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与解决生产问题课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5436222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0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发现与解决生产问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如何发现与解决生产问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如何发现与解决生产问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如何发现与解决生产问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如何发现与解决生产问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发现与解决生产问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发现与解决生产问题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发现与解决生产问题课程对象谁需要学习本课程 生产型企业的所有高层,中层,基层管理人员等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1.了解何谓问题,发现问题的要点;2.掌握三不佳,5WIH法,六大任务等发现生产问题的基本方法;3.掌握解决问题的标准程序并能运用于实际中去;4.掌握QC七大手法并应用于实际中去;5.成为一名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高手。课程意义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 生产现场管理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员工没有100%按标准和制度执行?怎样奖惩现场员工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生产现场中怎样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生产问题怎样分门别类?解决生产问题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如何活用?

2、该课程会给以上问题一个满意的答复。学完课程后,可以去企业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为企业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益。第一讲问题的涵义及分类何谓“问题”和“问题意识”1.何谓“问题”“问题”是我们个人能力范围以外的一些东西,是用来扩大个人能力范围的,如图1-1所示。“问题”与生产部主管的关系是:生产部主管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解决生产问题。正因为主管能够解决普通员工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主管的薪酬要比普通员工的薪酬高。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各级主管的职位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某一级管理人员接到下级反映的问题,应当尽力解决或部分解决,而不应该完全交给上级来处理。图1-1 问题是用来扩大个人的能力范围的2.何谓

3、“问题意识”能够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人,就是愿意进步的人;反之,就是不愿进步的人。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具有否定现状的态度和改善的意愿,并运用其综合判断力,从现象中抽象出其特质及重点。具有问题意识的人才会发现问题,有问题就一定会发现差距,而发现差距必定有比较的过程以及相关的结论。所以问题可以用以下两个公式来表示:第一,问题等于期待的A状态,减掉现实的B状态;第二,问题就是差距。 问题=期待A状态现实B状态 问题=F(差距)3.缺乏“问题意识”的常见现象 重复问题一再发生; 品质不良率偏高且无任何改善; 极少改善提案; 工作极为被动; 各种浪费多; 异常情况常被掩盖; 工作表面化,不深入

4、; 扯皮现象多,遇事找借口。4.“问题”的意义问题伴随着企业发展的全过程,问题出现在企业运作的每一天;没有问题,人脑就失去了思考的方向,无法产生任何有价值的思考结果。世界惟一不变的东西是“变”,世界不断的变化就会不断地产生问题,而人脑必须与问题“结合”才能够实现其思考的价值,只要人以生命的状态存在,就应该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问题不仅是成功的向导,还是成功的催化剂,是衡量成功质量的重要指标,解决问题是主管的重要使命,主管要及时把旧的问题解决掉,这样才有精力去面对新的问题。【案例】生产企业面临的变化现在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除了那些资源性的产品以外,今后的价格趋势是在走低,比如电脑、手机价格走低会给企

5、业带来问题。所以生产企业就面临不断降低成本的问题。换言之,控制不了生产成本的生产企业,就会倒闭。只有控制好生产成本的企业才能存活下来。比如鼠标这个产品原来是每个30元,用28元把它生产出来,就有2元的利润,好像没问题了。过了一段时间售价从30元降到28元甚至25元,问题就是如何把成本从28元降到25元甚至更低。产品在变化,人工费用在增长,产品价格反而在下降,这就是生产企业必然要面临的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很多老一辈的管理者认为现在的员工不愿吃苦,很难教育,试图找到一种简单的办法使年轻的员工对工作投入更多精力。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不是改变年轻的员工,而是适应他们作为新新人类对自由和尊重的渴望。以前的

6、员工,只要奖惩分明就可以很好地管理了,而现在新新人类有很多很多的想法,如果不改变对他们的管理方法,也会出现很多问题。【自检1-1】有人说:“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这种说法正确吗?请举例分析。_见参考答案1-1问题的分类和层次问题的最常用的两种分类方法:依照问题差距分类法和依照问题所在层次分类法。1.差距分类法依照问题差距分类法可以把问题分为三类: 救火类问题; 发现类问题; 预测类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密切注意预测类和发现类问题,未雨绸缪,尽量让问题不要发生,或者刚刚发生的时候就将其扼杀在萌芽中。因为有的救火类问题一旦发生了是没办法挽救的。【自检1-2】有一个管理人员做错了一件事情

7、,造成公司10万元的损失,这个管理人员每个月的工资是4000元,是否应该每个月从他工资里扣除一定金额直到扣满10万元为止?_见参考答案1-2 PDCA循环多去预测和发现问题,救火类问题就会减少,所以在生产管理上有一个PDCA循环,具体如下: P是计划; D是实施; C是检查; A是改进。生产管理干部最应该注重的是P和C,也就是预测类问题和发现类问题。作为一个生产管理干部,首先要做好计划,计划就是尽量去预测问题,一份计划书中应包括:事情的做法,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发生等等。要有这些内容,才能叫做计划。计划完成后让员工去实施,当员工在实施的过程中,主管要做检查,通过检查会把一些问题扼

