己,要想出自己救自己的办法。 师:不错,我想他说的就是这个故事的积极意义了吧! 这个作业,不知你们能做吗?请写写看。 句式练习:这只受箭伤的大雁,只要( ),就( )。 生A: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只要心理素质好,就不会丧命。 生B: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只要不自己吓自己,就不会命归黄泉。 生C:这只受过箭伤的大雁,只要冷静、沉着,就平安无事。 师:好!这个“只要就”,立即就检验出大家的学习水平。这每句句子都正确,哪一句比较优秀? 生:第三句!用词简炼,意思明确! 板书: 飞得慢 受过箭伤 直往上飞 伤口裂开 叫得惨 孤单失群 嘣 观察 分析 判断 心里害怕 直掉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