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第八版_教学大纲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543572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5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学第八版_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内科学第八版_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内科学第八版_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内科学第八版_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内科学第八版_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学第八版_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学第八版_教学大纲(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理论部分第一篇内科学绪论(自学)目标要求了解: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内科学的范围、内容、学习方法和发展,内科疾病的诊断与进展。自学内容内科学的范围、内容、进展,内科疾病的诊断,学习内科学的要求和方法。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自学)目标要求了解:呼吸系统疾病流行病学、防治及研究进展。自学内容1、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及死亡情况2、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3、呼吸系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诊断(常见症状体征及常用实验室检查)、防治展望。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自学)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第二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目标要求掌

2、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分级、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及治疗。了解:本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病理、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及预防。教学内容1、概念2、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3、病理及病理生理4、临床表现(1)症状:慢性咳嗽、咳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体征:肺气肿征。(2)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CT,血气分析及其他。5、诊断根据高危因素、病史、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综合分析确定,分5级。6、鉴别诊断同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的鉴别。7、并发症呼吸衰竭 、自发性气胸 、慢性肺源性

3、心脏病。8、防治稳定期治疗,急性发作期治疗,治疗指南。第四章支气管哮喘目标要求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了解:本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预后及预防。教学内容1、概念2、病因及发病机制免疫学机制、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神经机制。3、临床表现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咳嗽,胸部过度充气,广泛哮鸣音、呼气音延长。4、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痰液检查,呼吸功能检查,血气分析,胸部X线,特异性变应原的测定。5、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症状、体征、肺功能检查并排除其他疾病诊断,与心源性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鉴别。6、治疗脱离变应原,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哮

4、喘的长期治疗,免疫疗法,治疗指南。7、预后及预防第五章支气管扩张症目标要求掌握: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了解:本病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鉴别诊断和预防。教学内容1、概念2、病因及发病机制支气管肺感染、支气管阻塞、先天发育障碍和遗传因素、全身性疾病。3、病理、病理生理4、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感染中毒症状,下胸部、背部湿啰音。5、鉴别诊断与慢支、肺脓肿鉴别。6、治疗内科治疗:引流、抗感染;手术治疗;咯血的处理。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第一节肺炎概述目标要求掌握:肺炎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重点难点重点肺炎的分类、诊断、鉴别

5、诊断和治疗。难点本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教学内容1、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2、分类解剖分类、病因分类、环境分类。3、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咳痰、胸痛。肺实变时有典型体征。4、诊断与鉴别诊断确定肺炎、评估严重程度,确定病原体。与肺结核、肺癌、肺脓肿 、肺栓塞等鉴别。5、治疗选择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治疗,疗效评价。第二节细菌性肺炎(肺炎球菌肺炎)目标要求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及X线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教学内容1、病因和发病机制肺炎球菌,分充血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变期及消散期。2、临床表现上感前驱症状,起病急骤,发热、寒战、咳嗽、咳铁锈色痰,病

6、情发展出现肺实变体征。3、肺炎球菌肺炎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粒细胞增高,可有核左移;痰涂片;痰培养;PCR及荧光标记抗体检查。4、X线肺纹理增粗、浸润影或实变影。5、诊断和鉴别诊断典型症状与体征和胸部X线确诊。与肺结核、其他细菌性肺炎、肺脓肿及肺癌进行鉴别。6、治疗抗菌药物治疗,支持疗法,并发症的处理,治疗指南。第三节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肺炎(自学)葡萄球菌肺炎、军团菌肺炎、厌氧菌肺炎、支原体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的临床特点和抗感染的主要药物;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治疗药物。第四节肺脓肿(自学)目标要求了解: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自学内容1、病因、

7、发病机制和病理吸入性、继发性、血源性肺脓肿。细支气管受阻。2、临床表现咳嗽、咳粘脓痰、咯血,实变体征,白细胞、中粒细胞升高,核明显左移,X线见脓腔。3、诊断症状、实验室检查及X线检查。4、鉴别诊断细菌性肺炎、空洞性肺结核继发感染、支气管肺癌、肺囊肿继发感染。5、治疗抗菌和痰液引流,少数患者手术治疗。第七章肺结核目的要求:1、掌握:结核病在人体内发生发展过程,临床类型及鉴别诊断要点;抗结核病药物的正确应用;结核病预防原则和方法。2、熟悉:痰结核菌检查,结素检查,卡介苗接种、肺结核X线诊断特点、咯血处理。3、了解:外科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教学内容:1、概念2、病因和发病机理:结核杆菌、感染途径、人