8、杀在萌芽中。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多注意P、C部分,一旦检查出问题,要促使员工改进;另外,作为一个干部,当然也要学会妥善解决救火类问题,但是不应该把精力全部放在救火类问题上,而应该多放一点精力在计划和预测方面。2.层次分类法依照问题所在层次分类可以把问题分为: 操作层次的问题, 管理层次的问题和结构层次的问题。 第一类(操作层)问题操作层问题是关于员工分类的问题,是基于对现实差距的认识而产生的,是现状与“通常水平”之间的差距。每个企业都有很多制度和标准,这些制度和标准,员工不会百分之百去执行,比如不良率1%,员工都按照操作标准去做,那么1%是比较稳定,不会出问题;但是如果某一个员工出现操作失误

9、,那么1%就不能维持,可能达到2%或1.5%,这时产生的问题就叫做第一类问题,也就是维持的问题。据统计第一类问题大概占生产管理问题的80%左右。【案例】操作层问题2004年广西有一个水电站发生了一件很大的工业安全事故,是因为三个员工同时违反操作规程。事实上这样的几率是很小的,只要有一个人按标准操作规程做,都不会出问题。而这个水电站的领导当时正在全国各地宣传该水电站如何保持连续十年安全记录的经验。结果三个员工受了重伤而且企业直接经济损失几千万,间接经济损失一亿多。这就是违反操作规程带来的第一类问题。 第二类(管理层)问题第二类问题是现状与期待水平之间差距的问题。管理层问题是由于对目标更高的期待而

10、产生的,是为谋求重大突破而产生的。管理层问题是提高标准促进发展的问题,如果员工都按标准操作,就能维持1%的不良率,但是如果对不良率提出0.5%的目标,那么如何将不良率从1%降到0.5%,如何降低成本等问题都属于第二类问题。 第三类(结构层)问题结构层问题是关于战略和现状与“理想水平” 之间的差距的问题。第二讲 如何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发现问题1.发现问题的正确态度发现、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而是态度。米卢说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也是同样,首先要具有发现问题的正确态度,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发现问题的正确态度:生产持续改善从发现问题开始,既要

11、充分发挥问题的向导作用,敢于接触、发现问题,也要使发现问题的总量在资源能够处理的范围之内,要充分发挥问题的向导作用,使之成为“蕴藏宝藏的山”和“好东西”,就是必须首先保持上述两者的平衡。2.不能发现问题的因素 认为问题是麻烦,谁有问题就处罚谁,所以谁也不去发现问题; 因为缺乏制度约束和方法指导,对问题比较迷茫,不知道从哪一个方面、用什么方法发现问题; 岗位职责不十分明确,不知道自己必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责任关系不具体、不科学,致使感觉有问题时,不知道怎样、向什么人、怎样汇报或者谋求帮助和指导; 对管理者没有明确的发现问题的责任要求,导致制度化发现问题的目标无法实现。3.产品不良及制品变异的原

12、因产品不良及制品变异的原因如图1-2所示:图1-2 不良的来源及变异(二)解决问题1.走动管理走动管理就是到工作现场去,在工作现场来回走动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方式。走动管理要遵循三现主义:现时、现场(地)、现物(象)。当事情发生时立即(现时)去现场,看现物(象)。工厂的现场管理一定是走动管理。走动管理的好处有三个: 第一是及时发现员工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防止救火性问题发生; 第二是有助于生产管理人员提高对产品的熟悉程度; 第三是提高员工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激励员工。2.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包括三个不同层面的内容: 事前管理:通过预测、预知、计划及标准化等,预防问题的发生; 事中管理:通过

13、监督控制,防止问题的发生; 事后管理:问题发生后实施处理。这三种管理中,管理者应更注重事中管理和事前管理,否则就会造成管理忙乱无序,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以以日记的形式对工作进行计划和安排;同时生产管理干部也要随时调整自己,以愉快的情绪来发现和解决问题。表1-1 不同层面管理之间的关系管理类别要点说 明1事前管理未然防止未然防止预测、预知2事中管理业务改善再发防止早期发现、早期改善通过消除引发问题的原因,求得问题的有效解决3事后管理问题对策不良防止早期发现、早期处置及时发现问题或异常,及时实施处置,解决问题第三讲操作层问题的分析解决(上)操作层问题的分析1.操作层问题的特点第一类问题

14、也就是操作层的问题,是典型的知易行难的一个问题。其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让员工百分之百按规定、按制度做事,但是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此类问题有如下特点: 与此类问题相关的目标要求是明确而具体的; 此类问题多产生于可视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成果等内容本身,比如员工如不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就会出现生产安全及产品质量问题; 比较的方法和比较的结果相对明显,如果评价体系比较成熟,那么此类问题很清楚明晰,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也很清楚; 此类问题所涉及的各种评价指标有相对成熟的体系; 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有相对成熟的方法可供参考。2.操作层问题出现的层次和意义 使职责更清楚走动管理是每一个班组长的职责,如果因为员工违反操作规范造成损失,也是班组长和车间主任在走动管理中的失职。此外培养员工自己判断和排除故障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完善企业的发现机制走动管理中班组长和车间主任巡视的时候要观察员工是否违反操作规定,如果有要马上纠正。 完善标准化解决问题的程序和体制完善标准化解决问题的程序和体制就是提高企业系统化解决基础性问题的能力,使某些问题自动解决,不断地培养员工发现问题和解决操作层问题的能力。操作层问题的解决(上)1.解决问题的成本差异不同成熟度的企业解决操作层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