8、体反应性。3、结核病演变过程及常见临床类型4、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全身及呼吸道)及体征。并说明许多病例可无典型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痰结核菌检查方法和意义,结素试验剂量、方法、反应结果之判断及临床意义,结核病灶在X线上的特点,各种方法诊断的价值。6、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病灶性质,范围,是否排菌,血沉快慢确定其活动性。7、鉴别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癌等。8治疗:抗结核药物、化疗原则第八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目标要求掌握: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了解:本病的分类、病因、鉴别诊断、临床分期及预后。教学内容1、病因和发病机制吸烟、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饮食

9、与营养。2、分类按解剖学分类,按组织学分类。3、临床表现原发肿瘤、局部扩散、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癌作用于其他系统引起的肺外表现。4、影像学及其他检查胸部X线、CT、MRI、放射性核素扫描、痰脱落细胞、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开胸肺活检。5、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分期(1)诊断:病史、体格检查及有关的辅助检查可确诊。(2)鉴别诊断:肺结核、肺炎、肺脓肿。(3)临床分期:0期、期、期、a期、b期、期。6、治疗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其他局部治疗,生物缓解调解剂及中医药治疗。7、预后早期发现及早治疗,隐性肺癌痊愈,鳞癌预后较好,腺癌次之,小细胞未分化癌差。第九章间质性肺疾病第一节 间质性肺疾病的分

10、类第二节 特发性肺纤维化第三节 结节病第四节 其他间质性肺疾病第十章肺血栓栓塞症目标要求掌握: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分型、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了解:本病的危险因素、病理生理、预后及预防。教学内容1、概念2、病理生理机械阻塞作用、神经体液因素。3、临床表现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休克、下肢肿胀疼痛,呼吸循环系统体征,DVT的症状与体征。4、诊断步骤根据症状、体征及行常规检查,对疑诊病人安排确诊检查。5、鉴别诊断冠心病 、肺炎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夹层及胸腔积液。6、PTE临床分型大面积PTE、非大面积PTE。7、治疗原则及方案(1)一般处理与呼吸循环支持。(2)溶栓治疗,肺动脉血栓摘

11、除术,肺动脉导管碎解和抽吸血栓,放置静脉滤器。(3)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治疗指南。第十一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目标要求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概念、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并发症。了解:肺动脉高压的概念、分类及分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鉴别、预后及预防。教学内容1、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分类及分级。2、肺心病的概念、病因支气管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其他如OSAHS等。3、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其他重要脏器的损害。4、临床表现肺心功能代偿期,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5、实验室检查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12、、血液检查,血气分析。6、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加辅助检查确诊,与冠心病鉴别。7、治疗急性发作期:控制感染、氧疗、控制心力衰竭,缓解期。8、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和DIC。9、预后及预防第十二章胸膜疾病第一节胸腔积液目标要求掌握: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循环机制。教学内容1、胸腔积液的循环机制2、病因和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4、诊断要点、鉴别诊断5、治疗第二节气 胸(自学)第十三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自学)第十四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第十五章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目标要求掌握:

13、呼衰的概念、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慢性呼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处理原则。了解:本病的病因和机制。教学内容1、概念与分类2、病因3、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血液循环系统、消化和泌尿系统症状。4、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PaO260mmHg可伴或不伴PaCO250mmHg。5、诊断病史和临床表现及动脉血气分析可确诊。6、治疗通畅气道,氧疗,纠正电酸碱平衡失调,抗感染治疗,合并症的防治,营养支持。第一节 急性呼吸衰竭第二节 慢性呼吸衰竭第三节 呼吸支持技术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自学)第二章心力衰竭目标要求掌握:心力衰竭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和临床类型。教学内容1、病因基本病因,诱

14、发因素。2、病理生理心衰代偿机制,体液因素变化,舒张功能改变,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3、临床类型急性和慢性,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分四级。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目标要求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判断心力衰竭程度的标准,慢性心衰的治疗原则,药物的合理应用。了解:本病的机制、并发症、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的应用及治疗指南。教学内容1、流行病学2、临床表现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3、实验室等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4、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并做出心脏功能的分级诊断。(2)鉴别诊断:左心衰与肺疾病、呼衰、支气管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